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坐稳“第四极”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引热议|两会圆桌会

封面区块链 该文章已上链 >

封面新闻 2023-01-15 10:21 91887

封面新闻记者 刘彦君 陈远扬 杨金祝 曾业 贾娇

今年,四川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乘势跃升。其中,突出双核联动、双圈互动,务实推动毗邻地区合作平台建设,深化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

1月,新年伊始,恰逢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提出三周年之际。三年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从夯基垒台、重点突破,迈向全面提速、整体成势,正加快成为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助推崛起中国区域经济“第四极”。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关键阶段,更需要通过各毗邻城市支持来实现高质量发展。两会之际,聚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这一热点话题,代表、委员与地方发改委分别建言献策,助推成渝发展。

圆桌嘉宾

唐家文:四川省人大代表、川渝高竹新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广安市委副秘书长(兼)、邻水县委副书记(挂职)


陈莉萍:四川省政协委员、资阳市政协主席


谢炯:四川省政协委员、遂宁市政协副主席


康俊:四川省政协委员、内江市政协主席


肖扬:达州市发改委总经济师

关键词一:行政区与经济区适度分离

“在川渝发展版图中,川渝高竹新区有着‘一区跨两省、两省建一区’的显著特点,也有着独特的发展定位,总体上可概括为‘两区一城’。”唐家文说。

四川省人大代表、川渝高竹新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 唐家文

他进一步阐释,“两区一城”即建设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试验区,当好改革“排头兵”“先锋队”;建设产城景乡融合发展示范区,推动“城乡共融、产业共兴、群众共富”;建设重庆中心城区新型卫星城,全面融入重庆都市圈,打造高品质生活宜居地。

作为全国目前唯一的跨省域新区,高竹新区是川渝两省市合作共建的首批实体化、可视化功能平台,承担着为区域市场一体化、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经验的重大使命。

此前,在党的二十大主题成就展中,川渝高竹新区被明确表述为“川渝共同谋划建设的跨省域省级新区”。“但两省市没有正式文件明确将高竹新区作为省(市)级新区并享受相应政策。”

唐家文建议,省委省政府支持将川渝高竹新区纳入省级新区范畴并享受相应政策。同时,建议帮助争取将川渝高竹新区纳入国家级的探索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试验区,推动新区改革工作走深走实,为相关部门支持川渝高竹新区探索跨省域一体化、同城化发展提供政策支撑。

“综合川渝高竹新区发展优势和条件基础,近期看,高竹新区的发展目标是建设“川渝特区”;长远来看,是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级新区。”唐家文阐释,具体来讲就是力争到2035年,生产、生活、生态空间高度和谐统一,常住人口达到30万人;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践行新发展理念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级新区。

关键词二:中部城市崛起

陈莉萍提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与雄安新区建设并列,足以说明其在国家层面的极重地位。而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核心内涵是,成都都市圈和重庆都市圈在高度发展基础上实现融合发展,最终真正成为中国“第四极”,“这就需要成渝中部城市作出更大贡献,中部崛起则双圈更兴旺。”

四川省政协委员、资阳市政协主席陈莉萍

陈莉萍举例称,就四川而言,成渝中部包括资阳、内江、遂宁、自贡等地,但成渝直线主轴上仅有资阳市。在省委“五区共兴”安排部署中,更是将资阳纳入“成都极核引领、都市圈带动”的重要范畴,资阳直接成为“成都极核引领”与“重庆极核衔接”的最前沿。

“但目前资阳作为承接成渝的‘扁担’承载能力还有限。”陈莉萍认为,应站在服务国家战略的高度来充分认识成渝地区中部崛起的重大意义,认真研究并快速推进成渝地区中部崛起重大事项。

围绕推进成渝地区中部崛起,陈莉萍给出突破性重点:从推动中部崛起服务双城经济圈建设的角度强化团结合作,重点在积极打造先进制造产业带、“成渝第一生态粮仓”、创新产业园、天然气产业集群等四个方面实现突破。

