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凉山会理石榴到底有多火?一个多月前客商就来预订了!

封面区块链 该文章已上链 >

封面新闻 2022-07-15 10:05 48800


封面新闻记者 席秦岭

中国石榴第一县,四川凉山州会理市的石榴到底有多火?彰冠镇古桥村的邓基银用一个电话说明了这个问题:早在一个多月前,他就接到了成都客商的电话,请求预订他家60亩果园里的石榴。

石榴种植大户邓基银去年卖了130多万元的石榴

30多年前,邓基银的父亲陶明康开始种石榴,成为当地的一把好手,他最厉害之处在于疏果。“一棵石榴树,能背70斤,绝不让它背80斤。”陶明康说,疏果恰到好处,便于石榴树产出最大并能保证质量最好。

邓基银初中毕业后回到家乡,跟着父亲学种石榴。他肯钻研,又能吃苦,石榴种得好,在彰冠镇出了名。6年前,他靠种石榴的收入修了一幢当时村里最漂亮的楼房。

去年,一名外地客商为了收购他家的果子,预付了5万元钱,和他相约:“果子成熟时,同等条件下优先卖给我。如果到时,我出不起价钱,你把钱还给我就是。”

还有一个外地客商四处打听他,总算找到了他的家。对方问他,“你家的石榴是否已卖了?”他明确表示已经有客商预定。对方还是不死心地说,“早就听说你家的石榴种得好,我就想来看看,一饱眼福,买不买都没关系。”

最终,他以每斤高于市场价0.5元的价格把价值130多万元的石榴卖给了来自成都的客商。

石榴已经完成了套袋

邓基银家种石榴,一靠科技,二靠自家人。

靠科技方面,当地有无人机喷洒服务,还用上了滴灌技术,最让他们满意的采摘季布局在地里的轨道小火车解决了运输难题。靠家人方面,他、父母和妻子都是主要劳动力。“只有麻芽、套袋和采摘三个环节请人,大大降低了种植成本。”他透露,去年他家靠种石榴赚了100万元。

在会理市“红黄黑绿蓝”五色农特产业新品牌中,石榴红居于首位,会理已建成40万亩优质石榴产业带,去年产量达74万吨,产值达58.5亿元。

在古桥村,靠种石榴年入百万的,远不止邓基银一家。古桥村党委书记褚廷国透露,去年石榴为村子创造的价值高达1.8亿元,村子里,绝大多数村民户均年收入在30万元至60万元之间,年入百万的家庭至少30多户。

古桥村漫山遍野都是石榴

石榴,正由过去的脱贫果,变为当下的致富果,每年活跃在村子里南来北往的客商就有上百人,还吸引了一波河南人前来租地种石榴。

石榴的品种也在不断推陈出新,他们村普遍种植的软籽石榴就由河南人引进。今年,邓基银通过河南人引进了几个新品种。“味道怎么样?品质如何?只有等待今年石榴熟了才知道。”对此他充满了期待。他说,种植石榴一定要把眼光放长远,该换种就要换种。他很庆幸的是,当年他们家果断率先把硬籽石榴换为软籽石榴,才让他家在村里领先别人好几年。对于石榴,别的他都不担心,他唯一担心的是水源问题。“这几年,水源越来越难找。”

14日,褚廷国给他带来了一个好消息:会理市已经规划用太阳能提灌等方式探索城河“冬水春用”,解决张姑娘桥景区水源问题,古桥村村民种石榴缺水问题也将迎刃而解。

古桥村的湖和石榴构成一副画卷(图据周能发)

尽管种石榴让邓基银一家过上了富裕日子,但他并不打算让子女接班,他每年花费十余万元,送女儿和儿子去攀枝花市的私立学校求学。“我希望他们好好念书,以后不要再种石榴,我种石榴为他们的发展铺路。”

在邓基银的家门口,褚廷国指着远处山巅那颗巨大的“切开”的石榴地标建筑,为他展望村庄下一步文旅融合发展的方向,并引导他,“张姑娘桥水库有水后,我们就可以开发一些旅游项目,你可以慢慢从种石榴中解放出来,换种方式和石榴打交道,比如入股投资建设旅游项目,多一个挣钱的路子……”

投资新项目,意味着转型。邓基银,这个种了20多年石榴的中年汉子还没想好。

评论 2

  • fm1911491 2022-07-15

    种石榴的农民好富有

  • 蜀南刀笔吏 2022-07-15

    会理石榴,中国第一。欢迎席老师到会理来。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