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唯一!四川自贡沿滩三河村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典型案例获全省推介

封面区块链 该文章已上链 >

封面新闻 2023-09-12 20:58 47285

封面新闻记者 刘恪生

近日,省农业农村厅公布第二批全省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典型案例,自贡市沿滩区九洪乡三河村《聚焦“三个三” 扬长避短 为村集体经济注入源泉活水》作为全市唯一的典型案例成功入选。据悉,这是继2022年沿滩镇詹井村入选全省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十大优秀案例后,沿滩区再次有村集体入选。

据了解,九洪乡三河村位于自贡市沿滩区南部,幅员面积 4.76平方公里,12 个村民小组、3484 人。近年来,该村充分依托九洪“瓜椒之乡”的品牌优势,坚持一产打底、二产增效、三产出彩的发展思路,通过提供社会化服务、发展订单农业、组建新媒体销售团队、打造餐饮服务中心、承接劳务服务、闲置资金入股等方式,2022 年集体经济收入达 132.62 万元,村民实现租金、股金、薪金、奖金多金齐收,蹚出了一条丘陵地区农业村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径。

通过“扬三长”“破三题”“补三短”,三河村走出了一条不一样的村集体发展之路,让村越美民越富。

“扬三长”,是哪三长?扬党建之长、产业之长、禀赋之长。

三河村将有经营经验、领办有合作社、责任心强的“能人”党员推选为村党组织书记和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实现“一肩挑”,创成“4A”级村党组织。在党组织的带领下,发挥九洪“瓜椒之乡”品牌优势,村集体组建社会化服务队伍统一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户提供耕种防收全程社会化服务,带动农户发展特色种养业,形成“以高粱大豆套种为主导,花椒、西瓜、稻鱼稻虾为特色”产业布局。

同时,借助市农科院、市科技局定点帮扶和技术优势,建立村集体“试验田”,成功探索水田“稻虾稻鱼”共生轮作、旱地“高粱大豆”套种等模式,打造“千斤粮万元钱”升级版。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14 家,吸引 3名在外成功人士和 25 名农民工返乡创业兴业,共同打造千亩“高粱大豆”集体经济产业园,带动发展高粱 3000 余亩、大豆 1400 余亩、稻虾稻鱼 450 余亩。

“破三题”,破的是哪三题?破无序发展之题、资源沉睡之题、势单力薄之题。

三河村坚持一产打底、二产增效、三产出彩,以集体经济发展富村为牵引,以三产融合、产村融合为主线,实施党建引领、要素盘活、模式创新、风险防范、权益保障“五项工程”,形成“125”发展思路。

同时,村集体通过托管、以地折股等方式,将 220 余户分散细碎、宜机化率低、荒芜的承包地统一复耕代种,有效改良土地 412 亩、整治撂荒地 585 亩。整合资金 160万元,将 1300 ㎡闲置活动阵地、农房,打造为集餐饮、娱乐、会务于一体的餐饮服务中心。2023 年 2 月已投入运营,预计全年增加集体经济收入 60 万元。

“补三短”,补的是哪三短?补人才之短、机制之短、融合之短。

三河村与西南交大、市农科院等共建人才实训基地 2 个,培育土专家、田秀才等 30 余名,聘请离任老支书为特邀管理员,公开招聘职业经理人,筑牢育才聚才“蓄水池”。积极争取省“智兴天府”和市集体经济专家服务团下沉指导,有效解决土壤肥力不足、发展路径单一等问题 7 个。村集体与四川轻化工大学合作,研发低度特色白酒,投资建设手工酒坊和酒文化展示体验馆。

同时,将三河村集体经济发展作为乡党委书记领办项目一线推动,发挥村党组织“CPU”作用,实行党员网格“责任田”管理,以责任落实推动工作落实。建立“43111”分配机制,保持收益分配方案5年不变,按照再发展资金 40%、成员分红 30%、公益事业 10%、乡村治理 10%、创收奖励 10%的比例,分享发展成果,激发动力活力。推行“集体经济项目+合作社+农户”模式,采取资产出租、股份合作、劳务用工等形式,开设“积分超市”,村民实现租金、股金、薪金、奖金齐收。2022 年,将 5.31 万元收益用于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分红,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5689 元、高出全区 18.3%。

开展产业融合、产村融合、区域融合,紧盯省乡村振兴示范镇村、省星级现代农业园区创建目标,以三河村产业基地为中心建立乡集体经济产业园,带动各村抱团发展,促进村域间人才共享、资源共融、产业共兴、群众共富。

评论 0

  •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