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历史·第七季】走近麦家②:“潜伏”8年写一部书,与父亲和故乡和解

封面区块链 该文章已上链 >

封面新闻 2020-09-16 17:04 53126


封面新闻记者 张杰

【口述历史·第七季】走近麦家①:“在黑暗中写作的人”

特情题材作品让麦家成为一名非常成功的作家。2008年,《暗算》获第七届茅盾文学奖。多部小说被改编成影视剧,成为风靡一时的谍战剧引领者。这些作品还“走出去“,在国外受到欢迎。英国《每日电讯报》从过去100多年的历史里,评出了最杰出的20部间谍小说。在这些作品中,仅有两部来自非英语国家,其中有一部就是麦家的《解密》。2014年《解密》被英国《经济学人》评为“全球年度十佳小说” 。

麦家作品外文版

谍战题材给麦家带来文学的丰硕成果,但同时也给他带来容易固化印象的危险。而且,10年的特情题材写作狂飙期过去,麦家对特情世界的情感浓度也被持续的写作稀释。更重要的是,他生命的一段沉重的伏笔,也让他离开那个特殊的群体,回到自己的故乡,书写自己的父辈。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我要另立山头,回到童年,回去故乡,去破译人心和人性的密码。”

12岁时,因为捍卫父亲被人污蔑的尊严,麦家被3位同学打得鼻青脸肿,老师还拉偏架。气得不行的麦家,半夜不回家堵在其中一位同学的家门口,准备和他们决一死战。麦家的父亲来了,本以为爸爸来了是来帮自己的,谁知道上来就当着所有人的面打了他两巴掌,而且还要举起像手臂一样粗的抬杠朝他劈下来。

这一次,父亲把麦家打伤心了。恨意是如此清晰而久久不息,“我心窝里插了一柄刀,怎么也拔不出来!”他和父亲开始长达20多年的断裂:17岁,他离家上学,有意走得远远的,并且从不给父亲写信。每次探亲回家,他给母亲从穿的买到用的、吃的,就是不给父亲买一盒烟、一袋糖……

青年时期的麦家

2008年3月,在成都工作10多年的麦家,因工作调动,即将到北京工作。就在他即将去新单位报到之际,汶川地震发生了。

有一天,他去灾区走访,看到那些悲痛的老人,想起了自己当时已经81岁的父亲,哭得不行。他毅然决定不去北京了,他要回浙江陪父亲度过最后的岁月。他以最快的速度重新办理了调动手续,当年8月就调回杭州。

然而,当麦家回到家乡,去跟父亲和解时,此时的父亲已经患上了老年痴呆症,根本就不记得他了。他想要父亲一个清醒的笑容,一个确凿的认可,一声安慰,一声原谅,一个父子情深的拥抱。可父亲没有给他,就走了……留给麦家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最终都没能与父亲和解的遗憾。

2012年,在父亲去世一年之际,在发表在《南方周末》上名为《致父信》的文章中,麦家痛彻心扉表达了自己对父亲的愧疚。“纵然曾经粗暴地打骂过我,我又怎么能如此深刻地记恨你,报复你?”

这种遗憾,麦家努力用文学的方式,给予弥补。“这一辈子总要写一部跟故乡有关的书,既是对自己童年的一种纪念,也是和故乡的一次和解。”带着对父亲的愧疚,这一次麦家沉淀、潜伏了8年,最终拿出了寄托着向父亲和故乡表达和解之心的长篇小说《人生海海》。

在新书里,麦家塑造了一个被侮辱的英雄,一个在外面流浪一生回到故乡村庄,独在故乡为异客的人。这个人在时代洪流中有过传奇的一生,经历命运不公、世道沧桑。

“人生海海”,来自一句闽南方言,形容人生像海一样复杂多变,每个人都会经历苦难。少年已老,他回到故乡,希望和解,与故土、与过往、与人海、与自己和解,而“上校”的结局构成了和解的隐喻。

麦家

2019年4月,《人生海海》由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推出。这部小说得到的赞美不少,莫言评价它“迷人之处就在于它能把不存在的人物写得仿佛是我们的朋友,麦家的《人生海海》就是这么迷人”。苏童也被《人生海海》感动了,“读完小说,再想一想麦家的用心,我被感动了。小说里那个耻辱的上校,其实是我们共同的父辈……这部小说的音色、旋律让我想到大提琴。所以我想这肯定不是一首给父亲的散文诗,而是一首给父亲的大提琴奏鸣曲。”

《人生海海》自出版以来,累计售出超过160万册,成为2019年度豆瓣中国文学(小说类)TOP1,还被多家媒体列入年度图书。

更重要的是,《人生海海》的完成,帮助麦家达成了与故乡的和解。虽然有些谅解,显得有点迟,虽然有些谅解依然未能达成。但麦家说,能写下来本身就是一种和解的开始。“没和解也不会去写。我觉得有些东西,可能是永远无法和解的。我本身也不奢求去和解。甚至不和解,保留在我的心里,对一个作家来说是一种好事。如果你真的彻底地和解,很甜蜜,我可能也就不想去写它。那种若即若离,既和解又紧张,既亲密又恐惧的状态,可能是一个作家特别需要的,也是特别能够点燃写作冲动的。”

评论 0

  •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