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机遇难被造谣“拒退彩礼遭灭门” 视频播放超千万次,警方:已接家属报警

封面区块链 该文章已上链 >

封面新闻 2025-09-17 18:32 59721

封面新闻记者 石伟

近日,社交平台广泛流传一则谣言,称“河北威县某居民因拒绝退还18万彩礼一家五口被灭门”。大量营销号、素人账号以及部分法律咨询账号,不断以“18万彩礼灭门案”为关键词发布内容。其中一个带货账号,9月16日、17日连续发布60条胡乱拼凑的造谣视频涨粉2.6万,视频累计播放超过千万。

大量网友留言对视频中痛哭的家属谩骂、嘲讽。封面新闻记者核实发现,这些家属痛哭的画面,实际是5月份某卡车司机出车途中身亡,被卡友护送回家时,家属在威县高速路口哭着迎接。

目前,当地网信部门、公安部门以及社交平台,正在对相关账号进行查处。

相关账号造谣信息(网络截图)

司机遇难视频被造谣成“拒退彩礼遭灭门”

家属被谩骂嘲讽

记者注意到,相关谣言最近半个月开始广泛传播。

视频的主要内容,是河北威县高速路口处,一群痛哭流涕的家属被人搀扶着,其中两名孩子穿着孝服,一名老太太哭倒在地。周围数十名围观者拍摄视频、帮助维持交通,也有人在现场摆放鞭炮、燃放鞭炮。

相关的文案中,有些账号直接声称“威县18万彩礼不退,一家五口被灭门”。有些账号则言辞稍微隐晦,配以“不退彩礼,只剩一个老太太了”之类的暗示性文字。还有大量营销号、法律咨询账号,将视频二次加工,以口播讲述“真实案例”的方式,将“凶案”讲述得让人相信,并以此发表评论,进行所谓的普法。

有账号连续发布60条谣言吸粉2.6万(网络截图)

记者注意到,这些账号众多,播放量动辄数万、数十万,有些单条点赞、评论超过10万,单账号累计播放量超过千万。其中,一个名为“我是我”的账号,9月16日、17日累计发布60条重复内容,仅对画面或文案作略微调整,累计涨粉2.6万,最高一条视频点赞超5万。

一些认证为律师事务所的法律咨询账号,以及一些专门做评论内容的账号,言之凿凿“讲述真实案例”,同样在传播此内容。

这些账号中,所谓“灭门惨案”的地点被同音传播成了魏县,视频的画面有些是威县的画面,有些则成了其他不明来源的人员聚集的画面。有些账号,则直接忽略了事件、地点,仅绘声绘色讲述“案件”过程。

记者注意到,相关谣言在多个平台传播。在这大量账号高频率内容发布推动下,一些平台自动生成了“18万彩礼灭门案”“河北威县”等搜索热词。

视频评论区辱骂信息(网络截图)

评论区,大量网友对视频中痛哭的家属谩骂、嘲讽。画面中,身穿孝服的孩子被嘲讽“用姐姐换了大钱”,痛哭老人手臂上的通风结节被调侃“数钱数肿了”。

有网友发布澄清信息被无视(网络截图)

也有网友留言称,视频画面实际是威县一卡车司机遇难被家人迎回,指责发布者造谣、引流,但未获得回应,且有新的重复内容继续发布。

遇难司机家属斥责营销号“丧良心”

威县警方已完成取证 正在进一步调查

17日下午,记者联系到护送遇难司机回家的公益人小于。小于介绍,卡友接力护送司机焦大哥回家下高速的时候,当时有很多人拍摄视频,但现场的场景、光线和人群很容易辨认,营销号传播的画面,实际都是那天的画面,被造谣、辱骂的家属,实际都是遇难司机焦大哥的家属。

焦大哥的妻子张云(化名)介绍,她前两天被网友私信提醒,在视频号、快手平台都看到过造谣信息,已经向警方报了案。“太丧良心了。我爱人是5月份出的事,现在突然被他们拿来造谣。我没敢告诉老人孩子,怕他们受不了。”

记者联系到其中一个法律咨询账号所属的律师事务所,工作人员核实后告知,确实未核实事件真实性,是网上看到相关视频、信息后,新媒体部门做了以案普法内容。“画面备注了信息未经核实,但也不是免责理由。视频已经下架,后期我们将严格审核内容再发布。”

威县县委宣传部工作人员介绍,当地从未发生过“拒退彩礼被灭门”的案件,网信部门和公安部门前两天已经关注到相关谣言,也接到家属的报警,目前已经完成了取证工作,进一步调查后将对涉事账号依法追责。

记者同步将情况反馈给相关社交平台,目前平台正在对涉事账号进行清理。

评论 1

  • 筠连蒿坝镇蒿坝村张应飞 2025-09-17 发表于四川

    进一步调查后将对涉事账号依法追责。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