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逝者立“电子墓碑”:他们在网络上悼念逝者丨封面深镜

封面区块链 该文章已上链 >

封面新闻 2024-04-03 17:21 195224

封面新闻记者 林珏瑶

“逝者如斯夫dead”的微博账号注册13年来,发布了6300多条微博。

所有的文字都围绕着一个关键词展开——死亡。

“逝者如斯夫dead”的微博

最常出现在这个微博上的,是一条条讣告。早几年,账号中纪念的既有名人,也有新闻事件当事人。而如今,更多的是普通人。他们有的因病痛突然离去,有的被飞来横祸夺走生命,有的在癌症、抑郁症的痛苦中挣扎,最终离开人世。

失去至亲后,很多人选择将逝者的故事写下,私信投稿发给“逝者如斯夫dead”。

在这个近60万粉丝的账号背后,三代运营者接力为这些网友整理他们对逝者的回忆,同时研发出新的微信小程序“思念星空”,给人们悼念亲友提供了新的虚拟空间。

在运营人员吴孜彧看来,这是在为平凡的逝者立起一块“电子墓碑”:在这个数字空间里,不仅能记录逝者的生平,更重要的是,能存放下亲友对他们的思念——

无论何时何地,他们都会被记住。

为普通人立碑

“会有人觉得你们在消费死者吗?”

“会有,但看到更多的是用户的需求,他们需要一个地方承载对亲人的思念”。

2019年,“逝者如斯夫”账号当时的运营者回答网友提问时,用这句话表达了他们的初衷。

这些年,因为媒体的报道,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这个账号。在微博打破140字的限制后,许多人开始借“逝者如斯夫”这个账号,写下一封封长信,寄往在“天堂”的亲人。

一位女儿写给离世父亲的信 来源:微博

一位年轻的女孩在给离世的父亲办完葬礼后写下一段话。她说:“爸爸,你好吗,今天是你入土为安的第一天。生前你就好面子,我们也为你操办得挺体面的,花圈摆满了楼下......”

步入暮年的网友“沧海一粟”,在老伴离开自己的732天后,写了一封信。他写道,“你走了,解脱了,可我们再也看不到你那温柔慈祥的笑脸,你的音容笑貌每时每刻都浮现在我们眼前。”

在这些微博的评论区,网友们为这些逝者点上了“蜡烛”,尽管他们素不相识。

“那时候翻看这些微博,看到这些用户的投稿故事,我很有触动。”三年前,吴孜彧开始参与“逝者如斯夫”账号的运营。每天阅读上百条私信,她能感受到这些投稿者在失去至亲至爱后悲伤的情绪。

她也发现,人们在给逝者写悼文时,相当于把自己悲伤痛苦的情绪抒发出来。“他们希望我们能够发出来,就相当于记住这个人。”因此,她也希望能为这个人群找到疏解情绪的地方。

思念星空

2017年,电影《寻梦环游记》上映。这部讲述了在墨西哥亡灵节时,逝去亲人会返回人间与亲人团聚故事的电影,描述了一个人真正的离开,就是“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人记得他”。

在“思念星空”上,失去至亲的人们给逝者写信。

这些情节引发了很多网友的共鸣,也在网络上再次掀起关于死亡的讨论。受此启发,“逝者如斯夫”账号的运营团队决定,开发“思念星空”小程序,让更多人可以更直接地和逝去的亲人“对话”,说出自己想说的话。

在吴孜彧的概念里,星球是逝者的象征。在小程序上的虚拟星球里,在世的人可以与逝者保持情感上的链接。

死亡带来的恐惧、思念往往是刻骨铭心的。吴孜彧依然记得,小程序迭代上线后不久,第一批用户中有一位失去妈妈的男生。在短短几天内,吴孜彧看着他给母亲写了20封信。

“人在写信过程中,要输出很多的内容,在这个过程中情绪也会得以抒发和宣泄,相当于缓和了悲伤的情绪。”在吴孜彧和团队的设计中,人们还能收到来自逝者的“回信”,这些回信是团队借助人工智能,模拟逝者的口吻发出的。“人们可能能够从这个回信中再获得一些安慰,或者鼓励、治愈。”她介绍道。

“他把自己失去母亲的痛苦、后悔、生活上的无助等等,全部一股脑通过写信的方式抒发出来。”由于设计了隐私保护,除了信的内容,吴孜彧看不到这位用户的任何信息,连哪里人都不知道,但在她看来,能让大家寄托哀思,疏解悲伤的情绪,已经足够了。

“使用频率越来越低是好事”

翻看小程序上的留言,不难发现,越来越多人选择在“思念星空”上寄托自己对至亲的思念,也慢慢地从低落的情绪中走出。

一位年轻小伙在女朋友去世后,几乎每个周末都会给她写一封信,至今已经持续了大半年。在信中,这位年轻的男孩会告诉已不在世的恋人,他这个星期遭遇了什么。

“就像汇报一样的。”吴孜彧观察到,这个男孩写下的信,一开始带着一种难过、悲伤的情绪。随着时间推移,信的内容变成语气较为平和地讲述。“当然有的时候他还是会说很想念(对方),但我觉得他的状态慢慢在变好。”

还有用户会联系吴孜彧,问能不能充70年的会员。“我心想,70年后我也不知道这个产品还在不在了,他可能想这个(寄托哀思)星球一直都在。”

虽然账号运营人员几经变化,但如今,他们还会时常交流讨论。目前,整个“星球”注册的用户大概有十几万,与其他追求高用户活跃度的产品不同,吴孜彧和伙伴们更希望这个产品有治愈的作用。

看到有的人在“星球”上的使用频率越来越低,他们甚至觉得也是一件好事。“当使用者从失去至亲的悲伤情绪中走出来后,这个产品其实就已经完成80%的使命了。”吴孜彧称。

时间久了,吴孜彧也会跟着成长,“看到那么多失去亲人的人,感受到他们的情绪之后,会让我觉得要更加珍惜身边的人。”

评论 0

  •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