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怎么建?来看这份成都市“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

封面新闻 2022-05-07 08:53 37254

封面新闻记者 陈彦霏

中国共产党成都市第十四次代表大会提出,要坚定不移推进创新驱动发展,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推动新旧动能接续转换。

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怎么就建?5月6日,封面新闻记者聪成都市科技局了解到,《成都市“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正式印发,系统谋划了成都科技创新的五年发展。

据了解,《规划》全文共11章,提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突出“四个面向”战略导向,以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为目标,成都将优化空间、技术、平台三大布局,提升协同创新、成果转化、城市治理三大能力,强化创新策源、创新人才、创新生态三大支撑,加快建设全国重要的创新策源地和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型城市,服务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打造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形成服务战略大后方建设的创新策源地。

把握新机遇迈向新征程

成都将构建“1+4+N”创新空间布局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孕育新突破和新机遇,全球科技创新呈现新趋势和新特征。与此同时,全球技术加速变轨催生我国科技创新发展新变化,科技创新在我国新时期国家战略顶层设计中占据核心地位。

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全省主干城市,成都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使命重大。成都必须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强化科技创新对高质量发展全局的核心支撑作用。

如何书写新时期科技创新“答卷”?《规划》明确“十四五”目标——

到2025年,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初步建成,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功能基本形成,跻身国家创新型城市前列。

同时,展望了2035年远景目标——

到2035年,建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成为“一带一路”科技创新枢纽。

把握新机遇、迈向新征程,成都将进一步优化协同创新空间布局。《规划》提出,立足成都构建“1+4+N”创新空间布局,联动打造“成德眉资创新共同体、成渝地区科技创新和协同创新示范区、‘一带一路’创新枢纽”区域协同创新体系,强化主干带动、干支联动、成渝互动,加快实现区域空间布局整体优化、功能体系整体完善、发展能级整体提升,构建区域联动协作、优势充分发挥的协调发展新格局。

具体来说,构建“1+4+N”创新空间,“1”指“一核”,即成都科学城;“4”指“四区”,即新经济活力区、生命科学创新区、成都未来科技城、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基地;“N”包括产业链主要承载地、协同发展地、科创空间、环高校知识经济圈和德阳、眉山、资阳高新区等成都都市圈范围内的创新节点,形成“核心驱动、协同承载、全域联动”的发展格局。同时,成都将构建成德眉资创新共同体、打造成渝地区科技创新和协同创新示范区、构建“一带一路”创新枢纽,构建链接国际国内的创新高地。

“优化城市创新空间结构是提高城市创新效能的有效途径。《规划》首次提出的创新空间布局,就是要强化西部(成都)科学城创新极核引领、优化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承载、深入推进环高校知识经济圈建设,推动科技创新布局和城市空间格局协同融合。”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解释道。

打造战略科技力量

构筑科技创新中心策源承载地

《规划》进一步强化了成都打造战略科技力量,扛起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时代重任。

构筑科技创新中心策源承载地。《规划》提出,围绕重大战略领域方向,以城市新区为重点承载,成都将高水平建设西部(成都)科学城、高标准建设成渝综合性科学中心、高起点建设天府实验室、高品质建设科创空间,整合全球顶尖创新资源,发挥在蓉高校院所、创新团队重要作用,打造“从0到1”原始创新突破、“1到N”应用研究和产业发展一体贯通的全链条创新体系,以科技创新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

优化高能级创新平台布局。《规划》提出,把握全球创新资源要素加速向重大创新平台汇聚的重要趋势,强化建设战略科技、产业创新、功能服务三类创新平台,承担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任务,开展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和工程化研究,保障创新资源要素高效流动、集聚转化,着力形成分工明确、结构合理、功能互补的创新平台体系。

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布局战略科技平台,将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生命健康、先进能源、空天技术等前沿领域,形成空间高度聚集、学科方向关联、功能互相支撑的重大基础设施集群,并以此为依托布局前沿学科交叉平台,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建设产业创新平台,将前瞻部署建设一批国家级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带动高端创新资源集成攻关和重大创新产品孵化转化;完善功能服务平台,将围绕创业孵化、先进算力、技术转移、中试共享等方面,加快平台建设。

科技赋能城市高质量发展

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科技创新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为人民造福。

《规划》提出,十四五期间,将聚焦重点产业建圈强链,突破“卡脖子”核心关键技术、研发制造标志性整机产品和关键零部件,力争在产业链高端和价值链核心的关键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为构建现代化开放型产业体系提供重要支撑。

其中,布局面向未来产业的前沿技术,将在“无人区”中育新机,分层次分阶段布局人工智能、先进计算及数据服务、量子互联网、6G、脑科学等前沿技术及未来产业;攻关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技术,包括新一代信息、医药健康、装备制造、先进材料、先进能源、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等领域;发展现代服务业融合支撑技术,探索新兴技术在金融安全、数字文创、物流服务、科技服务等重点领域协同创新和融合应用。

同时,《规划》提出,提升科技赋能城市治理能力,将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引领,围绕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城市治理数字化水平提升、人民生命健康保障和乡村振兴等重点方向,稳步推进科技创新与城市运营管理各领域深度融合,推动公共服务、社会运行和治理方式创新,促进城市绿色低碳发展。到2025年,以市场为导向的碳中和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成型,国家绿色产业示范基地和零碳经济发展示范区基本建成。

科技创新赋能城市高质量发展。

《规划》提出,将构建碳中和绿色技术创新体系,攻关重点碳源领域关键技术、布局绿色技术创新平台、加快绿色低碳技术应用示范;优化“智慧蓉城”建设科技服务,构建超大城市治理数字底座、构建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构建城市物联网基础设施、构建应急救援技术体系;增强“健康成都”技术供给,推动重大疾病防治技术攻关、推动新兴技术与健康养老服务融合创新;强化乡村振兴科技支撑,建设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

营造良好创新生态

激发创新主体的内生活力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十四五”时期以及更长时期的发展对加快科技创新提出了更为迫切的要求。“激发创新活力关键在于营造良好创新生态。”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构建良好创新生态要要激发创新主体的内生活力。培育壮大多元创新主体,《规划》提出,将以激发创新主体活力、优化科教资源配置、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为着力点,加强多元化创新主体培育,推动产业协同和技术联合攻关,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强化在蓉高校院所和创新型领军企业重要作用,增强创新创造能力。

一座城市的创造力离不开人才。激发人才创造活力,《规划》提出,将加快建设全国创新人才高地,建立国际化的科技人才发展模式,培育造就高水平人才队伍、培育壮大青年科技人才后备军、深化人才评价与激励机制改革、提升各类人才服务保障水平,让各类人才在蓉真正“名利双收”。

深化体制改革,释放创新潜能。提升成果创新转化能力,《规划》提出,将立足企业创新能动作用,以体制机制改革集聚蝶变势能,以校院企地协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体系完善、科技应用场景构建为重点,加快推进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转化为新竞争力,驱动产业链畅通、创新链贯通、价值链融通。

各类创新要素聚集,激发创新活力。营造良好创新生态,《规划》提出,加速促进科技和金融深度融合,充分发挥科技金融对科技创新活动的支撑作用,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加强创新创业文化建设,夯实全国“双创”品牌,为创新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评论 0

  •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