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棚”的客 流连不去的熊猫“珍珍” | 70年70人·生态⑨

封面新闻 2019-08-07 22:58 37824

封面新闻记者 杨雪 柴枫桔 吴枫

守在“五一棚”的胡锦矗,很快迎来了第一批“客人”。1984年,大熊猫“龙龙”和“珍珍”成为首批在“五一棚”观察站被捕获的野生大熊猫。

虽然已是30多年前的故事,但大熊猫“珍珍”对胡锦矗来说,仍是一个特殊的存在。“遇到珍珍的时候,它就已经有十三四岁了。”根据泛黄的犬齿等线索,胡锦矗等研究人员判断出珍珍大概的年龄,“野外大熊猫的平均寿命,也就15岁左右。它当时已经算是暮年了。”

这只暮年大熊猫在当年3月被捕获、观察,最终戴上项圈的期间,享受了相当好的伙食待遇。“羊肉、羊骨头都在喂,它就搞成习惯了。”在放归野外后,珍珍胆子越来越大,对“五一棚”越来越眷恋,时常跑来蹭吃蹭喝,“几乎每天晚上都来吃竹笋,有时候我们也喂肉喂糖稀饭。”

这样的现象引起了争议,在激烈的讨论后,“珍珍”被送往英雄沟。雌性大熊猫的活动范围大约是直径5公里,而英雄沟和“五一棚”相隔7公里。

距离未能阻挡“珍珍”回到“五一棚”的步伐。胡锦矗根据项圈定位观察它的轨迹,发现它走来走去,最后竟然又回来了。“这次更不像话了,天天都来要吃的。”随后,这只大熊猫又被送往更远的核桃坪去,这次两地之间的距离超过10公里。

无线电监测表示,“珍珍”一直朝“五一棚”方向移动,足足走了39天。“年老体衰,又两次长途跋涉,他最后死在了’五一棚’附近。”说到这里,老人沉默了一会儿,夏日蝉鸣中,微不可闻地叹了口气。

更多阅读:

“熊猫教父”胡锦矗:寻猫半世 “保护熊猫,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 70年70人·生态⑨

评论 0

  •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