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历史·第七季】走近麦家①:“在黑暗中写作的人”

封面区块链 该文章已上链 >

封面新闻 2020-09-16 16:53 65708

编者按:

2020年8月,【口述历史】迎来第七季。巴蜀同盆地,川渝一家人。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为热词,川渝合作迎来新的历史时期,【口述历史】第七季,也将视野扩大到整个川渝地区。我们将带领读者走近川渝两地学者、智者,探访他们藏在书斋深处的故事,聆听于无声处听惊雷的智慧之声。继第七季走近国内顶级符号学家、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符号学与传播学研究中心主任赵毅衡教授后,我们走近著名作家麦家。麦家虽已回到故乡生活,但他与四川有着深厚的缘分。他在四川工作、生活15年,多部重要的文学作品,是在四川完成,他更是称成都是他的第二故乡。


封面新闻记者 张杰

麦家的小说,很有自己的腔调。文词绵密,斑驳缠绕中,带人进入故事的深井之中,窥见灵魂的幽暗与丰盛。他似乎找到了一种有效的方法,让小说写得好看,又抵达了文学的高度。不论是特情题材的《暗算》《解密》等谍战作品,还是他近几年转型写故乡拿出的新作《人生海海》,都是如此。

2019年5月,在北京大学举行的“纯文学与精彩故事——从麦家《人生海海》说起”座谈会上,小说家苏童这样向现场大学生介绍,“麦家其实是个’怪叔叔’,在他身上有好多例外。在文学圈中,他是一个非常独特的、不在潮流之中的人,他不属于任何文学流派、团体,而是以个人的面孔出现,影响文坛和读者……他心里永远有一个声音:你们所想的那个不是我。而他是谁?只有他知道。”

麦家

近距离观察麦家,与他交流,会感受到身上有一种比较明显的脆弱感、紧张感。这也跟他的小说主题,也是相互呼应的。不难发现,他所有小说的主题,都是孤独。不管是《暗算》里的“听风者”,还是《人生海海》里归乡的流浪者“上校”,无一例外。

北大中文系教授陈晓明曾评价麦家是“在黑暗中写作的人,总是触及人生幽暗的地方”,“麦家总是把自己逼到悬崖上、黑暗的地方,写作才落下来。”

对外界这些感受、评价,麦家自己坦然承认,“孤独是我生命的底色,恐惧也是我生命的底色。我的写作,不管是虚构,还是非虚构,都会写出生命的这种孤独感、恐惧感。对我来说,孤独和恐惧,是生命隐藏的最深的,也是仓库里储藏最丰富的。很多东西是辩证的。这种东西对于生活,或许是负面的,折磨人的,但是对于艺术创作来说,并不是坏事。当你把自己人性中脆弱、幽暗了解透彻,往往也更能了解他人。都是相通的。”

幽暗童年

孤独、幽暗的书写风格,与麦家的童年经历有关。儿时他就品尝过孤独的味道、恐惧的味道、痛苦的味道。1964年,麦家出生于浙江省富阳市大源镇蒋家门口村,父母都是普通的农民。儿时的家庭,因为家庭成员在所处时代的政治地位低下,使得麦家从小就被别人歧视。备受欺辱的童年,孤独过早地压迫了他,把他变成了一个奇怪的孩子,不爱跟人说话。他将内心的恐惧都写成了日记,这也为他后来的写作生涯奠定了基调。“我的内心跟我童年经历有关系,我本身是一个悲观主义者。因为我的童年整个家庭都受到了非常大的打击。“

麦家在自卑和恐惧中度过自己惶惑的童年。他变得越来越沉默,他的母亲形容他是“洞里猫”,整天自己窝在角落里,不出门也不说话,即使出门,也是挨着墙根走路。童年的苦难和孤独,让麦家的性格越来越内向,写日记成了他抒发情感的唯一方式,也是他唯一与人交流的通道。小时候的麦家经常会做一个梦,他会梦到有一只五颜六色的大鸟把他叼走,这个梦他连续做了五六年。他梦想着能有一个英雄把他带走。

1981年,麦家参加高考,被解放军工程技术学院无线电系录取。他终于有机会离开他做梦都想逃离的小山村。

麦家(前排左2)军校时期照片

麦家上的大学是一所培养军事情报人员的院校。毕业后被分配在某特殊机构从事无线电信号分析和接收工作。特殊工作单位的孤岛性质,让天性敏感孤独的麦家,渴望精神上的滋润。文学提供了这种滋润。在空闲时间,他开始读大量的诗,泰戈尔、惠特曼,抒情诗人。

多年后,2020年8月,在与来自河北的几十名青年作家在杭州座谈时,麦家再次梳理式回忆这段经历,“当时生命中有一种本能的需要。我需要文学的美感来滋润我、抚慰我。”周围的人看到麦家每天读诗,背诗,有的赞赏,“有的也觉得我很滑稽。但不管怎样,我很感激那段时光。诗歌平息了年少轻狂的我无法散发的激情。”

