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封的乡档(4)|圣谕宣讲得好,可以获得到京城觐见皇帝的特殊待遇

封面新闻 2018-06-11 17:50 37006

清朝科举考试中用以作弊的小抄书。

封面新闻记者 黄勇

尘封的乡档(3)|顺治帝抄袭朱元璋圣谕 康熙帝升级为“圣谕十六条”

所有的制度能否见成效,关键在落实和执行。为让宣讲圣谕制度在全国开花结果,清廷还是颇费了一番心思,采取了诸多措施。

遴选宣讲员,提高地位、保障待遇 

人才,在任何时代都很金贵、很紧缺,而不仅仅在21世纪。

对宣讲人员,不仅要选拔好,还要从制度上保障待遇,避免流失。雍正帝要求,宣讲员首先要品行端正、思想过硬、德高望重,其次口才要好、吐词清晰、中气充足、气场要大,这样才镇得住场子。

这样的标准比下来,符合标准的就不算多了,但这些人,正是朝廷所期待的人才。

于是乎,读书人和有文化的乡绅、乡民等纷纷成为宣讲员。

为体现人才的地位,又从地位上、物质上、制度上等方面给予了保障。

雍正帝规定,凡是宣讲3年并且成效显著的,“量行旌异,以示鼓励”,干得差的则“即加黜罚”。宣讲得特别好的,可望得到包吃、包住、包交通,免费到京城去觐见皇帝的待遇。

平时连县太爷都难得一见,居然能有机会去见万岁爷,这样的机会和荣耀,你说心动不心动?见了万岁爷回来,社会地位还不噌噌噌地往上冒?那就不是红得发紫了,是红得发金光。

如果说这是朝廷给大家画的一顶较为虚幻的荣耀帽子的话,朝廷给出的实在好处也让人眼馋——这份工作是有工资福利的。

朝廷规定:“每年各约正(主宣讲人)从地丁钱粮各给银六两,以为化导衣食之资……直月(宣讲人)每年亦从地丁钱粮各给银三两六钱。”

这个工资标准,是大大超出当时的人均年收入的。

朝廷是这么规定的,具体到地方,还是得根据地方实际情况酌情处理。

甘肃皋兰县,在光绪年间的规定是:讲生两人,每月各给薪水银四两;随带服役小工一人,每月给工食银二两。

同治年间的江苏巡抚丁日昌规定:宣讲者每月发放5000文(正常情况下一两银子约等于1000文),其他志愿者(主动跟随宣讲的)则“年终由县酌奖花红,贫者量给膏火,尤为出力者,专案禀请奖励”。

有的地方比较缺钱(好像从来就没有不缺钱的官府),仍然以荣誉鼓励为主。到乾隆年间,全国各地的宣讲员基本都可以免去徭役杂差。

可别小看了这个待遇,加起来相当于半个干部的待遇了。对普通乡民来说,还是非常有吸引力的。

科举考试要求考生默写《圣谕广训》

有了宣讲员,就要固定宣讲的地点、时间、参与者等。

每月初一、十五各举办一次、官府倡导并参与的基层社会乡约集会,成为宣讲圣谕的最佳阵地。乡约活动的参与者,基本上是当地的老百姓,这能极大地达到朝廷“宣讲到个人”的要求。

到乾隆时期,在乡约集会上宣讲《圣谕广训》已成为普遍现象,全国有乡约20000多处。

宣讲圣谕的另一个主阵地是学校。

《中国教育通史》中说,《圣谕广训》是“清朝的圣经,为郡县学训练士子的标准,教化全国人民的法典”。

每月初一、十五两日,“令儒学教官传集该学生员宣读,令遵守,违者责令教官并地方官详革治罪。”

从乾隆23年(1758)起,童生考秀才时,岁试要默写《圣谕广训》。科试时要默写《圣谕广训》一两百字。

光绪29年(1903)考中举人的杭州人钟毓龙,1951年写了《科场回忆录》一书,里面有他考秀才时默写《圣谕广训》的记载。

钟毓龙说,默写《圣谕广训》题,给出开头两个字,末尾也给出两个字,说明要求默写的文字出自16篇文章中的某一篇,要求默写的字数为二三十个字。

时值清末,很多地方宣讲圣谕活动名存实亡,钟毓龙不仅没有熟读,甚至连《圣谕广训》这本书都没听说过。

咋整?只有作弊呗,“购取印成之黄纸面小册,携以入场……”

宣讲圣谕方式五花八门、风格各异

宣讲圣谕,对读书人和有一点文化根底的人来说,接收起来不难。但对普遍为文盲的广大乡民来说,如何让他们听懂“万岁爷的意思”,还是一个比较讲究技术的活儿。

最初宣讲圣谕的是各地的长官们,由他们亲自上阵。但他们发现,老百姓们听不懂,只晓得干瞪眼把你看着,过耳不留脑。

康熙帝颁布“圣谕十六条”后,广东连山县知县李来章开动了脑洞,把每一条配上图画,叫做《圣谕图像衍义》,还特别撰写了“三字歌俗解”和专门为境内的瑶族人民写了“瑶训”。

安徽繁昌县知县梁延年,大胆地、创造性地用白话进行讲解,受到康熙帝的高度赞赏。

受此鼓励,梁延年又收集了经史上的一些古人事迹,配上插图,编写了一本《圣谕像解》。

雍正帝接班后,对这种方式大力鼓励。

《圣谕广训》是用简洁浅近的文言文写的,但不识字的老百姓还是听不大懂。

陕西盐运分司王又朴把《圣谕广训》翻译成了白话文,例如开头几句:

“万岁爷意思说,我圣祖仁皇帝,坐了六十一年的天下,最敬重的是祖宗,亲自做成《孝经衍义》这一部书,无非是要普天下人都尽孝道的意思。所以圣谕十六条约,头一件就说个孝悌。”

雍正帝非常欣赏这种口语化的材料,下令在全国推广。各省官员反复刻印,叫做《圣谕广训衍》。

各地语言不同,那时“普通话”的推广很不到位,各地就用方言宣讲。在广东宣讲《圣谕广训》的讲稿,就是用粤语写的。

再后来,宣讲圣谕又演绎出了以老百姓最喜欢的故事、小说的形式。晚清岭南著名宣讲圣谕的邵彬儒,编写了很多小说,如《谏果回味》《吉祥花》《俗话倾谈》等。

宣讲圣谕也由以前刻板、严肃、注重仪式感转变为风格轻松的方式,如说书、戏剧、弹唱、歌谣,甚至祭祖时的祭文、丧事中的科诗等。

【下期看点】

尘封的乡档(5)|清末中江人刘省三编写的《跻春台》,是宣讲小说的典型

特别鸣谢:

刘德忠先生,成都市龙泉驿区档案局(馆)。

评论 2

  • 马鸭 2018-06-12

    👍👍👍

  • 羞涩 2018-06-11

    读档吧,没别的办法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