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封的乡档(37)|地契中的诚信精神:画押“十”字,谁画的都要认账

封面新闻 2018-09-21 18:25 30973

封面新闻记者 黄勇

尘封的乡档(36)|地契中的法制精神:地契从6个角度展示了法律效力

尽管地契在法律层面具有效力,但在以宗法社会为主的民间,法制观念仍非常淡薄。人们遵守的,还是当时的乡规民约和地方习惯。换句话说,就是诚信精神。

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导、客家历史与文化研究所所长、中国世界近代史学会名誉会长郭华榕,在对成都市龙泉驿区档案局(馆)的地契进行研究后认为,龙泉驿的乡民,广而言之中国的普通百姓,保持着正常的诚信的心态。

在农业文明中,城乡的环境与生活相对简朴和局限(指地域、交通、人际往来等),人的诚信品质的保持与其在社会关系中的价值显得更加突出。

在官府那里完税并盖官府大印的地契叫红契,没有经官府盖章认可的称为白契。但不管是红契还是白契,在民间都得到了认可。

在龙泉驿区档案局(馆)保存的部分地契中,无论是红契还是白契,都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有的名字下面有一个“十”字。

其实,这不是字,是众人见证下画押的专用符号。

画押,旧时在公文、契约或供状上画花押或写“押”字、“十”字,表示认可。

土地契约中的画押。

说起画押,鲁迅在《阿Q正传》中,写到阿Q在被枪毙前画押的情景,应该是让人印象深刻的:

一个长衫人物拿了一张纸,并一支笔送到阿Q的面前,要将笔塞在他手里。阿Q这时很吃惊,几乎“魂飞魄散”了:因为他的手和笔相关,这回是初次。他正不知怎样拿,那人却又指着一处地方教他画花押。

“我……我……不认得字。”阿Q一把抓住了笔,惶恐而且惭愧地说。

“那么,便宜你,画一个圆圈!”

阿Q要画圆圈了,那手捏着笔却只是抖。于是那人替他将纸铺在地上,阿Q伏下去,使尽了力画圆圈。他生怕被人笑话,立志要画得圆,但这可恶的笔不但很沉重,并且不听话,刚刚一抖一抖的几乎要合缝,却又向外一耸,画成瓜子模样了。

大家知道,旧时民间文化普及率低,老百姓普遍不识字,有的甚至连名字都不会写。虽说不识字不影响生活,但到了需要写字的场合,还是让人很为难。

所以,为照顾这样的情况,就发明了用符号来表示画押签字的做法。在契约中,普遍实行的是画“十”字,也有识字的在名字下面写上“押”字。

在地契中,即使是画“十”字,其形态也是各异:有的中规中矩像“十”字,有的歪歪斜斜像“丆”,有的那一竖拉得老长。

在现在人看来,这一个个“十”字,虽然形态各异,但都只是一个符号,如果掩盖上面的名字,很难区别出哪个“十”字是谁画的。

按照现在的思维,如果说这些“十”字都是一个人画出来的,估计也没谁表示反对。若以这样的逻辑来说事,问题就复杂了。

比如说,某人买地后不久,土地价格暴跌,此人反悔,想把地退回去。恰好当初立的地契又是一张白契,他去官府打官司,说那上面的“十”字不是他画押的,那么,这张地契所显示的交易,就可能无效。

如果此人打官司胜诉,其案例效应将会迅速扩大,由此会引发大规模的毁约事件。

但事实上并没有出现这样的事情。地契上一个个不易辨认出自谁手的“十”字,铁证如山一般,在所有当事人的心里打上一个永久的印记,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认账。

这,就是诚信精神。

【下期看点】

尘封的乡档(38)|地契中的诚信精神:详细罗列产业情况体现诚信精神

特别鸣谢:

成都市龙泉驿区档案局(馆)。

评论 1

  • fm515960 2018-09-24

    木有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