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闻 赵春梅 封面新闻记者 宋潇 实习生 袁梦馨
发生在校园里的霸凌,常常成为一个隐秘的角落,难以被发现。
日前,成都简阳法院公布一起涉及校园暴力的侵权纠纷引发关注。当事人小丽、小星、小华、小美是同一学校的四个小学生,案发时读五年级。因为50元钱,小星、小华、小美持续对小丽实施霸凌行为,导致小丽休学在家,出现抑郁症。小丽父母将三名同学及其监护人和学校起诉至法院,并索赔十几万元。
法院组织家长进行调解
五年级小学生持续遭遇校园霸凌
起因竟是欠同学50元?
未成年人司法保护愈发引起社会关注,校园暴力更是其中的防范重点。
记者获取到的一份资料显示,小丽、小星、小华、小美是成都简阳某小学五年级的同班同学。
从2020年某天开始,小美称小丽欠其50元未还,要求小丽将欠其的50元转让给小星。
之后,小星、小华、小美多次向小丽索要50元,小丽既没有给钱,也因为害怕,一直不敢将此事告诉家长。
直到2023年某天,小丽的奶奶到学校接送小丽放学,三名同学要求小丽奶奶还钱,才知晓此事并告知小丽的父母。
此后,小丽不敢上学,看到三名同学就发抖,自2023年4月起,便休学在家,被医院诊断为童年恐怖性焦虑障碍、抑郁。
小丽父母认为,三名同学长期对小丽进行校园霸凌,到校与三名同学的家长协商赔偿事宜未果。他们向法院起诉三名同学及其监护人和学校,要求所有被告共同赔偿各项损失十几万元。
妇联、法院等部门组织家长进行调解
法院经过多次调解
三名学生家长及学校补偿两万元
简阳法院立案后,第一时间指派家事团队有经验的办案法官专办此案,前往学校详细了解事情的经过。
该事件除导致小丽休学外,其他三名同学中有一名同学因此事转学,其余两名同学因此事成绩下滑,四名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法院启用心理咨询师对小丽和其余同学进行了心理疏导,缓解四名未成年人心理负担。
心理疏导师给孩子进行疏导
心理疏导师正在对当事人进行疏导
针对此案,简阳法院与教育局、妇联等部门多次组织协调,经过两次调解,各方当事人最终达成一致意见,三名同学的家长及学校愿意共同补偿小丽2万元。
承办法官告诉记者,引发此事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于四个家庭的家庭教育缺失,简阳法院针对每个家庭的不同情况,发出家庭教育指导令,责令其前往“简星星”家庭教育指导站接受指导,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引导未成年人正确处理同学之间的纠纷,认真履行法律赋予的职责。
为解决小丽的上学问题,让其尽快回归正常的学习和生活,法院与教育局进行沟通,协调解决小丽转学事宜,经过不断努力,小丽转学的事情已落实,小丽到了新学校,去看了学校环境表示很喜欢。
法院也将定期持续回访四名未成年人的学习和心理状况,及时给予帮助,对接受家庭教育的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
法官说法:
第一时间对校园霸凌说“不”
承办法官提出,学校是个小社会,在面临来自同学们不友好、不合理要求,甚至校园霸凌时,第一时间要对校园霸凌说“不”,同时,也应当正确区分校园霸凌与同学间的小摩擦的不同,与同学们和睦相处。
面对校园霸凌事件,不仅需要惩戒,更重要的是教育和引导,避免孩子成为“施暴者”,家长应当言传身教,培养孩子正确的情绪控制和价值导向,学校要尽到教育、管理的职责,时刻关注学生在校动态,避免悲剧发生。
评论 2
嘿嘿呼啦啦 2024-02-04 发表于四川
家长教他雄起
大海之角 2024-02-03 发表于四川
所以小学就应该加入法律学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