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制饭馆注明预制菜”,可行吗?丨封面评论

封面区块链 该文章已上链 >

封面新闻 2025-09-11 17:35 120145

蒋璟璟

最近罗永浩在社交媒体上吐槽西贝“几乎全都是预制菜,还那么贵”,“希望国家尽早推动立法,强制饭馆注明是否用了预制菜”,一时间又把预制菜推上了舆论场的风口浪尖。对于罗永浩的吐槽,西贝方面回应称,店内的招牌菜,牛大骨是每天早上现煮的,莜面也是店内工作人员现场手搓的,“不存在预制”。另外,“店内的炒菜每天都是新鲜的蔬菜到店,现场炒制”。(澎湃新闻)

罗永浩精准开炮西贝,斥之“几乎全都是预制菜”。这一指控,不可谓不严重,几乎构成了对西贝门店餐食的整体性否定。考虑到罗氏网上动员舆论的强大量能,西贝明显感受到了巨大压力,客服的一番回应,一口咬定“不存在预制”。事已至此,双方各执一词,事实尚未分明,而社交媒体上的一众网友,却似乎早有心断。的确,自从预制菜风评败坏以来,市面上的头部连锁餐饮企业,就被各方默认为是“预制重灾区”,这种印象一旦形成了,便不会轻易扭转。

“几乎全都是”“那么贵”“太恶心了”,一波连珠炮式的口诛笔伐,这是非常典型的罗永浩式语言,一概而论、不留余地,爱憎分明、战斗感十足。很多时候,人们激赏于这种义愤的姿态,却往往忽略了其内容发声是否精准。大众对于餐馆内预制菜的排斥与厌弃由来已久,这种不满,几乎到了“一点就着”的地步,所以但凡有人振臂一呼,必然是应者云集。罗永浩此番发难,又一次精准踩中了大众情绪,甚至可以说,在网络场域内实现了此类情绪的聚合与放大。

罗永浩吐槽西贝“几乎全都是预制菜”,其实隐含着几个前提:其一,罗永浩吃得出哪些是预制菜。其二,他觉得预制菜不好吃。只有符合这两个前提,他的这番吐槽才是成立的……而事实究竟如何呢?预制菜与现炒菜的区分,真有那么大吗?我们对于餐馆预制菜的厌恶,到底是因为菜品自身确实难吃,还是由于觉得自己被欺骗、被怠慢、被耍手段而懊恼?有段时间,餐馆用预制菜暗度陈仓,而时至今日,消费者对预制菜的多疑与抵制渐成气候,后知后觉而来势汹汹。

相较于情绪饱满的控诉,罗氏所提出的解决方案,则颇有虎头蛇尾的潦草感。“强制饭馆注明是否用了预制菜”,这番建议很有爽感、也很能迎合网民情绪,可是,其显然缺乏明确法理依据,其内核指向了行政权力的局部扩张,这同样是需要三思的。此前公布的《关于加强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 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曾提出“大力推广餐饮环节使用预制菜明示,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而从其落地状况看,越来越多的餐厅主动承诺“现炒”“非预制”,并将之作为卖点招揽顾客……

相信消费者的品味和决心,相信市场优胜劣汰的筛选机制,这是反击预制菜在餐饮门店无序扩张的关键逻辑。

评论 4

  • 远方。 2025-09-12 发表于四川

    严查

  • fmf6528c 2025-09-12 发表于内网IP

    知道了!

  • fm1234567 2025-09-12 发表于四川

    可以有的

查看更多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