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内蒙古高原到川西高原 “最美林草科技推广员”闫利军:草原是我一生的事业

封面区块链 该文章已上链 >

封面新闻 2022-05-03 16:26 40741

封面新闻记者 苟春

出生于内蒙古,但直到获得在内蒙古农业大学攻读硕士时,他才第一次见到了美丽的大草原。而只此一眼,闫利军便被眼前辽阔的草原深深折服。

2014年,拿到农学博士学位的闫利军离开内蒙古大草原选择了专门从事草原科学研究的四川省草原科学研究院,致力于青藏高原草品种选育和应用推广工作。如今,年满36岁的闫利军已经是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四川饲草创新团队专家、省人社厅专家服务团扶贫专家、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阿坝综合试验站和国家林草局首批林草创新团队核心成员。

闫利军和同事进行资源调查。受访者供图

近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办公室公布了第二批“最美林草科技推广员”名单,四川3名科技工作者榜上有名,闫利军就是其中一员。从理论到实践,从内蒙古高原到青藏高原,如何把草原建设得更好是他唯一的课题。成为“最美林草科技推广员”,闫利军说,草原是他愿意奉献一生的事业。

跨越1600多公里

从内蒙古高原到川西高原

1986年,闫利军出生在内蒙古土默特左旗,小时侯的他从没有见过草原,直到获得在内蒙古农业大学攻读硕士的机会,他才第一次见到了美丽的内蒙大草原。那时的闫利军为眼前辽阔的草原深深折服,而就是这一次的邂逅,他深深地爱上了草原事业。

后来,闫利军选择攻读博士继续深造。其间,他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花费了大量的时间驻扎鄂尔多斯大草原开展试验工作。长期的室外工作没有想象中的简单,但他对专业的热爱和坚持最终成就了他的草原情怀。在他眼里,草原工作虽要历经风霜雨雪、烈阳冰雹,但却仍然见得到天似穹庐、笼盖四野的美景。

闫利军和同事进行资源调查。受访者供图

2014年6月,他毕业于内蒙古农业大学草学专业,获农学博士学位。也在那一年,他来到四川,进入了四川省草原科学研究院工作,从此便与青藏高原结下了不解之缘。

从内蒙古高原来到川西高原,闫利军穿越了1600多公里,跨越了2000多米海拔。但还没开始好好工作,强烈的高原反应就让他犯了难。他告诉记者:“当时我头痛、睡不着觉,直到三四天之后才慢慢有所好转。”闫利军说,他清晰记得第一次到阿坝州红原县开展工作的场景,强烈的高原反应让他辗转反侧,“连续两三天睡不着觉,白天还要完成工作。”

闫利军和同事进行资源调查。受访者供图

他说,即便是现在,在春冬两季去高原开展工作时,头痛反应也会在前两天特别明显。但面对困难,他没有逃避,而是迎难而上。他说,海拔高度的增加给他带来的不仅是高反的痛苦,更重要的是草科人缺氧但不缺精气神的坚强品质。

扎根高原8年

成为“最美林草科技推广员”

八年里,闫利军的身影几乎遍布整个川西高原。其间,他始终坚持深入一线,从事草品种选育和应用推广工作。

在闫利军科研项目执行期间,通过举办田间学校、陪同外出参观学习、开展专题培训班、举办科技成果宣传展览等多种方式对牧民进行专业系统的技术培训,累计培训农技人员和农牧民1186人次。

同时,由他作为主力在川西北牧区累计建新品种原种基地100亩,良种繁育基地6000亩。他也参与指导高原牧区县建植优质人工饲草料生产基地2万亩、补播改良退化草地近100万亩。

闫利军和同事进行资源调查。受访者供图

在工作期间,闫利军和团队在高原地区共开展省部级科研项目10余项,获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优秀创新团队奖1项,登记科技成果5项,作为主研人员选育国审草品种7个、省审品种2个,发表科研论文40余篇,主编著作1部,参编7部,参与制定林业行业标准1项、四川省地方标准3项,获得国家授权专利5件。

近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办公室公布了第二批“最美林草科技推广员”名单,四川3名科技工作者榜上有名,闫利军就是其中一员。对于这一次获得“最美林草科技推广员”的荣誉,闫利军告诉记者,这既是一种鼓励,也是一种鞭策。“我会继续做好本职工作,扎根高原,做好一线本职工作。为乡村振兴、林草高质量发展做出我自己应有的贡献。”

他说,草业科研和科技推广工作是一项崇高的事业,是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每一个同胞都不掉队而努力的事业,是关乎每一片草地,每一汪湿地,每一条河流,每一座雪山都始终美丽的事业,也是他将钟情一生,奋斗一生的事业。

评论 0

  •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