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复绿”到“护绿” 父子接力守护山林丨五一我在岗

封面区块链 该文章已上链 >

封面新闻 2022-04-30 19:56 43534

封面新闻记者 苟春

4月份的华蓥市东方红国有林场,草木繁盛,绿意盎然。

4月30日,记者联系到华蓥市东方红国有林场李子垭管护区主任侯能强时,外出进行森林防火宣传的他刚刚归来。虽是假期,但这也是他们最忙的时候。

侯能强和这片山林的故事,还得从他的父亲侯财良讲起了。1963年,37岁的侯财良,离开家乡来到华蓥市东方红国有林场工作。1986年,17岁的侯能强刚初中毕业便就在父亲的鼓励下接过植树的铁锹,循着父亲的足迹,接力植树造林。

如今,在侯财良、侯能强两代林业人的接力守护下,东方红国有林场森林覆盖率达93%。

调查松毛虫越冬代。受访者供图

父亲:人扛肩背上山种树 “复绿”山林非易事

2021年,96岁的侯财良因病去世。闲暇时候,侯能强经常去看区内父亲当年种下的树。“看着他种的树,感觉很亲切,就像他依然陪在我们身边。”他用自己的方式思念着父亲,并守护父亲种下的大树。

华蓥市东方红国有林场成立于1959年,其前身为华蓥市国营东方红林场。“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林场,可不是现在这样。”侯能强仍清晰记得小时候父亲讲述刚到林场时的景象,当时山林比较荒芜,用当地人的话说就是“找点好木材做几双筷子都难”。

荒山披绿装,绝非易事。“植树造林是非常辛苦的。我们每天天麻麻(刚刚)亮就要起床,召集好队伍,人扛肩背上山栽树。晚上七八点钟才能回到集体宿舍,日晒雨淋是常有的事。”侯能强说。

“父亲他们很不容易,住的是茅草棚,干活连双手套也没有,一双大手生了很厚的老茧,每天跋山涉水、翻山越岭,基本一个月就要穿坏一双解放鞋……”侯能强回忆。

但越是条件艰苦,越是磨砺人的意志和品质。在东方红国有林场,以侯财良为代表的老一辈林业人,靠着和同事们二十多年如一日的坚持,种下了千百万棵树木,将昔日的荒芜山林点缀得多姿多彩。

侯能强(右一)。受访者供图

儿子:接力守护 林场变成第二个家

年少时,作为父亲呵护下的“小树苗”,侯能强不曾想过,将来自己也会和这片林子结缘。1986年,侯财良从林场退休。侯能强在父亲的鼓励下,接过父亲植树的铁锹,开始了他和林场的故事。

“父亲常跟我们说,在林场工作,巡护只是日常工作,植树造林才是最辛苦的。”初到林场,侯能强和他同一批的3个年轻人就接到了种植10亩松树的任务。种树本身不难,难的是每天背着树苗往返偏远的山头,来去就要花6个小时左右的时间。而且林区道路不便,甚至很多地方都是陡峭山壁,无路下脚。

一天下来,侯能强全身的骨头就像散了架似的,他也终于明白父亲说的“造林比巡护苦”的意思了。后来,与侯能强同时进来的同事很多都辞职了,但他坚持了下来。“父亲教导我说,既然选择了这个行业,就要能吃苦。”

“做事先做人,万事勤为先。”侯能强始终牢记着父亲的叮嘱,自己的栽种任务完成了,还主动去帮助其他同事。3个月后,侯能强被正式推荐成为护林员,这一干,就是36年。

倏忽几十年,侯能强从没想过去干别的事,在他看来,巡山护林已经是他的一种生活方式,乐此不疲。“这里已经是我的第二个家。”侯能强笑着说。

华蓥市东方红国有林场。受访者供图

种树到护林 “复绿”到“护绿”

林场森林覆盖率达93%

36年来,护林员的工作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父亲他们那辈人主要是种树,我们这一辈更多是护树。”侯能强说,从“砍树人”到“种树人”再到“护树人”,林业人每一代都有鲜明的使命。

“现在巡山和原来不一样了,上山砍柴、偷伐盗伐林木的人少了,主要是防火、防治病虫害等。”侯能强脸上满是欣慰的笑容,因为他的工作越来越得到大家的理解,“这与大家生态保护意识的提高有很大关系。”

侯能强进行防火宣传。受访者供图

由于长期从事艰苦的野外工作,侯能强可以在55岁时申请提前退休。可他早已有自己的计划,“我一定要干满60岁,现在干这行的年轻人太少了,我想多出一份力,也多带一带年轻人。”也在不久前,侯能强带的两位大学生护林员也顺利“出师”了。

据了解,在侯财良、侯能强两代林业人的守护下,华蓥市东方红国有林场森林覆盖率已达93%。

华蓥市东方红国有林场。受访者供图

评论 1

  • 红星路好汉 2022-04-30

    劳动者最美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