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更高水平“天府粮仓” 院士建议:因地制宜加强育种 以现代农业为基础促进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

封面区块链 该文章已上链 >

封面新闻 2022-11-26 19:33 77196

封面新闻记者 陈彦霏

成都平原,自古以来便有着“天府粮仓”的美誉,在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中起到重要作用,如何在新时代打造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

11月26日,第四届世界科技与发展论坛种质创新与粮食安全分论坛在四川成都召开。围绕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等国家重大需求,记者采访了两位中国工程院院士,请他们聊了聊他们眼中的成都及其现代农业的发展路径。

万建民(受访者供图)

谈成都印象

“创新”成院士眼中共同特质

“活力和创新”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作物学会理事长万建民对成都的印象。他表示,成都位于天府之国,拥有四千五百年悠久历史,是一座充满青春活力、经济活力、创新活力的魅力之城。成都拥有强大的创新策源能力,建有西南作物基因资源发掘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等众多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2版全球创新指数的“科技集群”百强榜中,成都位列全球第29位,天府实验室组团出道、成渝双城经济圈快速发展,这座活力之城正在迈向建设成为具有全国乃至国际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新征程上。

“开放、创新、融合”,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旱区作物逆境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康振生是四川人,谈及对自己家乡省会城市的印象,康振生用了这三个词形容。

他认为,成都是一个让人们向往、生活愉悦,同时也是一个开放、蓬勃向上、向前发展、勇于创新的城市,即保留了优良的传统,又充满了不断迈向未来的活力。

第四届世界科技论坛此次是首次落地成都,对此康振生表示:“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大变局,在这样的关键时刻召开此次会议,对全球科学技术交流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我们要重视粮食安全、生态安全的问题,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康振生(受访者供图)

谈成都种业发展

以现代农业为基础促进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

成都作为常住人口超2000万的超大城市,“大城市带大农村”特征明显,如何守好“天府粮仓”,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积极贡献?两位院士立足成都种业和农业农村发展角度建言献策。

万建民认为,成都应聚焦绿色、生态、健康、高效的农业发展,采取智力、技术和政策三驾马车齐头并进拉动“种业振兴”飞速前进的策略,从科技、教育、人才等多方面发力,建设一支更高水平的农业人才队伍,打造更高水平的农业科技创新平台,选育高产优质的突破性新品种,攻克关键育繁推技术瓶颈,配套精准高效的乡村振兴支持政策,从而激发科技创新的动力和成果产出。

万建民进一步提出,在新时代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战略需求下,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的创新实践,对于发展现代农业、释放农村活力、促进农民增收,将会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成都位于四川盆地西部,是稻作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典型的冲积平原自然禀赋,是成都发展高效生态绿色健康现代农业的天然优势。成都具有鲜明的城市区位特点,先进制造业城市发展指数居全国第8,入围“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是西部商贸中心和现代服务业基地。成都的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丰富,创新实力突出,构建起了从战略科学家到新职业从业者全覆盖的多层次人才政策体系,吸引八方英才源源不断涌入成都,为成都的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提供了不竭智力源泉。

万建民提出,成都的现代都市农业发展一直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可在此基础上打造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景点,营造生态型、沉浸式消费新场景,推动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在农产品品牌方面,以建立农产品标准化和产品溯源机制为抓手,大力发展一批以突出地方农业资源特色的农业品牌,持续加大政府扶持力度,投入更多资源办好诸如“四川省稻香杯”等提升作物品牌影响力的活动,并结合互联网、电子商务和新媒体等现代要素,不断改造提升品牌影响力。

康振生表示,四川是我们国家小麦生产的重要区域之一。四川的科学家在小麦育种、栽培、病虫防控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针对四川环境特征,要提高四川小麦的产量,需要因地制宜加强育种、栽培、植保的合作,选育生态适应的抗病虫品种,构建绿色防控技术体系,从而抵御四川这样一个独特环境条件下病虫的危害。

谈我国粮食安全

突出科技创新 关注智慧农业

如何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对这一重大命题,两位院士分别从科技引领的全链条建设和作物病虫害防治两个角度谈了自己的看法。

万建民表示,要把饭碗端在自己手里,就必须从田间到餐桌,建立一条科技引领的可靠安全高效的产业链、创新链和供应链。首先要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保证优质农地不减少,劣质农地被改良,单产质量不下降;其次要更加突出科技创新,加快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强化水稻、小麦、玉米等优质专用品种选育,提升大豆、玉米单产,改进生猪、奶牛等品种关键性能,实现优异禽畜品种选育赶上国际先进水平;最后,要提高粮食经营效率,保障多样化供应和食品价格稳定, 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进一步培育和激发国内市场潜力,以自身最大的确定性抵御外部不确定性挑战。

农作物病虫害一直以来都是我国的主要农业灾害之一,科学有效防控农作物病虫害,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措施。

“小麦面临的病虫害有很多,一些传统的病害在当下仍然需要加强防控、新发的病害也值得我们注意。”康振生以小麦为例,点出我们如今面临的一些问题。他表示,现在我们重点关注小麦的综合抗病性,也就是说小麦不单单抗一种病,要抗多种病,同时还要抗虫。而如今全球气候变暖、栽培技术变化,导致病虫害发生规律变化,我们要重新认识病虫害的发生规律,挖掘小麦抗病抗虫的机理,构建绿色的防控技术,减少农药的施用,确保粮食的安全,新的技术,尤其是生物技术,为解决这些重大问题提供了一些新的途径。

此外,康振生还表示,农药在作物病虫害防控当中,过去发挥了重要作用,现在、未来仍然会起到重要的作用。但是化学农药的施用有一定的负面影响:环境污染、农药残留、成本增加。

“新的时代我们要重视绿色、高效,要考虑农产品的安全、环保、效益,尽可能减少化学农药的施用量,提高化学农药的使用效率。智慧农业一方面可以加快抗病虫品种培育;另一方面利用大数据、物联网构建病虫的发生模型,准确地进行病虫害识别、监测和预警,进而做到精准施药,精准防控。” 康振生说。

评论 3

  • BBlackk 2022-11-27

    点赞

  • Nininini 2022-11-26

    天府粮仓

  • Nininini 2022-11-26

    关注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