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航中国 | “强妈妈”和她的200亩“茶孩子”

封面区块链 该文章已上链 >

封面新闻 2022-09-26 23:03 81044


李康 封面新闻记者刘彦谷

白露过后,秋高气爽,位于广元市青川县青坪村“白叶一号”基地,茶树层层叠叠、错落有致。茶园两旁的木槿花尽情绽放,勾勒出秋日独特的茶园风光,如诗如画。

除草、翻地……强锡香和村民们穿梭在木槿花掩映的茶园里,忙着秋季管护。自从回到老家,强锡香便与白茶结下不解之缘,更因白茶走上了致富之路。

强锡香与茶园的故事,起始于2018年。

茶苗长势喜人

山高涧深,是青川县的主要地形特点。青坪村山地多、坡度大,种庄稼不易、亦没有支柱型产业,是省定贫困村。“那时候我们的状态就是‘一年忙出头,两头不见天’,但收入却与付出极为不匹配,养猪赚的钱都不够喂猪用的粮食钱。”和村里大多数年轻人一样,强锡香选择了外出务工补贴家用。

2018年4月,浙江安吉县黄杜村捐赠1500万株茶苗帮助贫困地区群众脱贫,青川县是四川省唯一的受捐地,一株株“白叶一号”茶苗千里迢迢转运而来,在青坪村建成1026亩受捐地。得知消息后,强锡香放弃了在外务工,决定回老家学种茶。回到家乡后,她成为“白叶一号”茶叶基地的一名管护人员。

强锡香在茶园里锄草

“由于青川的气候跟安吉不一样,一开始经历了很多磨合。”回忆起自己从头开始学习茶叶管护的经历,强锡香坦言,“茶苗种下的第二年,特别愁人。我们这儿海拔高、天气冷,茶苗长得慢。”那段时间,强锡香急得上火。

“多亏了浙江的专家,要不然这些茶苗的存活率可能会大大降低。”强锡香感激不已,四年间,农技专家指导得精,强锡香学得勤,光是种茶笔记就写了好几本,如今的她已成为了“半个专家”,简单的茶苗问题难不倒她了。

忙碌在茶园里的强锡香

2021年,青川县开始探索“返租倒包”发展模式,改变以村集体经济管护为主的模式,计划还园于民,进一步扩大“白叶一号”茶叶种植户数量,强锡香第一个申请承包茶园。

“我有管护技术,有组织能力,还有责任心,我认为自己具有承包茶园的优势。”信心十足的强锡香,最终承包了200亩茶园,成了青坪村承包茶园面积最大的农户。

今年四月,强锡香承包的茶园迎来了白茶初采。“白茶卖了三万多元,算上平时在白茶基地的管护收入,一年下来有五、六万元!”强锡香乐得合不拢嘴。

茶苗长势喜人

每天扎根在茶园,看着茶苗一天天长大,在强锡香眼里,它们宛如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什么时候该浇水、什么时候该除草、施肥,走进茶园,仿佛就能聆听到它们的声音。”

今年夏天,面临前所未有的干旱天气,为了抗旱保苗,强锡香和茶园的管护人员们一起,深入田间地头,进行人工灌溉,每天凌晨四点,打着手电筒,给茶苗浇水到九点,等到晚上七点温度降了,又鏖战到半夜。

如此反复,强锡香一直坚持了一个多月,最终让这些茶苗免受干旱之苦。

一心扑在茶园里的强锡香,皮肤被晒得黝黑,有时忙起来,也顾不上两个上学的孩子,9岁的女儿放暑假时,没能等到妈妈的身影,只能自己拖着笨重的行李回家,嘟嚷着抱怨:“你对茶苗比对我们好多了。”

“白叶一号”基地

强锡香听罢不禁笑出声,“虽然孩子们偶尔有些抱怨,但他们还是很支持我。有时候我和他们开玩笑说自己晒得太黑,都不好意思去开家长会,娃儿们还反过来安慰我,说这才是‘农民本色’。”

“茶园就是我的家,株株茶树就像我的娃儿一样,看着它们茁壮成长,比什么都幸福。”望着眼前葱郁的茶园,强锡香眼里充盈着绵绵爱意,也对未来充满着了希望,“今后,我想围绕着茶叶事业,一直做下去,带动更多的村民一起增收致富!”

一片感恩叶,携手致富路。2022年春天,“白叶一号”首次大规模采摘上市,4年之间,青坪村采摘鲜叶4000多斤,销售供不应求,扶贫“小茶苗”变成了致富的“金叶子”。

评论 0

  •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