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9:1到1:9 从农民到股东 华溪村人在家门口把钱挣了 | 70年70人•脱贫⑨

封面新闻 2019-07-10 23:48 38790

封面新闻记者 丁伟 陈远扬 摄影摄像报道

脱贫样本

在谭登周的脱贫账本中,2019年老两口的收入将达到18895元,其中包括土地入股分红2476元、“1+4”资产收益扶贫分红960元。老实巴交的农民,为何摇身变成了股东?原本贫瘠的土地,收益为何如此丰厚?

这与近年来华溪村深度调整产业结构、深度推进农村集体制度改革密切相关。“我们的粮经比从9:1,已经调整成了1:9,村民们都当上了村集体企业的股东。”6月24日,石柱县农业特色产业中心干部、华溪村驻村第一副书记罗风华一语道破,“这极大带动了村民增收,全村将在今年整体脱贫。”

土地入股,谭登周从农民变成了股东

结构调整 村里办起“中字号”企业

谭登周也觉得不可想象,自己和老伴怎么就从农民变成了股东? 这要从华溪村是重庆市农村“三变”改革试点村之一说起。“三变”是指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改革,可以实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

2017年9月,华溪村收到一企业的10万元扶贫捐款。“能不能将钱用于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这个想法得到了县里支持,还引来了一笔90万元帮扶基金。用这100万元,华溪村以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和部分村民出资共同入股的模式,成立了石柱县中益旅游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村民们戏称这是村里第一个“中字号”企业。

公司成立后,对华溪村土地资源进行了股份化改革,按照“人口股”量化确权到户到人,村民以承包的土地资源入股,公司每年对村民进行土地入股分红和效益分红。以谭登周家为例,今年的土地入股分红是2476元,效益分红约200元。作为贫困户,还有“1+4”资产收益扶贫分红960元。

整合土地资源后,是调整产业结构。“过去,老百姓为了糊口,基本是种‘三大坨’,玉米、土豆、红薯。”罗风华说,公司成立后,开始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经济价值高的脆红李、脆桃等水果,黄精、木瓜等药材。短短两年时间,就将全村的粮经比从9:1调整成了1:9。

谭登周的土屋,“五改”后成了清新小楼

村里打工还有分红 户均增收3000元

55岁的村民何绍余,比谭登周的体会更深。因为除了从农民变成股东,领取土地入分红外,她还和其他村民一起到公司务工。“都是平常会的农活,能挣约100元。”何绍余觉得划算,所以一有活就会去,几乎每个月都能挣2000多元,“同时也能照顾到家里”。

就近务工之余,何绍余还“返包”了8亩黄精木瓜。“返包”,即为了调动村民积极性,村里开展的代种代管合作。以黄精木瓜基地为例,公司将基地打造好后,交给有能力的村民代为管护,投产前的3年管护周期里,给村民每亩2000元的管护费,3年后投产的收益按二八分成,20%归村民、80%归公司。

基地就在何绍余家的旁边,前两年还种满玉米的地里,如今成片套种着黄精、木瓜。基地旁的公告牌显示,华溪村黄精种植面积已达200亩,涉及农户150户480人,其中贫困户48户159人,预计到2021年可实现产值500万元,带动85户贫困户,户均增收2459元。

蜜蜂、黄精、木瓜、脆红李……信步华溪村,满眼是生机勃勃的景象。2018年,华溪村集体经济实现经营收入超过130万元,带动村民户均增收3000元以上。而随着这些作物的拔节生长、陆续投产,预计到2020年,村集体经济将实现营收600万元,带动村民户均增收5000元以上。

山腰漫山遍野的蜂箱

样本速写

昔日荒山坡 如今“聚宝盆”

华溪村距离石柱县城约40公里,是中益乡场镇的所在地,典型的两山夹一沟地形,少数民族人口占比达80%。过去长期起来,因为交通不便、人多地少、土地贫瘠,全村542户1466人中,贫困户就有85户302人。

谭登周的家在场镇北面约3公里的金溪组,如今有一条平整蜿蜒的柏油路相连。道路两旁,是统一刷成姜黄色的土家小楼,在苍翠的青山间显得格外亮眼。“姜黄色是蜂蜜的颜色,我们这里养蜂历史悠久,产的蜂蜜很有名气。”顺着华溪村驻村第一副书记罗风华的手指,果然看见道路两旁的山坡上,散布着一片片各色的蜂箱,路旁还有蜂蜜生产加工企业,墙上写着标语“先尝黄连苦,后享蜂蜜甜”。

51岁的马世富,正在山间的“嗡嗡”声中忙碌。4年前,在外打工的他回到村里开始养蜂,一个人从3群开始起步,养到现在有50多群。“去年才30多群,就挣了五六万块钱。”马世富板着指头算,今年产量将超过700斤,每斤最少150元,一年下来能有10万元。

接下来,马世富还有继续扩大规模的打算。“因为过两年,山上到处都是蜜源。”罗风华以柏油路为界说道,高侧的山间满是今年春天种下的吴茱萸,低侧的田坝上是成片的黄精套种木瓜,吴茱萸和木瓜都是很好的蜜源,“可以说,整条山沟会变成一个聚宝盆,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

生机勃勃的华溪村

脱贫数字

医保账

整个石柱县中益乡,贫困人口实现了100%医保参保,2018年的就医综合报销比例达到了91.64%。

收入账

2019年下来,除了护林员这笔工资,谭登周老两口还有低保收入、土地入股分红、森林直补、种粮直补等14395元,加起来年家庭总收入能达到18895元,远超人均3500元的重庆市扶贫标准线。

产业账

2018年,华溪村集体经济实现经营收入超过130万元,带动村民户均增收3000元以上。预计到2020年,村集体经济将实现营收600万元,带动村民户均增收5000元以上。

相关阅读:

重庆石柱县华溪村重病汉谭登周:16万医药费没掏钱,今年脱贫没问题 | 70年70人•脱贫⑨

评论 2

  • 嘿嘿呼啦啦 2019-07-11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关键,这点在农村脱贫中同样适用。

  • 我就是你 2019-07-10

    点赞👍👍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