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人大代表王暾:应打通“数据孤岛” 建设综合灾害预警平台

封面区块链 该文章已上链 >

封面新闻 2022-01-19 19:44 125097

封面新闻记者 杨金祝

今年四川省两会,四川省人大代表、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所长王暾继续聚焦“灾害预警”领域。

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在奥地利科学院攻读理论物理博士后的王暾,决定回国研发地震预警系统。1个月后,王暾在成都高新区成立了研究所,致力于地震预警技术的研究。

10多年来,“成都造”地震预警系统不仅服务全国,还走出国门,服务“一带一路”沿线国家。2021年9月,四川泸县发生6.0级地震。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与中国地震局联合建设的中国地震预警网成功预警此次地震,给成都市提前49秒预警,给泸州市提前6秒预警。

“灾害预警可以为民众和工程提供预警时间,减少人员伤亡、次生灾害、经济损失。”1月18日,王暾在接受封面新闻记者采访时说,今年四川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加强对人才和科技创新的重视。在灾害预警方面,他建议:要打通部门之间和政社之间数据孤岛,建设综合灾害预警平台。

领先优势:

具备建设综合灾害预警平台的基础条件

王暾说,四川自然资源、水利、气象等各部门已各自建设部分灾害监测设施,具备信息共享和平台打通的基础。“这些已建的监测预警系统,在单一灾种的防灾减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拟在十四五期间扩大涉灾领域的预警体系建设规模。但地质地震灾害、山洪灾害、气象灾害,以及森林火灾等自然灾害在空间分布上具有较高重叠性。”

同时,四川在灾害预警科研机构、科技人才、科技成果方面的优势尤为突出。例如,在科研力量方面,四川有中科院山地所、四川大学自然灾害预警研究中心、成都理工大学、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等专业科研机构。在科技成果方面,“四川智造”“成都智造”地震预警、滑坡预警、泥石流预警科技成果、应用服务已经走在全国,乃至全球前列。

因此,他认为,随着灾害预警技术及解决方案日渐成熟,四川已具备在整合、兼容各涉灾部门现有传感器、系统的基础上,建设共享化、集约化的单灾种、多灾种监测预警基础设施的技术条件。

打通“数据孤岛”

集约化建设灾害预警基础设施

他建议,集约化建设灾害预警基础设施,打造灾害预警领域的“铁塔”模式。

具体包括,在涉灾监测预警项目立项、验收时,探索各级政府部门之间,及与灾害预警专业机构、科技企业协同(PPP)共建灾害预警网、中心、系统平台,提升自然灾害监测预警能力。这样可以减少建设运维成本、提高建设效率,实现集约化、共享化、标准化,成为全国创新示范。

同时,他认为,应促进已建成的预警系统的信息的互联互通,推动灾害预警率先在四川成为基本公共服务,开展立法调研,为灾害预警行业发展提供法治保障。

评论 1

  • 你看天晴了 2022-01-19

    成都造服务全球[得意]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