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届四川文学奖获奖名单正式出炉!《苔》《灵犀》等16件作品榜上有名

封面区块链 该文章已上链 >

封面新闻 2021-12-27 19:33 113342

封面新闻记者 张杰 实习生 李心月

12月27日晚,四川作协官网“四川作家网”对外公布第十届四川文学奖获奖名单。奖项分为“长篇小说”、“中短篇小说”、“诗歌”、“散文”、“报告文学”、“儿童文学”、“文学理论批评”、“文学翻译”,8个类别共有16部(篇)作品获奖。其中长篇小说奖2部、中短篇小说奖3篇(部),诗歌奖3部,散文奖3部,报告文学奖2部(篇),儿童文学奖1部,文学理论评论奖1部(篇),文学翻译奖1部。四川文学奖每三年评选一次。第十届四川文学奖的评审组,分8个类别共有34位评委。

四川省作协官网截图

在获奖名单上可以看到,在“长篇小说”类别,乐山籍90后作家周恺的《苔》、同样为乐山籍作家的林雪儿的《北京到马边有多远》榜上有名;在“中短篇小说”类别,军旅作家王棵的《从同志到先生》,格尼的《一壁青苔》,贾飞的《远灯》在列;在“诗歌类”类别, 赵晓梦《钓鱼城》、彭志强《二十四伎乐》,敬丹樱《槐树开始下雪》获奖;凌仕江《蚂蚁搬家要落雨》、李银昭《一册清凉》、沈荣均《天青色等烟雨》是“散文”类别的获奖作品;周闻道《重装出围》、陈果《古路之路》是“报告文学”类别的获奖作品;唯一的“儿童文学”类别由王林柏《买星星的人》获得;“文学理论批评”也是只有一部作品获奖:白浩和钟良鸣的《二分法和三分火》。“文学翻译”类别的唯一获奖作品是《灵犀:一位法国诗人与苏东坡的心灵交会》。

第十届四川文学奖获奖名单

阿来的《蘑菇圈》获四川文学奖“特别奖”

本届四川文学奖设立“特别奖”。对在评奖年限内已获中国作家协会主办的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的作品,授予四川文学奖“特别奖”。

获得本届四川文学奖“特别奖”的是阿来的《蘑菇圈》(第七届鲁迅文学奖获奖作品),阿克鸠射的《悬崖村》(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获奖作品),阿微木依萝的《檐上的月亮》(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获奖作品)。

第八届四川省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优秀作品奖获奖名单

与第十届四川文学奖获奖名单揭晓同时,第八届四川省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优秀作品奖也揭晓了获奖名单。四川省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优秀作品奖也是每三年评选一次。本届一共有13件作品获奖。

四川文学奖、四川省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优秀作品奖获奖名单出炉后,封面新闻记者采访到“双奖”评奖办公室主任、作家马平。马平特别谈到这次四川文学奖的获奖作品,“这些作品的质量,整体来说是很高的。比如长篇小说《苔》,作者是来自四川乐山的青年作家周恺。总体来说,从获奖名单上看,有亮色,有新气象,特别是青年作家抢眼。周恺是90后,报告文学获奖作品《古路之路》的作者陈果,诗歌类获奖作品的作者敬丹樱,都是比较年轻的实力派作家。马平说,这些年四川文学出现了很多新鲜面孔,为四川文坛注入了新鲜血液,在这个奖项上有所体现。同时也有宝刀不老的资深作家,总体来说,人才梯队结构是很鲜明,说明四川文学后继有人,这是非常可喜的。”

