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竟是“永别”!听亲历者讲述2003年最后的白鲟救援

封面区块链 该文章已上链 >

封面新闻 2022-07-22 20:31 209231

封面新闻记者 伍雪梅 杜卓滨 摄影报道

7月21日晚,国际自然与自然资源保护联盟(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 and Natural Resources, IUCN)发布全球濒危物种红色目录更新报告,宣布白鲟灭绝,长江鲟野外灭绝。

据公开资料,白鲟是全球最大的淡水鱼之一,四川渔民谚语称“千斤腊子(中华鲟) 万斤象(白鲟)”,其长度可达7米,起源于约1.5亿年前,是中国的特有物种和长江的旗舰物种。

金沙江三块石江段,曾经是著名的白鲟、中华鲟、长江鲟产卵场。(庄歌尔 摄)

1989年,白鲟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于1996年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为“极危级”,2009年再次评估时被确定为“极危(可能灭绝)”。另外,白鲟是《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 II 的保护物种,也是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主要保护对象之一。

据报道,有记录的最后一尾白鲟活体是2003年1月,在长江上游四川宜宾江段被误捕,经成功救护后放流。7月22日,封面新闻记者采访了这次救护的多位亲历者,听他们讲述这一古老物种与人类最后的一次邂逅。

田富友拿着报纸介绍当年的情况。

最后一尾白鲟

肚中有大量待产的鱼卵

被救后缝了25针

21日晚,已退休的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资深记者田富友看到这个消息的第一时间,并不认可这个论断。“长江仅干流便超过3000公里,里面有很多崖壁,这些珍稀鱼类也许就活动在某个深水处,也许在某个崖壁下,只是我们现在的探测技术还无法触及。”

作为2003年1月25日长江白鲟救护的亲历者和记录者,田富友仍旧记得,当时,他是白鲟误捕上岸后第二天抵达的现场,并于当晚9点,在电脑前敲下次日华西都市报一版见报稿的标题《绝迹多年,野生白鲟宜宾出水》。

田富友回忆,白鲟在宜宾上岸,是南溪渔民最先发现的,随后引起国务院、农业部、中科院及省级相关部门的关注。“当时经过专家测定,这只白鲟长达3.53米,体重在160公斤左右,年龄约30岁,肚中有大量待产的鱼卵。头部和尾部有明显伤痕。”田富友告诉记者,从救助到放归,前后经历了4天,使用的医疗药品从北京专门空运到宜宾。

田富友保存的关于白鲟救护报道的华西都市报。

翻阅田富友当年在华西都市报刊发的新闻报道,放归前一天,即2003年1月26日,专家们给白鲟做了一场2个多小时的手术,为白鲟头部伤口缝了23针,腹部伤口缝了2针。

“当时为了将白鲟安全放归长江,专家们拟定了三个方案,一是将装白鲟的渔船拖到江心后沉没让白鲟游走;二是将该渔船船体割开后让白鲟游走,三是用担架将白鲟从舱里抬出后转移到长江。”田富友告诉记者,最终专家们选择了第三个方案,那是2003年1月27日下午3时30分。

田富友对当时放归的细节记忆犹新:回归长江怀抱的白鲟并不安分,专家们跃出救护舱,跳进长江,快速解开白鲟的担架绳子,白鲟这才“猛地一震,如箭一般迅速射入江心”。

2003年救护白鲟的现场视频截图。(宜宾广播电视台提供)

寻鱼是天然的使命

遗憾的是再也不可能实现

周涛是从朋友处获悉白鲟灭绝消息的,作为当年最后一尾白鲟救援志愿者,江安长江巡护队的一员,他正在出差的路途中。“当朋友打电话来告知时,我的心情瞬间变得很沉重,随即找了个高速服务区停车,从网络上了解详细情况。”

周涛告诉封面新闻记者,从小在长江边长大的他,先后看见过三次白鲟,印象最深的便是2003年那次。“我赶到白沙湾救援点时,专业的救援人员正在给白鲟注射治疗药物,并挂置超声波跟踪器。”周涛回忆,看到白鲟时很震撼,“救援场面激动人心,当时这条鱼已经是怀卵四期,所有人都希望它能回到长江,并顺利传宗接代。”

2003年救护白鲟的现场视频截图。(宜宾广播电视台提供)

周涛仍记得白鲟在宜宾的产卵场,“集中在金沙江下游,江安县至屏山县之间,最主要的就是‘三块石’。”周涛口中的“三块石”位于向家坝水电站坝下,因江水中耸立着三块巨石而得名,该水域水流湍急,江面开阔,四周人类活动较少。

当被问到对白鲟的习性了解多少时,周涛告诉记者,后来打算研究白鲟时,白鲟已经不见踪影了,“所以对它生活习性了解的并不多,但从2014年我加入长江巡护队至今,一直没有放弃对白鲟的寻找。”周涛说,寻鱼于他而言是天然的使命,遗憾地是这样的机会已非常渺茫。

采访最后,周涛告诉记者,今后他们将加大对长江流域的巡护和生态保护的宣传,号召更多的人,加入长江生态保护队伍,自觉保护长江生态。“除了白鲟,长江里还有长江鲟等珍稀鱼类。我们也了解到长江鲟已经野外灭绝,但好在这些年都有人工增殖放流。今后我们也将加大对人工放流长江鲟的监控,加大对鱼类的保护。”

周涛和队友在巡护长江。(受访者供图)

长江珍稀鱼类产卵场定址

至今仍无明确结论

今年5月,封面新闻记者曾随当地相关部门人员来到周涛口中的“三块石”,看到该水域江面开阔,但水流已不如从前湍急。

当地熟悉鱼类生长情况的人员告诉记者,这里因江里三块巨石而得名,水流湍急,曾经是著名的白鲟、中华鲟、长江鲟产卵场。如今,江里的鱼类产卵场究竟在哪些江域,相关人员还在做进一步的调研,尚没有明确结论。

“虽说不知道还有没有珍稀鱼类在此产卵,但宜宾作为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坚持以建设长江生态第一城为目标,在多部门的合力‘守护’下,宜宾已全面落实境内的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退捕任务,长江生态综合治理修复取得明显成效。”据该人员介绍,宜宾还以联合周边市州加强执法力度、持续开展增殖放流活动等形式,促进天然鱼类的恢复。

当前,宜宾市通过多部门的通力协作,已为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提供了有力保障。环抱三江的青山,每年南飞宜宾越冬的红嘴鸥,水里畅游的鱼群等,都已成为宜宾一道道靓丽的风景。

评论 5

  • 舒桥村康庆 2022-07-23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 宜家的春天 2022-07-23

    把生存空间还给其他生物

  • fm1625 2022-07-23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查看更多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