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捉微观文学景观的丰富与多样 80后文学教授斩获鲁奖

封面区块链 该文章已上链 >

封面新闻 2022-08-25 17:13 36858

封面新闻记者 张杰

8月25日上午,第八届鲁迅文学奖评奖办公室对外发布公告:第八届鲁迅文学奖各评奖委员会于2022年8月25日分别投票表决,产生了35篇(部)获奖作品。在其中“文学理论评论奖”中,出生于1980年的杨庆祥,以作品《新时代文学写作景观》榜上有名。杨庆祥现为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作品有批评集《80后,怎么办》《社会问题与文学想象》,诗集《我选择哭泣和爱你》《世界等于零》等。主编有大型青年作家研究丛书“新坐标书系”;科幻小说丛书“青科幻系列”等。获奖消息传来,封面新闻记者也采访到杨庆祥本人,他分享自己的感受是:“获奖是一次鼓励,也是一种鞭策。文学批评是需要付出艰苦努力的创造性工作,我将继续努力。”

文学史的生成、文学作品的经典化,离不开文学批评的“冲锋陷阵”。文学评论和研究不仅是讨论作家个体和作品个例,而是需要整体性的辨认、判断和阐释,特别是对新出现的写作群体和现象进行辨析和探索,这对于文学写作和批评的环境都是有益的尝试。

《新时代文学写作景观》是杨庆祥一部文学评论集,分上下编,勾勒出具有创造力且富有多样性的新时代原创文学写作景观:上编从宏观角度,重点讨论了新时代出现的发展新趋势和文学新问题,着重辨析青年写作的坐标系、非虚构写作的可能和当下症候,以及新南方写作、科幻文学、AI写作等新类型写作方向;下编则从微观方面,以徐则臣《北上》、李修文《诗来见我》、鲁敏《奔月》、葛亮《阿德与史蒂夫》、付秀莹《陌上》、张悦然《茧》、孙频《光辉岁月》、胡竹峰《中国文章》、王威廉《野未来》等9位活跃在原创文学前沿的青年作家的代表作为文本解读范本,展现了新时代青年写作的蓬勃之气,徐则臣的“大运河”、李修文的“生命之诗与大地之魂”、鲁敏应对时代变革的反应,以及付秀莹的新乡土叙事、以张悦然为代表的的80后精神困境……这些有意思的文学现象被作者敏锐地感知到、抓住、放大,记录了微观文学景观的丰富性与多样性。

杨庆祥的文学批评风格、思路鲜明。比如在收入书中的文章《这是一个人民的世纪——第八次全国青年作家创作会议大会发言》中,杨庆祥对“青年写作”这个概念进行了一番深刻阐释,“众所周知,自现代以来,青年就不仅仅是一个生理学的概念,它更指向一种热烈的青春气质和丰沛的创造性力量。青年写作的图景,也不仅仅是一种文字的自动表达,而更是一种心灵形式和历史形式,就前者而言,它“内图个性之发展”,就后者而言,它“外图贡献于群”。这两者的综合,奠定了整个中国现代写作的起源和经典谱系,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沈从文、赵树理、孙犁、柳青、路遥、汪曾祺,这些卓越的创造者正是以一种深刻的“青春性”从历史中获得了形式,并将精神性的光谱,折射进推动民族解放、社会进步和美学构造的实践行为中去。由此,写作不仅仅是在解释和想象世界,同时也在改造和建设世界。”

杨庆祥在文中还提到自己的观点:“青年同行们,写作者的力量只可能来自我们脚下的大地和我们身边的人民。这些年来,我和我的同代人们一直在创作中努力实践这种知行合一的美学观和写作观。我们忠实于自身的经验,但同时以一副灼热的心肠投身于时代生活的热烈和喧嚣,它的阔大和无穷。在前辈作家的注视中,在同代人的和而不同中,我们汲取古今中西的滋养,创造了并将继续创造着我们的主体性、民族志和世界语。”

评论 0

  •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