四川省作协官网截图

《苔》 《北京到马边有多远》两部长篇小说获奖

作者均来自乐山,其中一位还是90后

2019年,一部叫《苔》的长篇小说的出现,让不少人认识了一个来自四川乐山的90后青年作家:周恺。周恺1990年生于四川乐山。苔》是周恺的首部长篇作品。在这部小说中,周恺精研家乡(四川乐山)的方志、族牒、掌故、民间故事,立体式地复活了晚清四川的民众江湖,精细而浩瀚地复活了那些数不清的命运。应了书名的内涵:小人物命如苔丝,却卑微前行。《苔》的背景是清末民初的乐山。在30多万字的篇幅里,这位年轻人用超常的耐心和见识,在历史的烟尘中,“还原”再现了一个家族故事。在小说中,乐山的地理风物、历史掌故、人物方言以及晚清四川民众的生活场景,都写得很扎实、地,展示了一位年轻人对历史、时代、命运的深邃思考。他用娓娓道来的语气,在舒缓、富有张力的叙述之中,不露声色地塑造出很多个鲜明而复杂多面的人物形象。这部作品也让人看到了周恺的文学才华。他被赞为“小说写作的天才,让我们有幸目睹大师的青年”。在“2019名人堂·年度十大作家”榜单上,周恺也因为这部作品榜上有名。

长篇小说《北京到马边有多远》,是林雪儿以中央、省、市三级纪委在马边扶贫为题材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小说塑造了一个生长在北京,在中纪委工作的年轻大学生林修,来到山高风寒的四川马边雪鹤村当“第一书记”。强烈的使命感迫使林修放下自己的小梦,以赤子之热忱,与省、市纪委的扶贫干部一起,把自己融为乡村一员,身体力行,让中国扶贫壮举在乡村完美实施。在这期间,林修也成长为一名眉间有星空、胸中有家国的热血青年。小说虽立足小凉山马边,但视角开阔。走访、修路、教育、党建、安居,有冲突,更有爱、情怀和改变,人物性格鲜明,记录彝汉群众共同奋斗,让山村一步越千年的脱贫故事。小说涉及面广,真实地再现了包括马边在内的乐山历史和地理风貌,以及参与脱贫的干部群众形象。

林雪儿,学名王雪珍,2004年出版散文集《雪落拉萨》曾获郭沫若文艺奖二等奖。2011年出版长篇小说《妇科医生》。《北京到马边有多远》,由四川人民出版社于2019年出版。这部作品曾被列入四川省2017—2021年文艺精品创作生产规划项目,同时被四川省作家协会纳入“文学扶贫万千百十活动”重点选题。

文学翻译类获奖作品来自法国汉学家之手

他视大文豪苏东坡为“灵犀”知音

其中“文学翻译类”的唯一获奖作品《灵犀:一位法国诗人与苏东坡的心灵交会》是由法国著名诗人、汉学家克洛德·罗阿(1915—1997)创作的苏轼传记,由四川大学外国语学院宁虹教授翻译成成中文,四川大学出版社2019年9月出版。 译者宁虹教授以其女性的细腻,将罗阿的感性笔调原原本本地译介给了我们,行文流畅优雅,与罗阿文风令人惊讶地贴合。

克洛德·罗阿是法国著名诗人、小说家、评论家、汉学家。他在文学生涯中不断保持着与中国文化的对话,撰写了大量专门论述中国和中国文化的著作,还将从中国诗歌中得到的灵感运用于创作中。他也曾来到中国,与老舍、梅兰芳、罗大冈等人相交,并借由罗大冈的介绍认识了苏东坡及其诗词。在《灵犀》这本书中,罗阿评述了苏东坡的生平和诗词,也讲述了他自己在中国的亲身经历。

苏东坡是生活在11世纪中国的文人士大夫,而罗阿却是与之相隔千年之久的法国诗人。他们中间隔着千年的时光,还有语言、文化、思维等种种差异,但罗阿却对东坡以“朋友”相称,甚至热爱到狂妄地认为“他就是我”。他带着西方人的独立和客观,又对中国文化保持着亲近和喜爱,以法式的浪漫笔触,为我们呈现了一位与往常不甚相同的东坡形象。

四川大学教授、诗人向以鲜为《灵犀:一位法国诗人与苏东坡的心灵交会》中文版作了序文《我者与他者》。在文中,向以鲜特别提到翻译的精彩,“感谢四川大学同事宁虹教授的精彩移译,让我们得以倾听上下千年东西万里的心灵密语。宁虹教授的译笔畅达而温情,富有女性的细致,又不失顿挫昂扬之气,准确地传达了罗阿长于抒情又精于叙述的文本风格,读来令人如饮醇醪,如沐春风。”

评论 0

  •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