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封的乡档(70)|典型契约:租佃120亩地,押金2370两白银,每年租金达2245两

封面新闻 2018-12-24 15:31 34027

封面新闻记者 黄勇

尘封的乡档(69)|典型契约:两家人商议同意互换土地,无关买卖也无关租佃

成都市龙泉驿区档案局(馆)留存下来的契约文书中,还有近40件租佃契约。

租佃,是指出租方将土地给承租方耕种,承租方向出租方交纳地租。租佃契约,是对租佃关系的一种法律上的确认,虽然不会加盖官府红印,但有见证人签字,同样具有法律效力。

在这些租佃契约中,有一份最为典型也是租佃金额最大的契约。

同治2年(1863)八月初八日,夏德仁在中证人的引荐下,租佃了谢竹屏的一段面积为93.7亩的水田,一段旱土(面积没说),同时还有一向正瓦房,连磨角5间,左右瓦厢房二向共10间,瓦龙门一座,脚门一座,粪池、水井俱全。

双方约定,水田每亩交租“一石九斗”,旱土每年为“一石六斗”。如果不用粮食交租,改换成银子的话,就按8石粮食价值100两银子计算。

为防止承租方今后发生变故如逃租等,按例要给出租方交押租金(为保证出租方利益,押金通常为一年租金),这宗产业的押租金为2370两银子,“以苏坡桥米市平交兑。”

夏德仁租佃谢竹屏产业的契约,画框处为水田面积。成都市龙泉驿区档案局(馆)供图

这份租佃契约签下后,夏德仁不管收成如何,每年要给谢竹屏交租179.63石粮食。如果交银子的话,就是2245.375两,比押租金少不了多少。

所以,押租金的多少,是与租子多少扣得比较紧密的。正如现在租房,也要交与房租金额相当的押金一样。

但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夏德仁把押租金交给谢竹屏后,是没说明有利息的(有利押租和无利押租由主客协商,通常无利押租数额要交得少些),这会给谢竹屏带来不少好处。

假如夏德仁租佃这份产业10年,10年中物价上涨两倍,意味着押租金的2370两银子购买力就下降了一半。

10年到期后,夏德仁不租了,谢竹屏仍退还他的押租金2370两银子,夏德仁就相当于损失了一半的银子。

夏德仁刚租下谢竹屏这份产业一年,谢竹屏就把这份产业(120亩地)以4500两的价格卖给了苏国宽。

夏德仁的主家,从谢竹屏换成了苏国宽,租佃关系继续有效,2370两押租金自然转到了苏国宽手里。

从某种角度上来说,苏国宽相当于暂时性地以2130两银子买下了这份产业。

对这2370两押租金,苏国宽可以拿去放贷,也可以继续扩张买地,都能给自己带来不少经济利益。

从苏氏家族的发展壮大来看,苏家人基本上是采用了继续扩张买地的办法,不断买地,不断租佃出去收取押租金,又不断买地,如此循环往复壮大产业,最终成为富甲一方的望族。

【下期看点】

尘封的乡档(71)|卖地原因:为什么农民要卖掉被视为命根子的田产?

特别鸣谢:

成都市龙泉驿区档案局(馆)。

评论 0

  •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