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成都,爱上了成都的美食,巴基斯坦小伙晓峰(英文名Harsh)不想再走了,而且一周要吃三顿火锅才过瘾。
7月19日,在春熙路海底捞银石广场店,晓峰再次来到海底捞吃火锅,这次他不仅要挑战吃酸,而且还要挑战说贵州方言,体验贵州苗族风情。
搓火锅(吃火锅),巴适,洋芋(土豆),毛辣果(西红柿),𤆵耳朵……跟着工作人员说了几次,晓峰很快就熟练地说起了贵州和四川的方言。
晓峰是出生在印度的巴基斯坦人,后来在英国留学,到过许多国家。自从去年到了中国后,他就爱上了中国美食,尤其到了成都,更是被成都美食迷住了,还爱上了成都的火锅,而且一周要吃三顿火锅才过瘾。
7月18日至20日,阿里公益携手海底捞和雷山县在成都推出吃酸挑战赛和贵州方言挑战赛,让大家体验贵州的酸,体验贵州苗族风情。
作为海底捞的黑海会员,晓峰自然不愿错过这次机会,全程体验雷山鱼酱酸汤锅的酸及苗族风情。
“这里的美食很好吃,经济有活力,生活很安逸。”晓峰说,再过两周,自己就会回国,但是,过一段时间,他还回到中国,因为他已爱上这里的生活,这里的美食。
他一边学中文,一边体验这边的美食人文。在成都近一年的生活学习,已让他可以用简单的中文与大家交流。
事实上,最近一段时间,随着中国“144小时免签”政策适用口岸扩大,来中国旅游并体验中国美食的游客越来越多,促进了门店翻台率的上升。
海底捞成都银石广场店店长彭彦飞介绍,近期到店消费的外国游客明显增多,他们大多喜欢吃猪肚汤锅、鱼酱酸汤锅和蕃茄汤锅,但也有部分老外喜欢挑战红汤火锅。
据了解,7月15日,国家移民管理局宣布,中国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适用口岸扩大至37个,中国入境游热度再度攀升。
今年以来,“China Travel”已成国际旅游新热点,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各口岸入境外国人1463.5万人次,同比增长152.7%。其中通过免签入境854.2万人次,同比增长190.1%。“China Travel”这一标签在全球社交媒体上引发热潮,相关视频播放量已突破10亿次。
在中国入境旅游市场的持续火热推动下,“中国美食行”作为其中的关键一环,正为餐饮业注入新的活力和增长潜力。外国游客的增多,不仅丰富了国内餐饮市场的消费群体,也带来了多元化的消费需求,促进了餐饮消费的快速增长。
“免签政策出台以来,接待的外国游客逐步增加,近期周末每天接待30多桌外国顾客,有来自韩国的,也有美国、英国的”,海底捞上海人民广场店负责人胡小征透露。
外国游客对极具中国特色的美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海底捞近期上架的特添加非遗技艺发酵的“雷山鱼酱酸”的贵州雷山酸汤锅,尤为受欢迎。胡小征透露,大约三分之一的外国顾客会选择尝试贵州雷山酸汤锅。
前不久,近期海底捞发布了以贵州为主题的首个地域美食主题新品,其中添加了非遗技艺发酵的“雷山鱼酱酸”的雷山酸汤锅,搭配一些特色菜品,既开胃消食,又解腻提神。
“我们会给外国友人详细介绍雷山鱼酱酸背后的非遗技艺以及贵州特色文化,还为他们准备了英语菜单、英文点餐步骤指引,以及中英上海景点指引图等,这使得外国友人对我们这一细节的友好服务好评连连。”胡小征介绍。
△海底捞部分门店为外国游客贴心准备的英语火锅攻略
在社交媒体上,有不少外国博主通过美食打卡的方式来分享中华美食文化的魅力,其中不乏打卡海底捞雷山红酸汤锅底的视频内容,介绍这款中国非遗美食的来源和吃法,直呼“中国人太会吃了”。来自德国小伙吴雨翔就表示:“自己在德国的朋友一直想来感受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也都非常羡慕我经常可以吃到这么多好吃的中国美食。”
不仅有味蕾体验,海底捞也将贵州风情主题巡演带到贵阳、北京、上海、广州四地门店中,吸引中外顾客一站式体验民俗文化。悠扬有韵味的芦笙表演、热情豪爽的“高山流水”敬酒表演,让中外顾客都感受到了贵州少数民族风情,尤其是外国游客对此赞不绝口。
△海底捞贵州主题特色表演和服务吸引外国友人打卡
海底捞始终致力于传播中华文化,通过川派火锅美食、温暖友好服务、川剧变脸、融合中国功夫的捞面表演,从舌尖美味到视觉体验在全球传播中华文化。其中,川剧变脸、功夫捞面尤为受欢迎,胡小征就表示,每次变脸表演一出场就能赢得“Amazing”的称赞。
推广
评论 13
温江大学城山口百惠 2024-07-24 发表于四川
海底捞确实外国人更喜欢
温江大学城山口百惠 2024-07-24 发表于四川
海底捞确实外国人更喜欢
小狗仔 2024-07-23 发表于四川
晓峰这是要成火锅大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