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2021:这些四川科技的高光时刻,值得铭记!

川观新闻 2021-12-20 22:23 70485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奔向2035年远景目标的新起点。

这一年,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相互交织,科技创新成为国际战略博弈的主要战场,围绕科技制高点的竞争空前激烈,实现科技自立自强事关国家前途命运。

这一年,四川肩负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战略使命,召开全会进行专题部署深入推进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出台“科创十条”,为四川的创新发展按下新的“快进键”。

这一年,在川科学家们上下求索,点亮更广阔的世界,他们追逐真理,打开更崭新的天地,他们叩问未知,引领我们遥望未来。

这一年,四川科技领域捷报频传,一大批原创成果喷薄而出,关键核心技术加速突破,科技服务民生成效显著。四川科技创新正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能力提升。

站在年末

回望2021

让我们再次走进四川科技这些令人骄傲的高光时刻!

世界首台高温超导高速磁浮工程化样车在川启用

1月13日,我国自主研发设计、自主制造的世界首台高温超导高速磁浮工程化样车及世界首条高温超导高速磁浮真车试验线在四川启用,标志着我国高温超导高速磁浮工程化研究实现从无到有的历史性突破。

1月13日上午,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温超导高速磁浮工程化样车及试验线在西南交通大学九里校区正式启用。 川观新闻记者 华小峰摄

高速磁浮是当前世界轨道交通技术的一大“制高点”。西南交通大学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了相关研发。此前,已在实验室内搭建起小载重的高温超导磁悬浮环形轨道,并运行试验6年多时间。

这是在全球范围内首次实现大载重、高温超导高速磁浮技术工程化,实现了“浮起来、动起来”,对我国构建完整技术体系和标准,实现轨道交通持续领跑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记者最近了解到,为了实现“跑起来”,团队在天府新区搭建了一条长1.6公里的真空管道试验线平台,这会进一步提高高速磁浮的速度极限。设计时速达每小时1500公里,实现了真正的超音速。

“华龙一号”正式商运

1月30日,华龙一号全球首堆中核集团福建福清核电5号机组投入商业运行。这标志着我国在三代核电技术领域跻身世界前列,成为继美国、法国、俄罗斯等国家之后真正掌握自主三代核电技术的国家。

华龙一号全球首堆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供图

“华龙一号”的核心——反应堆及一回路系统由位于四川的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研发设计。华龙一号首堆所有核心设备均已实现国产,所有设备国产化率达88%。目前已经开始在国内外批量化建设。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7月,在我国最南端的核电基地——海南昌江,全球首个陆上商用模块化小堆“玲龙一号”开工建设,标志着我国在模块化小型堆技术上走在世界前列。它是全球唯一通过国际原子能机构官方审查的三代核能小堆,同样由核动力院历时十余年自主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这是中国核电的又一自主创新重大成果。

中国空间站开启有人长期驻留时代

4月29日11时23分,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炽焰飞腾,声震长空,长征五号B遥二运载火箭搭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一飞冲天,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迈出最后一步。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航天员叶光富。新华社发

承担“天和”核心舱物资管理分系统研发的,就是位于成都龙泉山脚下的四川航天技术研究院。这是中国载人航天事业中首次进行系统性物资管理,也是来自四川的科学力量首次承研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分系统级产品。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研究所承研了我国航天测控网70%的设备,这是为空间站指路的测控通信网络。

10月16日凌晨0时23分,搭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火箭点火发射,来自成都的03号航天员叶光富成为首位成功“飞天”的川籍航天员。省农科院培育的100克、3000多粒水稻种子也随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进入太空。

在4410米的海子山上捕捉“天外来客”

在四川稻城海拔4410米的海子山上,我国科学家观测到迄今最高能量光子。5月17日,在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的发布会上,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LHAASO,简称拉索)”的发现震惊世界。

稻城海子山上,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川观新闻记者 何海洋 摄

拉索在银河系内发现大量超高能宇宙加速器,并记录到最高1.4拍电子伏伽马光子。这是人类观测到的最高能量光子,突破了人类对银河系粒子加速的传统认知,开启“超高能伽马天文学”的时代。这些发现于2021年5月17日发表在《Nature》(《自然》)。

拉索主体工程于2017年11月动工,今年7月已完成全阵列建设并投入运行。10月17日,拉索通过了工艺验收。

10月21日至27日,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在北京举行,拉索在基础研究展区上向观众们展示了探索宇宙取得的创新成绩。

国家川藏铁路技术创新中心揭牌

5月23日,国家川藏铁路技术创新中心建设推进会在成都举行。国家川藏铁路技术创新中心由科技部批复设立、国铁集团联合四川和西藏两省区共同组建,规划在成都和西藏林芝布局建设研发基地。

5月23日,国家川藏铁路技术创新中心建设推进会在成都举行。会上,国家川藏铁路技术创新中心正式揭牌。川观新闻记者 欧阳杰 摄

川藏铁路技术创新中心,肩负着突破川藏铁路建设运营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化、支撑川藏铁路工程建设运营的重要使命。重点围绕川藏铁路工程建设、环境保护、灾害防护、装备研制、运营管理等任务,搭建技术创新平台,组织开展重大科技攻关和技术方案论证,构建大数据智能支持、检验检测和咨询培训等全链条服务体系,推进创新成果转化,努力打造世界铁路创新高地。

