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富民路正宽

人民日报 2022-05-07 12:02 47407

浙江松阳县实施养蜂助农增收项目。周 勇摄

浙江丽水市南明湖畔。雷 宁摄

浙江苍南县藻溪镇的光伏项目。苏巧将摄(影像中国)

浙江龙泉市留槎洲一景。张有钢摄

浙西南,一片历经洗礼的红色热土,一方美不胜收的绿色家园。

1927年1月,浙西南地区第一个党支部在浙江丽水遂昌建立,在丽水播下了第一颗革命火种,从此,革命之火迅速燃遍浙西南。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冲破敌人的重重封锁和围追堵截来到浙西南,开展了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

从“革命理想高于天”到“敢教日月换新天”,如今,手持跨山统筹、创新引领、问海借力3把“金钥匙”,浙西南革命老区干部群众正以“绿起来”带动“富起来”进而加快实现“强起来”的发展底气和历史自信,奋力打开“两山”转化新通道,加快跨越式高质量发展,打造共同富裕美好社会山区样板。

昔日交通不便,如今通达四方

浙西南山地多、海拔高,昔日交通实为不便。步入丽水市庆元县黄田镇崔上自然村,一幢二层古朴小楼,便是中共闽浙边地委驻地革命纪念馆。一件件文物,诉说着当年艰苦的岁月,其中引人注目的,是一双反复修补的草鞋。“新中国成立前,从村里去县城要7个小时,去市里要一天,去杭州得一个星期。”崔上村89岁的老交通员周车女说:“山路难走,很费鞋。”

而今,变化正在发生。2020年9月,庆元通了动车。自从衢宁铁路建成后,庆元至杭州用时仅需4个多小时。龙庆高速和庆元大道开通后,庆元到丽水市区的时间也缩短至2小时。

振兴老区,交通先行。如今的浙西南山区,畅通了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动工建设丽水机场,“铁、陆、空、水”一体的通达体系加快打造,接沪融杭连闽通粤的浙西南综合交通枢纽正在全面构建。

看得见的路网,已四通八达。看不见的通信网等基础设施网络,也正不断织密。

龙泉市黄茅尖,山势陡峭,技术人员肩挑背扛,抓紧施工,于2021年8月实现此区域5G覆盖。目前,丽水全市1891个行政村5G覆盖率达到60%以上。到2022年底,将实现重点乡镇万兆到楼、千兆到户,普通乡镇千兆到村。

集成开发“花园码”“农道安”“缙情帮”等114项场景应用,卫星遥感大数据助力“两山”转化综合智慧治理应用……如今,浙西南正同步迈向数字化时代,山区群众也能畅享“数字红利”。

随着山海协作、向海发展的大桥梁大通道不断畅通,浙西南山区也走出一条汇通全球、融入长三角的开放之路。

丽水是全国重点侨乡,41.5万华侨华人遍布13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国(丽水)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浙江自贸区丽水联动创新区获批,侨博会成为浙江重点进口展贸平台,丽水的区县实现与上海结对合作全覆盖……

聚焦绿色发展,形成产业集群

丽水市青田县石平川村,三面环山。行至村头,便见到一个护矿遗址公园。

站在园内的11幅浮雕前,亲历护矿斗争的王永汉老人介绍:“1942年7月,日军来到村里抢钼矿,党员和民兵组成一支30多人的护矿队进行斗争,最终我们胜利了。”

时光荏苒。昔日红色堡垒,而今已是绿色“钼都”。

在浙江泰正钼业开发有限公司工作车间,记者看到,操作台仪表盘上,温度、湿度、矿石颗粒等一行行数字闪烁,记录着当前的钼矿石浮选情况。工作区内,传送带正匀速行进,稳稳地将钼矿运出。

石平川村发展绿色矿业经济是老区振兴发展的一个缩影。丽水云和县的木制玩具、温州苍南县的海上风电……当前,浙西南革命老区着力发展“一县一业”特色产业,推动老区群众走上致富路。

通过建设“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的现代化生态经济体系,丽水市正围绕半导体全产业链、精密制造、健康医药、时尚产业、数字经济五大产业集群,加快市域经济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创新主导型发展方式转变。

走进位于缙云县的浙江精体电子科技有限公司集成电路板无尘车间,只见一台台全自动贴片机、自动插件机正不断重复地挥舞着机械臂膀。从芯片、电子元器件,到一块完整的集成电路,均自动完成。

在丽水经开区,这里还有更高目标——以半导体全链条作为高质量绿色发展突破口,打造半导体产业高地。

底气何在?从2019年开始,丽水经开区陆续引进中科院半导体研究所、江丰电子等22个项目,总投资近400亿元,一条差异化发展的半导体产业链正在形成。

拓宽“两山”转化路径,老区再添动力

2019年,丽水成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市,着力破解生态产品“度量难、抵押难、交易难、变现难”问题。大田村就是首个村级GEP(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试点村,村里GEP达1.6亿元。

农业产品,2272万元;气候调节,5449万元;水环境净化,100.8万元……遂昌县大田村89岁的老党员唐益和听着新鲜,“山、田、林、水甚至空气都有价。”

2018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浙江丽水市多年来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坚定不移保护绿水青山这个“金饭碗”,努力把绿水青山蕴含的生态产品价值转化为金山银山,生态环境质量、发展进程指数、农民收入增幅多年位居全省第一,实现了生态文明建设、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协同推进。

如何充分打开“两山”转化通道,实现更高质量的生态富民惠民?

丽水以GEP核算为切入点,与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专家团队合作,出台市级生态产品价值核算技术办法。通过绘制全域生态产品价值一张图,丽水的山水林田湖草都可量化、可计算。

首先获得真金白银的,是缙云县大洋镇。2020年5月,国家电投向大洋镇支付279.28万元,用于购买项目所在区域的调节服务类GEP。“没想到大洋镇空气质量好、酸雨少这些特点也能变现。”大洋镇党委书记李智斌说。

从可量化到可交易、可质押、可融资,丽水在GEP精准核算基础上,培育发展“生态强村公司”174家,覆盖所有乡镇,从而确定了公共生态产品的供给主体和市场化交易主体。截至2021年底,丽水各类“生态抵(质)押贷”的余额为235亿元,“两山贷”余额16亿元,累计完成各类生态资产和生态产品交易5679多宗。

推动浙西南革命老区发展,生态价值量化也是发展的一个重要起点。眼下,丽水正着眼搭建跨区域市场化交易平台,加快落地运营华东林交所,谋划打造生态产品交易中心,探索完善碳排放权、用能权等生态权益交易制度,力争到2025年GEP总量突破5000亿元。

好政策一项接着一项:2021年,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意见》提出“浙西南革命老区融入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深入总结浙西南等革命老区生态保护修复成果经验”;2021年5月,国家发改委在丽水召开全国试点示范现场会,丽水乘势而上,推动创建全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示范区;2021年8月,浙江省发布《关于新时代支持浙西南等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25年,革命老区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建设取得明显进展……

绿水青山“底色”更亮,金山银山“成色”更足,浙西南革命老区振兴,未来可期。(记者 李中文 方 敏)

《 人民日报 》( 2022年05月07日 第06 版)

评论 0

  •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