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独家 | 直击北京护城河上“场外冬奥” 被带火的冰雪运动走进民间

封面区块链 该文章已上链 >

封面新闻 2022-02-16 10:40 42391

封面新闻记者 闫雯雯  北京摄影报道

在北京北护城河雍和宫段的冰面上,每隔几十米就有一群人参与户外的冰上活动,有坐冰犁耙的,滑冰的,还有一群一群玩冰球的。冬季在护城河上戏冰在北京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早在乾隆时代就曾有过详尽的记录。

封面新闻记者来到了这块天然的冰场,采访了北京冬日群众体育的开展情况。

 四川日报  华小峰摄

冬奥会提升了老百姓对孩子的冰雪期望

“您踩这,别走那个有个水窟窿的地方就行,冰面还挺结实的。这几天降温了,本来看着缓和就要融了的冰面,又冻了。”一位看河人用铁铲敲着河堤边上的一块冰面,此处的冰面已经破了一个大洞,河水汩汩地流着,偶尔还冒着丝丝烟气,“您看这”,他用铁铲比划了一下冰面的厚度,足有半个铲子那么厚,“这至少也得有20多厘米到30厘米的厚度。”

四川日报  华小峰摄

在这位看河人的帮助下,记者来到了冰面中央,银发的刘大爷正在用铲子刮着冰面:“本来冰面挺干净的,前两天不是下雪了吗?雪盖在上面影响孩子们玩儿,我来帮着弄一下。”在刘大爷说话间,他身边的小孙子追着同伴说道:“来,咱们来玩一场短道接力吧。”

和刘大爷一样,周先生也带着孩子来这儿滑冰。他告诉记者:“从上个月开始,就陆陆续续有人来这儿滑冰了,有一个东北的老教练带着孩子们学,一开始有十多个孩子。后来有媒体报过一次,就更多的人来玩了,最多的时候,我看到在这一段冰面上有几百人在玩。”

在周先生看来,北京冬奥会的确对于群众体育特别是青少年冰上运动的开展有着极大的推进作用:“也因为是冬奥会,让家长对于冬奥运动项目特别喜欢,而孩子们最近看到了谷爱凌和苏翊鸣滑雪,感受到了榜样的力量。北京冬奥会让北京的老百姓对于孩子在冰上和雪上的期望,一下子就提高了很多。不仅是滑冰,平时我们也去滑雪场玩。”

40后和10后同场竞技 孩子们都玩儿的挺好

走过一座桥,距离周先生带孩子滑冰的地方不到500米处,“50后”老龙和“40后”岁的老黎正跟一群小学生们打着冰球。

老龙家住附近,骑车十多分钟就能到这里,从十二月底河彻底冻住开始,他几乎天天都来玩一场,而他甚至都不确定这条河的名字,在被记者问到的时候,还不住地问一起打球的球友:“哎,这叫什么河?”

“哎哟,老北京的护城河你都不知道啊,就是护城河。”球友回答。

老龙从十几岁就开始打冰球,已经玩了接近50年的冰球。“我们这玩冰球的人很多,大家都一个群,基本上要打球之前,大家就在群里约好一起。最近是每天下午2点开始,最多可以玩到5点多。”

最近由于是寒假,冰球场上来了一群小学生,老龙和朋友们也跟孩子们一起打:“大人和孩子一起玩没什么障碍,别看孩子们小,但基本上都是参加过学习班的。”

在这群玩冰球的人当中,老龙不算年龄最大的。他的球友老黎在场上虎虎生威,完全看不出已经73岁了。

老黎家住团结湖,离雍和宫有五六公里的距离,骑电瓶车也要20多分钟,但他还是坚持每天来这玩一个下午。看着只有自己身高一半多一点的孩子们,老黎挺乐呵:“反正就是玩,也有意思。小孩子,让着他们点,照顾他们一点。别看他们小,都是训练班教练教出来的,天热的时候都是在冰球馆里打球的,玩儿的挺好。”

在这群玩冰球的人里,有一个小女孩的身影。这个小名“妞妞”的女娃今年9岁半,是这群孩子里唯一的一个女孩,但也是打的最好的那个。

妞妞的家就住在附近只有几百米的地方,每天下午妈妈带着她来打球。她不仅滑冰技术非常娴熟,打球的意识也特别出色。妞妞的妈妈告诉记者,女儿从学前班开始学冰球,到如今已经打了4年时间了:“除了疫情那一年上冰少一点,其他时候上冰都挺多的。最近在冰场休息的时候,这群孩子就到这儿来跟爷爷们打着玩。”

四川日报  华小峰摄

除了和爷爷们一起打球,妞妞和小伙伴们平时也参加了一家冰球俱乐部,平时在俱乐部打北京的小俱乐部联赛,而且她也因为自己良好的技术和意识,成为了北京女子冰球队U10的队员:“她每周都有小女冰的训练,在俱乐部的时候也是跟男孩子一起打球。”

护城河滑冰历史由来已久 乾隆时期就有记载

老北京的护城河环绕一周,在1953年经过测算,总长度约为41公里。在这么长的一段河道里,冬天有很多人参与冰上项目。

实际上,在护城河里滑冰的历史悠久,乾隆时期就有过记载。乾隆初期潘荣陛在《帝京岁时纪胜》中记载了当时的滑冰。书中写道:“冰上滑擦者,所著之履均有铁齿,流行冰上,如星驰电掣,争先夺标为胜,名曰溜冰。都人于各城外护城河下,群聚滑擦,往还亦已冰床代渡”。从中可以看出,当时北京城外的护城河上已有不少人聚在一起滑冰了。

乾隆中期的进士李声振所著《百戏竹枝词·走冰鞋》一首,而在这首诗前有注解写道:“足着铁底鞋,一步恒数丈,行冰上,兼有能格斗、舞跳者,都门入冬,城河最多。”也与潘荣陛的《帝京岁时纪胜》相互印证。

另外,《帝京岁时纪胜》提到的“冰床代渡”则是冬天在护城河中国开辟的冰上运输线。清富察敦崇在《燕京岁时记》记载:“冬至以后,水泽腹坚,则什刹海、护城河、二闸等处皆有冰床。一人拖之,其行甚速。长约五尺,宽约三尺,以木为之,脚有铁条,可坐三四人。雪晴日暖之际,如行玉壶中,亦快事也。”

所谓“冰床”,多为“排子车”的车板倒扣,每架可载五六人,由一人推送即可滑行。“冰床”收费极低,可随时上下,十分方便。清中期戴璐《藤阴杂记》载:“东便门至西便门,三冬冻合,设拖床坐人,比车较省。”从路线来看,就像是当时的人走了一趟北京的二环。

评论 2

  • 李玉泉 2022-02-16

    好看好看

  • 爱老虎油 2022-02-16

    太棒了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