12月12日,国家川藏铁路技术创新中心(成都)项目在天府新区兴隆湖畔启动建设。川藏铁路技术创新中心(成都)项目基地,致力于打造集技术研发、技术服务、科研成果转化于一体的全链条创新平台,建设数字川藏、地理地质、智能建造、灾害预警与防控等研发实验环境,集聚创新资源构建基于互联网的研发实验体系。

“顶流”天府实验室正式挂牌“出道”

6月7日,西部(成都)科学城和天府实验室在成都正式揭牌。这是四川科技创新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标志着西部(成都)科学城和天府实验室进入了由谋划布局到全面建设的新阶段。

6月7日,西部(成都)科学城和天府实验室在成都正式揭牌。 川观新闻记者 欧阳杰 摄

天府实验室是以国家和四川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需求为导向,以提升我省源头创新能力和引领产业与社会发展为使命、覆盖创新全链条的综合创新类科研基地,是我省打造战略科技力量的重大科技创新基地,是我省争创国家实验室的“预备队”。

其中,天府兴隆湖实验室最早启动建设。实验室位于成都科学城鹿溪智谷科学中心,占地约1120亩。目前物理载体等工程建设进展顺利。其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绿色智能光子技术、微纳电子技术、智能感知技术、深空通信技术、电磁调控技术。11月初,天府兴隆湖实验室开始招兵买马。

据了解,聚焦碳中和领域的天府永兴实验室也将于近期挂牌。

省委全会举行暨“科创十条”发布

6月15日,省委十一届九次全会在成都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四川省委关于深入推进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决定》。这是四川首次以全会的形式,对创新发展进行专题部署。

6月15日,中国共产党四川省第十一届委员会第九次全体会议在成都举行。 川观新闻记者 欧阳杰 摄

全会强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一头抓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一头抓产业技术创新和全社会创新创造,加快把创新资源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优势。保持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增幅、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较“十三五”末实现倍增。

一周后,作为省委全会《决定》的配套文件,省政府出台重磅文件——《关于进一步支持科技创新的若干政策》。这是一份极具含金量的文件。业内人士评价,四川此番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力度前所未有,尤其是基础研究薄弱、企业研发投入不足、高端人才紧缺等一些长期呼吁的问题得到回应,部分政策极具突破性。

“上新”两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事关粮食和中药

年初,科技部发文批准在川建设2家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让四川科技迎来开门红。一家聚焦粮食,是依托四川农业大学建设的省部共建西南作物基因资源发掘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一家关注中药,是依托成都中医药大学建设的省部共建西南特色中药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7月2日,两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正式挂牌。两个“国字号”实验室获批建设,是全省科技界,也是“三农”和中医药领域的大事。

7月2日,两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正式挂牌。 川观新闻记者 徐莉莎 摄

这类高能级平台强调“独一性”,一个领域只集中力量布局一个。入选者需要在各自领域中处于尖端位置。当前,国家正探索建立国家实验室体系,重组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逐渐放缓了对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批复。能在一年内获批两个“国字号”实验室,实属不易。

设立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其势已成

今年1月,魏彦玉、王晓茹、寇纲等13名省政协委员把设立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重视和鼓励交叉研究的建议带上了省两会。

10月9日,四川省政府领衔办理政协提案专题会议上传来消息,四川将整合现有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等项目,设立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

 10月9日,四川省政府领衔办理政协提案专题会议上传来消息,四川将整合现有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等项目,设立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 川观新闻记者 田为 摄

这是继天府实验室揭牌后,四川科技界的又一里程碑事件。消息一出,科技工作者纷纷叫好。

省科技厅负责人在会上表示,将参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建设运行模式,结合四川实际支持设立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对我省自然科学基金工作进行宏观管理、统筹协调和监督评估。编制省自然科学基金规划和专项指南,创新体制机制,为科研工作者松绑赋能。

川观新闻记者了解到,2021年省财政统筹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专项资金和省级科技计划专项资金约2.5亿元用于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省财政厅透露,2022年将在2.5亿元基础上新增3亿元,用于支持基础研究相关工作;还将根据发展需要和使用情况,考虑继续统筹存量和增量资金,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支持力度。

新增6名院士25个项目斩获国家科学技术奖

11月18日,中国自然科学界、工程科学技术界的最高学术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迎来了新成员。中国科学院增选院士65人,在川的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院长刘仓理,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院长、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院长杨正林,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研究员唐志共入选。

中国工程院增选院士84人。电子科技大学教授邓龙江,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隶属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博士生导师胡晓棉,四川大学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四川大学常务副校长许唯临入选。

11月3日召开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四川科技战线再传捷报。共有25个项目荣获中国科技界顶级奖项——国家科学技术奖。其中国家技术发明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奖23项。

11月3日,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会前,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李克强、王沪宁、韩正等会见获奖代表并同大家合影留念。新华社记者 李学仁 摄

从数量上来看,今年四川25个项目获奖,与上年持平。在严格控制奖励数量的背景下来看,保持这个数量实属不易。

从领域上来看,四川的获奖项目涵盖了装备制造、医疗卫生、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科学普及等方面,在聚焦前沿科技探索、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满足重大战略需求、维护人民生命健康、科学普及优秀成果等方面均有突破。

川观新闻记者 徐莉莎 整理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

评论 3

  • 哈米村驻村队员 2021-12-23

    高光时刻值得铭记

  • fm2078967 2021-12-22

    祝愿祖国繁荣昌盛

  • 屋顶榭寄生 2021-12-20

    高光时空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