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陈静瑜:肺罕见病治疗纳医保,让他们更有保障|70年70人·民生⑩

封面新闻 2019-06-27 23:28 35904

封面新闻记者 韩雨霁 柴枫桔 摄影 柴枫桔

中国肺移植技术发展几十年,目前国内技术处在一个怎样的水平,面临什么问题?中国“肺移植第一人”、无锡市人民医院副院长陈静瑜坦言,经过几十年的努力,目前国内肺移植技术已经渐渐与国际接轨,但供体短缺以及术后慢性排异反应等全球性问题,依旧是瓶颈所在。

封面新闻:肺移植技术目前瓶颈何在?

陈静瑜:就国际而言,供体短缺、慢性排异反应无法解决都是攻关难点。假如有足够供体的话,我们移植的手术量可能还会提高。这个供体指的是能达到标准的优质供体。

2018年,全国有6302个心脑死亡的爱心捐献,而我们的供肺仅利用了5%,相比较国外25%的供肺利用率,我国要加强供肺的维护,以提高利用率。

截至目前,全世界都在攻克慢性排异的难题,现在还没有根本的解决方案。所有的器官移植都存在这个慢排,这是我们人类需要攻克的一个难题。

封面新闻:国内肺移植是否还有自身努力的方向?

陈静瑜:还是要尽快扩大肺移植医院。这里所说的肺移植医院,指的是既有资质、又能正常进行肺移植手术的医院。就现在的技术交流进展而言,是完全可以尽快实现的。单从数据来看,此前,由我们团队参与的肺移植手术占全国所有肺移植手术的7成左右。但2018年,这个比例已减到6成,依赖性降低了,可以说,是个很好的趋势。

封面新闻:作为全国人大代表一直在为肺移植患者发声,你有什么建议和看法?

陈静瑜:这两年我确实也在这方面做工作。针对一些肺动脉高压、淋巴管平滑肌瘤病等罕见病人,我也希望能尽自己的努力,推动将这类病人必须服用的药物纳入医保。

很多人不知道,这类病人一个月服药就花费很高,可能经济上承受难度大。现在,肺癌病人吃靶向药物是进入医保的,而这一类病人,也就是罕见病人,实际上也面临着痛苦,他们治疗的药物更应该进入医保。所以我把这一类的建议也提了,也得到了国家的响应。

肺移植大事记/

1963年,人类有了第一台肺移植手术,但该病人短期内去世。

1978年,北京结核病研究所辛育龄教授为一位肺结核病人进行肺移植治疗,病人同样在短期内去世。

1983年,加拿大多伦多医院,一位终末期肺纤维化患者接受了右肺移植,该病人长期存活了7年多,成为全球范围内真正意义上第一例成功的肺移植。

1995年,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安贞医院为一终末期结节病肺纤维化患者进行左单肺移植,病人长期存活,标志着真正意义上中国肺移植成功。

2002年9月,无锡市人民医院开展了中国第一例肺移植治疗肺气肿手术,该病人长期存活8年,后因年事过高,脑溢血去世。自此,中国肺移植在新技术的“加持”下重新开展起来,并发展至今。

相关阅读:

中国“肺移植第一人”陈静瑜:专注着一个器官的拯救 | 70年70人·民生⑩

评论 1

  • 我就是你 2019-06-27

    点赞👍👍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