读多了就想写。麦家开始写诗。写了就想得到认可。他寄出去很多投稿信,杳无音讯。退稿信都没有。真正的颗粒无收。受到打击的麦家,索性就单纯地把文学当成亲人陪伴。不再刻意写诗投稿。很多世事就是这样: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有一天,看到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这是一部青春小说,靠情绪支撑,没有很完整的情节。接近日记体。麦家自己也写了多年日记,写很多青春困惑,诉说苦闷、愤怒。这种联想,让麦家开悟:小说原来可以这么写,那我也可以写啊。从《麦田里的守望者》中摸到的一种腔调,推动麦家开写自己的第一篇小说。并且这第一篇小说确实也写成,并且很快在一家知名文学刊物得到发表。这让麦家意识到:自己可能与诗歌无缘,小说则很可能是方向。

麦家

从此,由诗歌出发的麦家,从抒情走向叙事,开始了他的小说之路。当然,当初对诗的热情,也没有白费。在麦家的小说中,诗的气息,明显流到了小说当中。这或许正是,麦家的小说既有故事的流畅,又不缺乏文学的光芒的秘诀所在。

“解密”的核心

从诗的抒情走向小说的叙事,麦家找到了自己写作的方向。但他没有想到,走在正确的方向,想要收获文学的硕果,也需要那么曲折的路要走。有那么多的艰苦摸索和煎熬等待。

1989年,麦家进入解放军艺术学院,进行系统文学学习。在军艺里读两年书,听了很多文学讲座。在军艺,教学参谋会邀请名家来给学生开讲座。大大开了麦家的眼界。但是,他自己却一直没写出什么东西,“就算开写,也都完成不了。我好像突然不知道怎么写小说了。” 麦家又一次陷入苦闷和自我怀疑之中。

很快,毕业季来了。同学们都出校门找工作,联系单位。走廊里吵吵闹闹。麦家没有出去,他坐下来,心里酝酿着,要写个大东西。两年在军艺的积累,功力涨得足够,终于能写了。他也理解了自己为啥陷入了两年写不出来东西的迷茫期,“因为吸收的速度超过了输出的速度。其实是在涨功力。”

写啊写啊,就这么闷头写着。他想起自己曾经一起工作的那群人。“无论何时何地保守秘密比你生命更重要”——这是一群在刀尖上跳舞的人。他们的情感,他们的命运,深深地烙在麦家的记忆之中。他们的故事被真真假假、虚虚实实地幻化成麦家笔下的传奇。写了三个月,马上结尾。

军艺宿舍走廊的同学们都走完了,暑假开始了,宿舍断水断电。麦家找老乡帮忙,找到一个床铺借宿,高低床的上铺,在小板凳上趴着,继续写。“我当时整个生活在我这篇小说里,心无旁骛。铆足了劲儿要一口气完成。”终于写完了,5万字,这就是最初版本的《解密》,也是后来二十多万的《解密》的“核心”。

带着充分的信心,麦家去找此前发他第一篇小说的编辑。大夏天骑车到很远把稿子送到人家手里。回去在借来的宿舍里,眼巴巴地等着好消息。然而稿子被拒绝了。一盆冷水浇下来,接下来是更多的冷水,《解密》也在退稿中被不停扩张到近百万字。他把全国的省级文学稿件几乎投遍了,有17家。退稿信收到不少,就是发表不出来。

直到有一天,他遇到四川作家邓贤。邓贤建议他去投《当代》。“我认识一个编辑朋友。非常靠谱。肯定会认真看的。”终于,这位靠谱的编辑,看了之后发了头条。《当代》是国家级文学大刊,发表后影响非常好。从1991年到2002年,11年17次退稿挫败,历经20多次的修改,换来了更好的结果。麦家会想当时,“如果当初那17家省级刊物某一个发表了,可能不会有《当代》发表的影响力。”11年的等待,11年的煎熬,也是11年的陪伴。“这本小说一直没有离开我。一直陪着我。有感觉了,就又去改。不停改。像一个孩子,一直在养着。”

2002年,被几十次修改最后定稿的20多万字的《解密》被《当代》发表之后,也掀开了麦家写作上持续十年的狂飙期,相继创作了《暗算》《风声》《风语》等一系列广受好评的小说,期间还有一些剧本创作,也让奖项接踵而来,其中就包括茅盾文学奖。名气也越来越大。麦家被称为“中国谍战题材文学之父”。

麦家感慨自己“退稿期、潜伏期特别长。”但同时也心存感激,“命运的转机往往在一瞬间就可以发生。”他希望自己的经历,能鼓励到年轻的写作者,“拿出自信来。谁也不知道哪一天自己就写出很好的作品。像我,在漫长的退稿期、潜伏期里,没有妄自菲薄。我一直相信自己会写出来。就是这种精神,支撑我在孤独中坚持下来。在长达十多年写作《解密》的过程中,变得非常坚强,有毅力。这个本来可以说是我的不幸,但它最终变成我的精神财富,这就是人生。我相信好的东西要学会等待。”

麦家小档案】

1964年生于浙江富阳。1981年考入军校,毕业于解放军工程技术学院无线电系和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1986年写作,至今已出版有《解密》《暗算》《风声》《人生海海》等六部长篇小说。《暗算》获第七届茅盾文学奖。作品被译成30多种语言。2014年《解密》被英国《经济学人》杂志评为“全球年度十佳小说”;2015年获美国CALA最佳图书奖;2017年被英国《每日电讯报》列入“全球史上最佳20部间谍小说”。

【口述历史·第七季】走近麦家②:“潜伏”8年写一部书,与父亲和故乡和解

评论 1

  • 北海之滨 2020-09-17

    好状态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