封面新闻记者 李雨心
如何用艺术作品表现脱贫攻坚过程的酸甜苦辣和取得成果?如何用歌曲和舞蹈展示奔康路上的希望和欣喜呢?1月11晚,由四川音乐学院、四川省财政厅主办的“一路奔康一路歌”精准扶贫专场晚会在一片欢声笑语中拉开序幕。动听的歌曲,取材于真实事件的小品,以及浓缩了四川文化精髓的民间曲艺轮番登场,向在场的观众描绘了一副脱贫攻坚的画卷。
把发生在身边的脱贫攻坚故事搬上舞台,并注入艺术的血液,本场晚会的节目都围绕这个主题展开。晚会在四川音乐学院民族管弦乐团奏响的《盛世欢歌》中正式开始,欢快活泼的音乐一奏响,也将现场的气氛调动了起来;与此同时,节目《精准扶贫政策好》采用了四川车灯说唱这一形式,十多位身穿红裙的表演者手执“四页板”,用快节奏的唱词讲述故事;还有小品《不能没有你》、歌曲《天边有个吉日宗》等等,节目不仅丰富且形式多样。
在演出现场,四川民族声乐系教研室副主任、青年教师史倩带来了一首歌曲《最牵挂的人》,用歌声唱出自己对于“脱贫攻坚”的感受和经历。在接受封面记者采访,史倩表示,能够参与这次的演出,是一件非常荣幸的事情。“整场晚会我们所演唱的歌曲,都是由四川音乐学院的教授根据‘脱贫攻坚’第一线上的故事所全新创作的。其中我所演唱的歌曲《最牵挂的人》,就是我们几次下乡慰问中经常会表演的。并且能在‘脱贫攻坚’中贡献出自己的力量,我觉得很骄傲。”
评论 0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