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融合如何实现人才支撑?全国专家齐聚四川乐山建言献策

封面区块链 该文章已上链 >

封面新闻 2021-09-04 13:05 34054

封面新闻记者王越欣

后疫情时代文化旅游业应如何振兴?如何建设高素质、创新型文旅人才队伍?9月4日,中国文化旅游人才暨人力资源产业发展峰会在四川省乐山市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党政机关代表、专家学者、相关企业负责人等齐聚一堂,共商促进文旅产业升级、推动人力资源产业发展大计。

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显示,2021年上半年,国内旅游收入达1.63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57.9%;而国家统计局根据对全国6.3万家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调查,上半年,上述企业实现营业收入5438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0.4%。

在全国各省市的大力推动下,我国文化旅游产业已经成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但文旅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定位相对模糊、产业链不尽完善、市场化程度不高等问题。其中,旅游产业人才总量普遍不足,旅游专业人才需求缺口较大,文旅融合发展的人才支撑不够等问题成为困扰行业发展的“痛点”。

胡威摄

“要大力发展旅游智库,柔性集聚旅游高端管理人才,为地方旅游发展出谋划策。”中央人才协调小组特聘专家,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原院长、研究员吴江在主旨演讲中表示,要鼓励有实力的旅游企业与高校进行合作或独立建立研究机构、博士后工作站,组建旅游企业的外脑、专家库。

同时,推动实行柔性引才政策,鼓励退休老专家、老教授进入导游、讲解员等队伍,建立相对稳定的兼职旅游人才队伍和志愿者队伍。鼓励通过导游业务培训和考核的专业人才以兼职导游形式进入导游队伍。

吴江还建议,创新旅游人才培训方式,探索利用互联网和新技术开展培训,鼓励政府、企业、高校、研究机构进行在线教育合作,完善网络教育平台。

推进国家和地方培训基地的在线教育课程共享。拓展创新人才培养工作抓手,鼓励开展范围更广、层次多元、形式多的比赛和评选活动加大各级各类大赛创新要素比重,探索引入旅游创业类比赛项目。

当天的峰会,还立足四川,围绕服务大峨眉旅游圈发展,共建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加快巴蜀文旅人力资源产业融合等方面话题进行了探讨。

峰会上,还进行了巴蜀文化和旅游人力资源产业联盟、华为ICT人才实训基地合作、世界研学人才培育基地等签约仪式。同时,巴蜀文化和旅游职业技能竞赛基地以及巴蜀文化和旅游职业技能竞赛基地,也正式落地乐山。

评论 1

  • 嘿嘿呼啦啦 2021-09-04

    不缺人才,缺的是高品质人才!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