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秦怡 柴枫桔 摄影报道

今年12月3日是第32个国际残疾人日。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四川残疾人羽毛球队,听听那些不向命运屈服的故事。
12月3日,星期天,对颜港来说是难得的休息日。原本计划这天上街溜达溜达,辗转一圈后,他又回到了位于成都郫都区体育馆的羽毛球馆——这里是四川省残疾人羽毛球队的训练基地。平日里,颜港和他的队友就在这里训练,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于2018年正式成立的四川残疾人羽毛球队,如今共有16名队员,其中最大的26岁,最小的14岁。他们都曾遭遇不测,在几乎快要向命运低头的时候接触到了羽毛球,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
距离2025年全国第十二届残运会暨第九届特奥会还有近两年,颜港早就严阵以待,他想以最好的状态延续2021年的故事,再拿一次全国冠军;在中国国家残疾人羽毛球训练基地集训的熊礼川抓紧每一次训练机会,再过一周,他将随国家残疾人羽毛球队出征迪拜残奥积分赛;14岁的黄紫轩还未完全褪去稚气,偶尔顽皮,但教练黄永根不在的日子里,她没有偷过懒——师兄师姐们都看好她明年能打进国家队,一战成名。
今年12月3日是第32个国际残疾人日。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四川残疾人羽毛球队,听听那些不向命运屈服的故事。
△黄永根(中)带队比赛时与熊礼川(左)、颜港(右)合影
01
探访训练基地
一周五天训练雷打不动
眼看着羽毛球飞过头顶,颜港手脚并用地后退挥拍,出其不意的杀球跑出了一个刁钻的角度,让队友们佩服不已,“刚刚那个球,我如果侧过来接效果应该会好一点。”
第32个国际残疾人日前夕,封面新闻记者来到四川残疾人羽毛球训练基地探访时,队员们正一如既往地训练。颜港、谷菲菲、罗洋、毛勋亮搭档做双打对抗训练,等到休息间隙,一行四人又开始复盘刚刚的训练过程。
△谷菲菲(左)和颜港(右)搭档训练中
今年24岁的颜港是达州人,12岁时在达州残联的推荐下接受了羽毛球训练。“有了基础和兴趣,但也谈不上专业。”彼时,颜港开始对羽毛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2018年四川第九届残运会暨第四届特奥会举办前夕,颜港选中备战比赛,而后一鸣惊人,“试训有个淘汰赛,选了40个人过来参加,最后只留下了3个。”成为被选中的人后,颜港开始与羽毛球作伴,成为四川省残疾人羽毛球队的一员。
球队里早上6点半起床做早操,7点半吃早饭,稍作休息后8点半开始正式训练,直到中午11点半,午餐、午休过后,下午2点半接着训练,直到6点半。这是四川残疾人羽毛球队的训练模式,一周五天、雷打不动。从2018年入队以来,颜港一直重复着这样的训练模式。
看似枯燥单调的训练生活被他切割成了几个升级打怪的环节:上午是集中训练时间,和队友互相配合;下午是“必杀技”练成时间,集中练习杀球、放球、勾球的小技巧;晚上是查漏补缺时间,白天发现的不足,力量也好、技巧也好,晚上再琢磨一下。
02
他的偶像是林丹
梦想再次登上全国残运会领奖台
因为身体原因,刚开始训练时颜港并不像常人那样敏捷,这也是所有残疾人从事体育训练共同存在的问题:有时大脑反应过来,身体却是跟不上或是不协调,赛场上总会慢几拍。
“他们残疾的程度不同,训练的方法也不同。”四川残疾人羽毛球队总教练黄永根告诉封面新闻记者,每个运动员的训练情况都不同,需要根据个人情况单独制定训练计划。但唯有一点是相同的,就是从业务到专业水平的过渡,只有依靠加大训练强度。
“不仅是身体素质,还有腰腹力量、核心力量,刚开始的时候睡觉动一下手指都疼。”并不是没有过想放弃的时候,颜港记得刚开始训练那会儿,最爱跟同宿舍的罗洋、熊礼川交流,“我们要不要回去啊。”一番调侃过后,大家总能得出一个结论:“已经坚持这么久了,回去也不甘心。”
就这么相互支撑着,靠着强大的信念,颜港走到了国家队,走到了2021年全国第十一届残运会的赛场上,拿到了男子单打冠军和双打亚军的奖牌。
颜港也有自己的偶像:羽毛球名单林丹。训练时,他会找出林丹的比赛视频学习技战术,但他更想在成绩上向偶像看齐。备战杭州亚残运会之际,颜港因伤未能参赛,不过他已经调整状态好好训练,“希望在2025年全国第十二届残运会的赛场上,还能再一次站上领奖台。”颜港说。
03
