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谭羽清 马晓玉
今年伴随着羽绒原料价格上涨,让许多商家选择铤而走险,不惜掺假牟利,近期关于“真假羽绒服”的话题层出不穷。
12月19日,又一相关话题引起热议,有媒体调查发现,竟有二手羽毛球疑似因羽绒服制造“再就业”,成为衣服的填充物。
“羽绒服”话题再引热议
“黑料”频出 羽绒服陷入“真假风波”
近日,据央视报道,一部分“假羽绒制品”在线上、线下市场肆意泛滥。部分商家将“飞丝”添加到羽绒制品里,用“飞丝”代替羽绒,已是“公开的秘密”。还有店铺在仅仅两月就卖出了6万多件填充了“飞丝”的伪劣童装羽绒服。该调查报道引起了广大消费者对“冒牌羽绒服”的担忧与讨论。
随后,据《大河报》报道,记者在调查中发现,有部分商家为了获取廉价羽绒服填充物,跨地域收购二手羽毛球,将其上的刀翎羽毛拆解后粉碎,制成飞丝。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刀翎纤维比较细长且坚韧,粉碎后充进羽绒服或者枕头、靠垫等寝具回弹效果更好,但刀翎毛梗上刷的厚厚一层胶水也会被粉碎,这些粉尘附着在毛梗颗粒上会对人的呼吸系统造成伤害。
填充羽毛球羽毛、飞丝服装不能称为“羽绒服”
12月19日,有业内专家接受封面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用回收羽毛球羽毛打碎后得到的材料填充的服装,以及采用飞丝填充的服装,都不能称为“羽绒服”。
该专家解释:“羽绒服主体除了羽绒不能有其他填充物,存在其他填充物就不适用羽绒服国标,不能叫羽绒服。”一般来说,羽绒就是绒子+小毛片的混合,比如90%绒子含量的羽绒,可以简单理解为100g中有90g绒子,10g小毛片。
同时,该专家提到:“羽毛球用的羽毛和羽绒里面的羽毛不同,羽绒产自鹅鸭胸腹部,而羽毛球用的是翅膀上的毛,羽绒制品里正常不会有翅膀上的毛,因为太硬。”
此外,在羽绒加工的过程中,绒子上的绒丝或者毛片根部的丝会自然脱落一些,这些脱落的丝就是行业俗称的“飞丝”。飞丝本身具备一定的保暖性能,经正规生产流程后也可作为保暖材料填充使用,但不能用飞丝冒充羽绒,“填充的是飞丝,就得标注飞丝,也不能叫羽绒服。”
如何避免买到“冒牌羽绒服”?
那么,如何能避免“踩雷”,挑选到一件真正的羽绒服呢?业内专家建议,可以用手摸捏,看看服装的手感柔软程度,有无过大过粗的长毛片、羽毛梗等。如手感柔软又有完整的小毛片,则为正宗产品。如有过大过粗的长毛片,手感柔软但回弹性差,系软化毛片而非羽绒。如手感柔软但有短小粗硬的羽轴则为粉碎毛,这种羽绒制品不具保暖性能。如果手感柔软,但没有一点小毛片,则可能是飞丝、化纤填充的产品。
评论 17
fm2117711 2024-12-26
哎关注
嘟嘟嘟嘟嘟 2024-12-24 发表于四川
天呐‼️
拔不完的草 2024-12-22 发表于四川
造假的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