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封的乡档(90)|买地者:家族组织买地,承担家族产业发展和福利运转功能

封面新闻 2019-03-11 10:48 142324

封面新闻记者 黄勇

尘封的乡档(89)|买地者:义和团总领公开买地,他们是真正的义和团组织吗?

古时候,皇帝每个季节都要搞宗庙祭祀:“春祭曰示勺,夏祭曰示帝,秋祭曰尝,冬祭曰蒸。”

此后,蒸尝逐渐超出冬秋的范畴,成为宗庙祭祀的代称。蒸尝被客家人承袭后,以蒸尝会的形式流行于民间。如今,客家人的蒸尝会大多在冬至或清明时举行,主要在清明时举行,并与清明会融为一体。

所谓蒸尝会,即以祭祀为核心纽带内容的客家人的家族组织和民间活动。蒸尝会在办组织、缮宗祠、编谱牒、搞活动的同时,还要承担产业发展和福利运转的功能。所以,购置蒸尝产业,成为较有实力的大家族的一项日常事务。

道光23年(1843)正月二十四日,雷杨氏一家卖地的契约。成都市龙泉驿区档案局(馆)供图

家族蒸尝会购置产业的4件契约

道光14年(1834)八月初十日,刘冯氏与刘音咸、刘音商、刘音䪦、刘音同、刘音江5个儿子在契约中写道:

“情因家中少钱使用,母子商议,愿将先年祖人存留尝田五十二亩,系四大房公共;(刘冯)氏与胞兄(刘)元瑞共一股管业,该田十三亩正,所有房屋山岭、竹木熟土、堰水河水,亦系四股均分;(刘冯)氏与夫胞兄(刘)元瑞均分,应该有田六亩五分正。坐落华阳三甲二百三十支,小地名牛王庙。”

刘冯氏一家商议后,决定把凡属其份内该分的公共产业部分,以及“先年添修房屋并自另修房屋一院”,全部出售。最后,这份产业,转卖给了刘氏家族蒸尝会的族人刘高澍,总价为181两银子。

道光23年(1843)正月二十四日,雷杨氏与3个儿子雷一文、雷一兴、雷一成,以及3个侄子雷声文、雷声煃、雷声肃,“情因各负外债,无银偿还,是以母子、弟兄、叔侄商议”,把先祖传下来的97亩多田业,“河边沟坎基地约计二十亩零”,以及坐房二院,“瓦上房二向”共10间,“瓦厢房二向”共12间,粪房、牛栏、猪圈共14间,接簷3间,水井两口,粪池8个河边草房两处共6间,以及其附着物,全部卖给谢六樨堂,总价为3290两银子。

1930年十一月初十日,张洁生在契约中写道:

“情因移窄就宽,愿将分受(张)启澜公所遗产业,坐落华邑东门外锦水湾侧,计水田二十二亩余。草房堰塘水份,林园竹木,粪池粪房,猪圈牛圈,碾子石滚,均以四分之一计算公用,所有附带一切成功之物,概行出售,毫无除留。”

经中人张明三等人说合,张洁生把这份产业卖给张义兴堂,总价为1320元大洋。

1932年,薛联升“情因移窄就宽,需银凑数”,把1930年与张子芳合伙以懋德堂名义购置的产业分出来,旱地有5亩多,草房屋半院,卖给张义兴堂,总价为194元大洋。

以上4件土地契约,都是把产业卖给某个家族的蒸尝会组织。

买雷杨氏家产的是“谢六樨堂”。成都市龙泉驿区档案局(馆)供图

转让公产股份,没有违反族规

在第一件土地契约中,刘冯氏一家是把产业卖给刘氏家族蒸尝会的,这似乎与我们在“尘封的乡档(51)”中说的矛盾。

乾隆21年(1756)公布的《大清律例·户律·田宅门》中规定:家族子孙禁止盗卖祖遗祀产,如果数量达到50亩的,就要治罪。

各地家族按照这条法律,纷纷以家规、族训的方式,严禁变卖族产,禁止购买本宗族人私产作为族产。

但我们注意到,刘冯氏的产业比较特殊,是蒸尝会公产中属于自家的那一部分,买主也是蒸尝会的成员之一,相当于是转让公产的股份,这是没有违反族规的。

第二件契约中,雷杨氏一家把产业卖给谢六樨堂,这是谢氏家族在购置产业。这份交易价值3290两银子,显示出谢氏家族的经济实力比较雄厚。

第三、第四件契约中,义兴堂是张氏家族的堂号,看得出来,这个家族组织也运行得不错。

【下期看点】

尘封的乡档(91)|买地者:书院购置公产,保证教学生活正常进行和发展壮大

特别鸣谢:

成都市龙泉驿区档案局(馆)。

评论 18

  • 仰望盘古大神的肚脐眼儿 2019-03-12

    [爱心]

  • 仰望盘古大神的肚脐眼儿 2019-03-12

    讲究好多

  • 仰望盘古大神的肚脐眼儿 2019-03-12

    [得意]

查看更多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