“当前,成都、重庆双核极化效应、虹吸效应不断增强,成渝中部地区与核心城市之间差距不断拉大,成渝地区呈现‘中部塌陷’格局。”针对“中部塌陷”问题,谢炯也提出看法。

四川省政协委员、遂宁市政协副主席谢炯

谢炯建议,聚焦短板谋发展,首先要提升创新密度,融入西部科学城“一城多园”建设,支持科研院所在中部4市设立分支机构,促进创新资源向4市扩散外溢,同时鼓励高新企业在4市优先布局。

“还要放大优势,锻造发展长板。”谢炯表示,立足共同资源优势,创造可持续发展新典范。通过加快构建联系紧密的利益共同体,围绕实现共同发展愿景,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生态环境联防联治、产业发展协作共兴等重点领域,一体推进重大项目建设,构建联系紧密、合作共赢、各方参与的利益联结共同体。

关键词三:省域经济副中心

去年5月,四川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上,四川提出支持绵阳发挥科技城优势加快建成川北省域经济副中心、宜宾—泸州组团建设川南省域经济副中心、南充—达州组团培育川东北省域经济副中心。

“南充—达州组团培育川东北省域经济副中心,是省委省政府赋予南充和达州的重大政治责任、重大时代使命。”肖扬分析,组团培育川东北省域经济副中心的主要目标,对于达州在新的起点上能更好贯彻落实国家“双城经济圈”发展战略,融入和服务全省“多中心、组团式”发展,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北翼振兴战略支点。

达州地理位置

早在2022年12月7日,达州召开了南充—达州组团培育川东北省域经济副中心第一次党政联席会议,对组团培育工作的体制机制、重大任务等事项进行了明确。

其次,两地凝聚共识,共同明确了2023年十大重点任务。包含协同推进成达万高铁、阆中至营山至达州高速公路、亭子口灌区一期工程等项目建设,共同成立川东北现代高效农业产业基地、川东北综合应急救援训练基地、川东北创新人才集聚地,携手组建川东北人力资源产业服务发展联盟、川东北创新创业发展联盟、川东北红色教育联盟等。

“下一步,达州将以组团培育川东北省域经济副中心为引领,全面贯彻落实市委五届五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区域协同、抱团发展、共建共享的思路,不断提升达州—南充组团的核心竞争力、综合承载力和辐射带动力。”肖扬表示,接下来,达州将联动南充,共同建设区域协同发展的核心引擎和龙头城市。

关键词四:水、电安全

围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这一国家战略,康俊专门去成都、重庆等地做了多次调研。

四川省政协委员、内江市政协主席康俊

长征渠引水工程供区处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腹心区域。四川供水区涉及成都、自贡、泸州、内江、乐山、宜宾、眉山7市28个县(市、区),重庆供水区涉及16个区,远期规划年均供水总量32亿立方米(四川19亿立方米、重庆13亿立方米)。

“由于长征渠引水工程规划供水区山丘地形较多,浅丘蓄水能力弱,可利用的当地水资源不大。”通过调研,康俊发现长征渠引水工程供区内的四川、重庆区域人均水资源量分别为628立方米和581立方米,均属于“资源性”重度缺水城市,只占全国水平的四分之一。

为进一步加快推动长征渠引水工程早日开工建设,康俊在提案中用了四个“快”字:建议加快启动长征渠引水工程前期工作;加快推进长征渠引水工程规划报告审查审批;尽快启动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初步设计报告编制等前期工作,为项目开工建设创造条件;加快完成项目可研立项批复,同时给予项目政策倾斜。

在电力方面,近年来,四川省主要受高温干旱、地震、洪水等极端天气、自然灾害的影响,全省电力自用和外送矛盾加剧,存在丰水期出现电力“硬缺口”、电源电网结构性短板等问题。

围绕电力供应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康俊给出了具体的建议:强化顶层设计,提高电力系统应急处置和抗灾能力。将极端天气因素纳入新型电力系统,加快建设抗灾型的电力系统。同时,加强电网与应急管理、气象、交通等部门在灾害预警、影响预测等方面协同互动,提高电网灾害预判和处置能力,提升极端天气和微气象条件下电网建设运维水平。

评论 4

  • 白雀寺村第一书记 2024-03-12 发表于四川

    为民服务

  • 白雀寺村第一书记 2024-03-12 发表于四川

    经济发展

  • 仪陇县金子村第一书记 2023-01-15 发表于四川

    经济发展

查看更多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