他在亚残运会拿到第五
积极备战残奥积分赛 有望站上巴黎赛场
1500公里外,河北省,中国国家残疾人羽毛球训练基地里,24岁的熊礼川同样保持着亢奋的训练状态。
△熊礼川
还有一周,他就要随队出征迪拜残奥积分赛了。经此一役,熊礼川能否代表中国队参加2024巴黎残奥会,答案将会揭晓。因为非常看中这次比赛,熊礼川常常压缩自己的休息时间,和他预约好电话采访后,好几次休息时间拨过去,他仍在训练中。
事实上,这种紧锣密鼓的训练状态,从去年就开始了。作为中国残疾人羽毛球队队员,熊礼川在整个巴黎奥运会周期都是紧绷的。结束杭州第4届亚残运会的比赛后,他又立刻进入训练状态,备战残奥积分赛。
2017年,18岁的熊礼川高中毕业后准备自谋生计,到福建学习美容美发。接到黄永根教练的电话邀请后,他回到了四川开始尝试羽毛球训练。
学生时代的熊礼川虽然爱好运动,但因为身体原因并没有太多尝试和训练,开始进行羽毛球的专业训练后,他也走过一段很长、很孤独的路。因为脚的缘故,赛场上旁人跑的一步,他需要两步,若是加速或者发力,力量又会不足。
支撑下来的动力,是教练黄永根的鼓励。“教练鼓励我们,如果羽毛球练好了,有很大机会可以改变我们的生活。”熊礼川对此深信不疑,他期待可以改变命运,也想稳稳抓住眼前的机会。
2021年全国第十一届残运会羽毛球项目的赛场上,他和颜港并肩而战拿下了男子双打第2名的成绩,又在男子单打比赛中获得铜牌;首次亮相亚残运会,他在男子羽毛球单打中获得了第五名的好成绩。
△颜港和熊礼川搭档在2021年全国残运会中拿下双打亚军
“太紧张了。”熊礼川并不满意这个成绩,首次参加亚洲规模最大的残疾人运动会,他几乎是全程紧张地比完第一场的,“手都有些哆嗦。”他告诉封面新闻记者,亚残运会上的名次并不是他真正的实力和水平,接下来,他要珍惜每一场比赛,在不断进步中成长,争取能够站上残奥会的赛场。
04
教练转换身份延续梦想
因材施教训练队员
在颜港和熊礼川的成长路上,都离不开一个人的帮助——四川省残疾人羽毛球队总教练黄永根。
黄永根也曾是一名羽毛球运动员。儿时因为电击,失去左小臂的他在2003年接触到羽毛球,随后靠着刻苦和勤奋,成为中国残疾人羽毛球队队员,随后开始征战在国际国内的羽毛球赛场上。
△黄永根曾是一名羽毛球运动员
2017年,他开始以教练身份延续羽毛球梦想,随后开始在全川范围内寻找苗子。挑选运动员,不仅需要看身体条件,也需要天赋。通常收到推荐后,黄永根都会当面去沟通。如今队里的16名成员,每一位都是他亲自挑选。
私下里,队员们都叫他“师父”,“虽然他只年长我们几岁,但他真的把我们当成自己孩子一样。”颜港告诉记者,当他拿到全国冠军时,最想做的事就是感谢“师父”,“他真的为我们付出了太多。”
带领运动员,黄永根也是摸索着前进的。“每个人的身体条件、性格和经历都不一样,这个也没有一个教科书。”罗洋性格沉稳,黄永根出差期间就让他代理教练的职责,负责队里的训练任务;黄紫轩年纪尚小,担心她自制力不强,黄永根不让她用手机,平时也是严加管教;颜港已经能够独当一面,黄永根给他介绍机会、为羽毛球爱好者做教练,锻炼教学也增加收入......
近段时间,作为中国残疾人羽毛球队教练,黄永根都在河北陪同训练。他说,如果自己带出来的选手能有机会站上残奥会的领奖台,他也就没有遗憾了。
05
从自卑到自信
16名队友收获“家”的温暖
拿奖当然是每个运动员的终极梦想,不过对16名队员来说,从进队的那天起,一切都在悄然改变。
“这里真的就像家一样。”谷菲菲今年20岁,在她看来,是队友们的相互扶持和鼓励,让她在异乡找到了家人的感觉,“生病了有人帮忙照顾,我在赛场上穿戴假肢不方便,他们也会帮忙。”训练场上,队友们互相鼓励;休息日里,约着一起玩闹。
罗洋告诉记者,以前他很自卑,但进队以后开始变得阳光自信,“因为打球认识了很多朋友,可以释放压力,也不再沉闷。”16个队员一起同吃同住、一起训练,训练场上互相鼓励;休息日里一起玩闹。
△罗洋训练中
在颜港看来,因为有教练和队友的陪伴,有了一起吃苦的人,那些吃过的苦也就不再苦了。
体育运动让残疾人活出了精彩人生。四川省残联主要负责人表示,要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促进四川残疾人康复健身体育广泛开展,提升残疾人竞技体育水平,全面推动残疾人体育高质量发展。
部分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评论 1
西充县车龙乡席家沟村白江林 2023-12-03 发表于四川
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