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以继日与病毒赛跑 透过不同岗位揭秘疾控中心流调人员的工作日常

封面区块链 该文章已上链 >

封面新闻 2022-09-28 11:31 53826

封面新闻记者 黄晓庆

9月28日,经过20天的齐心战疫,四川内江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在这场不见硝烟的战场上,有太多无名英雄值得被称赞,流调人员就是一群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逆行的勇士。

疫情发生以来,内江市东兴区疾控中心的流调人员第一时间追溯传染源、追踪行动轨迹、排查密接者,争分夺秒与病毒“抢时间”,竭尽全力遏制疫情的进一步扩散。

室内流调员:用时间节点去耐心引导  有时还被误以为是骗子

9月8日,内江出现本轮疫情第一例本土确诊病例后,战斗打响,东兴区疾控中心所有职工集中办公,严阵以待。

26岁的潘红平虽然入职仅一年,但已积累了不少流调经验,此前还到广安邻水支援过。

每当出现有初筛阳性病例,潘红平所在的室内流调组就需要在三个时间节点,做好报告的发布,分别是病例30分钟基本报告、4小时核心信息报告和24小时流调报告。很多时候,写报告和流调工作需要同时进行。

摸排轨迹最难的是感染者记不清自己去过哪里、干过什么。潘红平常常会用时间节点去引导,比如9月10日是中秋节,她会询问对方,中秋节前有没有和家人聚会,在哪里吃的饭。如果对方是上班族,则从平时生活轨迹着手,询问有无特殊情况。

也有的感染者年龄较大,听不清电话,或者比较顽固,不接受自己被感染的事实。潘红平说:“有的群众认为我是骗子,需要打很多次电话去解释,有时还被拉入黑名单,不得不通过社区找到家人去做解释工作。”

室外流调员:挨家挨户上门询问  查看监控锁定行踪轨迹

罗运平是东兴区疾控中心结核病和艾滋病防治科的一名工作人员,还有一年就要退休的他,毅然服从单位安排,加入这场战“疫”,成为了室外流调组的一员。他们小组一共有8个人,和8个公安干警一对一协助,展开工作。

接到室内流调组的病例基本信息时,无论是白天,还是夜晚,罗运平都得第一时间乘坐警车前往阳性病例的住址,按照划定区域开展现场流调。

有一个病例居住在一栋共有7层楼的老居民楼里,罗运平穿着防护服,挨家挨户的上门询问,2小时后,衣服已经被汗水浸湿。来不及休息,他得赶紧将收集的信息反馈给室内流调组。

有时确诊病例提供的轨迹信息有误,这就需要流调人员抽丝剥茧,像福尔摩斯侦探那样逐一摸排。例如,某病例是一个服务员,确诊前曾去一家小超市购物,但是记不清叫什么名字。罗运平便将附近3家超市进行逐一排查,通过查看监控,锁定行踪,及时将密切接触人员进行隔离转运。

信息流转员:时刻紧盯电脑屏幕  及时报送疫情信息

信息流转组一共有10个人,5人一个小组,实行AB岗轮换。24小时值班,全天候收集、汇总、分析、推送、上报全区疫情信息。

工作人员杨玲为记者介绍了5个岗位的工作内容,一人负责关注传染病报告信息系统;一人负责接收确诊病例的密接和次密接信息,及时转给指挥部,交社区管控;一人负责将密接和次密接信息录入四川省应急管理平台,赋红码或者黄码,推送给市外、省外;一人负责接收其他区域推送的密接、次密接信息;一人负责每两小时报送一次数据。

在杨玲看来,每一个岗位都十分重要。“我们随时都紧绷着一根弦,一听到预警信息提示,马上就要进入系统查看。”

综合协调员:分析研判病例信息  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

东兴区疾控中心传染病防治科科长黄美是综合协调组的一员,她的工作很杂,流调组各个小组的事务都有所涉及,从病例调查派单,到解决各个小组遇到的问题,督促工作环节的落实,再到综合研判,她的大脑每天都在文字和数字之间来回切换,生怕遗落一个关键信息。

遇到棘手的病例,黄美需要召集专家团队,群策群力进行分析研判。有一位病例是外卖配送员,他的轨迹就十分复杂,一天接几十上百个单,从商铺到客户家,确诊前几天路过的地点有数百个。这时,流调组就需要研判哪些点位属于重点风险点位,哪些人员属于密接人员。经过综合分析,给出建议,推进下一步工作顺利开展。

其实,流调组仅仅是疾控中心工作的一部分,摸排确诊病例活动轨迹、锁定密切和次密接人员、隔离转运、消毒杀菌……在疫情防控的各个关键环节都有疾控人员的身影。在本轮疫情中,东兴区疾控中心副主任刘学芝就对隔离人员管控和解除提出了有效建议,为疫情研判、科学防治、精准施策、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科学依据。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感谢每一位坚守在岗位上的防疫工作人员,因为有你们,我们才更有信心打赢这场战疫。

评论 0

  •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