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现|望江楼码头,成都中心城区最后一个被撤销的码头(上)

封面新闻 2018-04-05 12:51 32423

封面新闻记者 黄勇

霁川野渡

作者:朱申鑿

川水澄鲜一派流,行人待渡立沙头。

白烟隔岸停羸马,翠柳临波覆小舟。

况值沉沉红日晚,正当渺渺碧天秋。

北来南去何时歇,两岸相亲有玉鸥。

霁川野渡

作者:朱让栩

红亭锦水绿涟漪,荡漾晴光晓日曦。

倚棹闲看横渡日,鸣桡喜见放舟时。

凉风习习生频末,小雨斑斑湿荔支。

估客晚来凝望处,梨花沽酒趁青旗。

“野渡无人舟自横。”“冻云野渡正愁人。”“山村野渡双芒屩(juē)。”“舟横野渡寒风急。”在中国文学史上,写“野渡”的诗句比比皆是,随手一抓就是一大把,而且大多意境凄美,景象孤远,傲然脱世。

何为野渡?四川作家蒋兴强在《远去的野渡》中说:“野渡,顾名思义,野外、偏远、人迹稀少的渡口。”在明朝两任蜀王朱申鑿和朱让栩看来,郊外的野渡让久居王宫中的他们眼前一亮,大自然呈现出的原生态且毫无修饰的景致是如此美丽,所以他们把野渡作为了锦城十景中的一景。这也是两任蜀王对农业社会的一种认知,或者说是一种尊重,非常难得。

从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来说,通常是河流孕育了渡口码头,渡口码头又催生了饮食、客栈以及随之而来的城镇,而这又让渡口码头繁荣起来,加强了人口流动,成为人类社会循环不止的进步动力。

锦江东流绕锦城,星桥北挂象天星

说起成都的野渡,得先说说成都古代的水网与码头状况:“因水而兴,因水而荣。”

成都是一座应水而生的城市,在远古甚至到如今的几千年历史中,主政者都要么被动要么主动地达成了一致认识:治蜀必先治水。

成都平原是山岭包围的一片盆地,岷江和沱江,都发源于岷山、玉垒山山区,形成岷江、沱江冲洪积扇区,提供了大片可供农业生产的沃壤肥土。

成都平原地势平缓,水网密布。远古时期,出生在西蜀的大禹,从治蜀水进而在全国范围内治水,并最终夺得天下,进而由他的儿子启开创了中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朝代夏朝。

大禹之后,又经过鳖灵、李冰等历朝历代能工巧匠的治水,流经成都城区的郫江、检江逐渐定型,并具有通航、漂木、农田灌溉、城市供水等诸多功能。

唐朝名臣韦皋在四川主政时,开挖解玉溪,为成都城提供了工业和生活用水。

乾符3年(876),剑南西川节度使高骈扩建罗城,改变郫江、检江布局,形成“二江抱城”的格局,一直持续到今天。

流经城区的江河水道,在郊外延伸,提供船运、灌溉等功能。

秦灭古蜀国后,第一次修筑成都城时,为了方便交通,在检江和郫江上一共修建了7座桥,其中包括“锦城十景”中的市桥。

大中7年(853),著名诗人白居易的堂弟白敏中任成都尹、剑南西川节度使,开挖了金水河,建有8座桥(清朝时扩为30多座桥)。

在杜甫眼里,成都河网密布,江河绕城,流水穿街过市,因此把成都称为“江城”。

1287年,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在途经成都时,看到大小船只在城里街巷间的河流上穿行,不仅运客,还作为流动商船售买柴米油盐等生活必需品,让他不禁想起了家乡威尼斯。

成都乃至四川往北走的道路,在李白笔下是“难于上青天”。但成都周边平原河网密布,水运发达,是轻巧便利的水上蜀道。

锦江在彭山江口镇进入岷江,经乐山在宜宾入长江,通江达海,是成都与省内外的重要通道。

在古代陆路交通落后的情况下,大宗物资需要通过锦江来运输,成都人进出川,走锦江是最佳的水路路线。当年杜甫离开成都,走的是水路,从浣花溪上船,进入锦江南河,再进入岷江。

蜀商们通过锦江把蜀麻、蜀锦等成都特产与各种货物装运到湖北荆州,再转运江南各地,又通过水运把吴盐和各种海货贩运入川。

唐朝诗人卢纶在《送何召下第后归蜀》中写道:“水程通海货,地利杂吴风。”

从历史上来说,从战国末年起,成都就是重要的港口城市。

在出兵攻打巴蜀前,秦惠王犹豫不决,司马错极力主张灭蜀,认为巴蜀可从水道通楚,“得蜀则得楚,楚亡则天下并矣。”

秦惠王听从了司马错的主张,命张仪、司马错、都尉墨等人率军攻蜀,这就是公元前316年的秦灭巴蜀事件。

公元前223年,秦国百万大军从成都直接上船,顺岷江和长江而下,一举灭掉楚国,并在两年后统一中国,证明了司马错当年的建议是正确的。

三国时,蜀汉重臣费祎出使东吴,在成都南城门外桥边乘舟,丞相诸葛亮临别赠言:“万里之行,始于足下。”此桥因此被称为万里桥。

万里桥名字的由来,还有一种说法。据南宋简阳人、官至显谟阁直学士的刘光祖在《万里桥记》中说,相传三国时,东吴使臣张温访蜀后,取水路回国,诸葛亮送他到此桥上,对张温说:“此水下至扬州万里。”所以人们把这桥叫作万里桥。

尽管锦江上建有多座桥梁,但远远满足不了人们交通出行的需求,渡口码头应运而生。

(未完待续)

评论 0

  •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