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上蒸下煮正伏天 夏季的最后一个节气到来丨民俗日历·二十四节气

封面区块链 该文章已上链 >

封面新闻 2022-07-19 17:31 119765

封面新闻记者 李雨心

“小暑不见日头,大暑晒开石头。”进入酷热的“三伏天”,一年中温度最高的日子正是此时。7月23日,伴随着耳畔刮过的热风,夏季的最后一个节气——大暑,如期而至。这个节气的到来,也提醒人们,一年中的二十四节气,已经过去一半了。

相对于小暑,大暑更加炎热。大暑节气,正值“三伏天”的“中伏”前后,是一年中天气最热、湿气最重的时节。大暑虽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但农家在当天仍忌讳“天不热,否则庄稼会歉收”。民谚有云:“大暑无汗,收成减半。”“大暑无酷热,五谷多不结。”这都在表示着高温的天气能够带来好的收成。除害怕天不热外,大暑日还忌讳不下雨。大暑不下雨,意味着稻子将得不到充分的水分维持其生长,秋后稻谷就是干瘪的。

“在大暑时节,多雨与高温的时期大体一致。此时光照充足,降雨充沛,有利于田间农作物的生长,特别是水稻这种喜温作物,其生长速度进入了最快的时期。”民俗专家刘孝昌说。

   正在院中晾晒的豆瓣酱(图片来自川菜博物馆官微)

辣椒成熟好时节 豆瓣酱阵阵飘香

天气炎热、酷暑难耐。此时,是夏熟作物成熟的季节。倘若在旧时的成都,家家户户已经开始为做豆瓣酱忙碌了。“昔日,每当大暑时节前后,成都城乡的小街小巷、田头晒坝,都能看到放在太阳下装满红亮亮豆瓣酱的、大大小小的缸钵,还时不时伴着阵阵热风,飘来一股股带着辣味的香气。”

刘孝昌回忆说,三伏天正是做豆瓣酱的好天气,因为这个时候,酿制豆瓣酱的主要原料,也就是红彤彤的辣椒,差不多成熟了。做豆瓣酱,成都人偏爱选用二荆条红辣椒。特别在成都南郊的牧马山一带,那里有着悠久的二荆条辣椒种植历史,“这里的辣椒,跟其他地方的辣味不一样。大量上市时,成熟的二荆条辣椒色泽深红,香辣可口,而且油分重,辣味也适度。”

“豆瓣酱是川菜之魂,用二荆条辣椒与蚕豆、黄豆等原料酿制而成。经过长时间晾晒的豆瓣酱呈红褐色,不仅鲜亮有光泽,口感也醇厚柔和,可以放入各种食材中调味。成都人爱的家常菜如回锅肉、麻婆豆腐等,都离不开豆瓣酱的加入。”刘孝昌还说,做好的豆瓣酱要把缸口或坛口盖好,放在太阳坝中曝晒,任其发酵,等差不多一个月就可以食用了,“当然,豆瓣酱在晾晒发酵的过程中,还时不时需要翻动搅拌。正宗的豆瓣酱,自然发酵时间要两三年。”

夏日苦闷,导致人没有什么胃口,此时若用咸鲜油亮的豆瓣酱来做点佳肴,说不定能够唤起味觉苏醒,在漫长的高温天气中,收获一些关于美食的慰藉。

   元·刘贯道 《消夏图》

沿街售卖“叫咕咕” 大人娃娃都开心

“大暑热难当,知了叫不停。”盛夏时,走过路边草丛,总能听到蝉和蟋蟀发出的声音,这也构成大自然中的夏日乐章。此时,万物繁盛,草木葱郁,昆虫频繁活动。在旧时成都,娃娃们迎来了喂养“叫咕咕”的好时节。

“‘叫咕咕’,就是蝈蝈儿,‘叫咕咕’是成都人的方言叫法。”刘孝昌解释说,夏日喂养“叫咕咕”,是成都娃娃喜爱多年的习俗。特别在大暑时,周边的农家们稍有点空闲,就出门拿根长长的竹竿,挂满麦草笼,沿街叫卖“叫咕咕”。

“卖‘叫咕咕’,基本不要什么本钱。小贩们把一根长竹竿靠在肩头,竹竿尖的一头挂满一串串大小各样的、手工编织的麦草笼,这些笼子形状各异,还有编得精巧的船形、亭形。”在长竹竿的大头上,则挂有两个大竹笼,一个里面放有很多青黄色的“叫咕咕”,另一个里面则装满南瓜花。

刘孝昌描述,昔日,在成都的街头巷尾,叫卖“叫咕咕”的小贩往那儿一站,大人和娃娃们就会围拢过来,挑选满意的麦草笼和“叫咕咕”,还能免费得到两朵南瓜花,“卖‘叫咕咕’的人家十分诚信,总是先把‘叫咕咕’从大竹筐里提出来,鼓起嘴用力向着它的翅膀吹一下,虫子就会发出吱吱的叫声。这时,娃娃们才心满意足地提着装有‘叫咕咕’的笼子回家。真是买的人高兴,卖的人也高兴。”

“何以销烦暑,端居一院中。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酷暑已来,一年中最热的节气也如期而至。要熬过这又热又闷的“三伏天”,的确是个难事儿。不妨像文中一样,找寻一些只有夏日才能实现的乐趣吧!

评论 7

  • 石岭镇高峰村龚歆 2022-07-24

    太热了

  • 中天镇宝盖寺村驻村队员宋道志 2022-07-20

    “小暑不见日头,大暑晒开石头。”进入酷热的“三伏天”,一年中温度最高的日子正是此时。

  • 苏记说事 2022-07-20

    大暑

查看更多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