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惠州被看成是瘴疫横行、穷山恶水之地。被贬至此,对年近六旬的苏轼更是巨大的打击,但苏轼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那么苏轼在惠州的生活是怎样的?这里的岁月给了苏轼怎样的“心安”?7月25日,东坡大家讲惠州特辑上新,看专家学者如何解读苏轼在惠州的生活。(封面新闻记者 李庆 王越欣)
品荔筑屋心安处:贬惠州的苏轼,缘何视他乡作故乡?|东坡大家讲
封面区块链
该文章已上链 >
封面新闻 2025-07-25 09:00 84991
$newsDetail.reviewCount
评论 1
你杨哥 2025-07-25 发表于四川
视频核心要点: 一句话总结:苏轼贬谪惠州期间,以乐观心态安顿身心,通过精神追求、交友互动和享受风物,展现随遇而安的生活哲学。 总结摘要: 1.旅程期待与心态转变: 1.1遇顾秀才谈惠州风物之美; 1.2写诗表达向往,如《舟行至清远县》; 2.惠州生活安顿: 2.1选择白鹤峰为精神家园; 2.2与邻居林婆赊酒、翟夫子吟诗; 3.精神世界融合: 3.1贯通儒释道思想; 3.2身体与心灵双重安顿; 4.交友与生活享受: 4.1广泛交友,包括官员、僧道; 4.2跨越物种,享受荔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