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中星1D”卫星发射①|久久为功,西昌发射场的2号塔架已完成99次发射

川观新闻 2021-11-27 10:56 28320

黄国畅 胡煦劼 川观新闻记者 吴浩

11月27日凌晨,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中星1D”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也是十九届六中全会召开后该中心的首次胜利。“中星1D”卫星升空的地方——西昌发射场2号塔架,也在此次发射中圆满完成了其第99次任务。

今天凌晨的发射圆满成功。

为长征三号火箭拔地而起

时光回溯,上世纪80年代末,我国研制出长征三号甲、乙运载火箭,需要新的发射工位,2号发射塔应运而生。1990年,在3号发射塔不远处,一座全新的塔架拔地而起。

2号塔架的首次任务,便承载着重大使命。“5、4、3、2、1!点火!”1990年7月16日,我国新研制的大推力运载火箭——长征二号捆绑式运载火箭在2号塔架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运载火箭技术和发射能力有了新的发展和提高。

敢于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勇于攀登航天科技高峰。1992年3月22日,2号塔架经历了血与火的考验。“点火”口令下达后,长征二号E捆绑式运载火箭并未起飞,西昌航天人奋勇“逆行”,开始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澳星保卫战。

“紧急关机!”当时,火箭的6台发动机以近2000摄氏度的高温喷射着火焰,整个发射场被棕黄色的烟雾所笼罩,随时都有爆炸的危险。

毒气、烈火、火工品爆炸,这是一场前所未有的战斗。发射场党员群体主动请缨、奋不顾身,用智慧、用鲜血、用生命保住了澳星、保住了火箭、保住了发射场,创造了世界航天史上的奇迹。同年8月14日,长征二号E捆绑式运载火箭再次在2号塔架一飞冲天,“澳赛特B1”卫星顺利入轨。那一刻,西昌航天人欢呼雀跃、激情相拥、热泪盈眶,纷纷庆贺这来之不易的胜利。

2号塔架。

所有天链卫星均在这发射

2008年4月25日,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在2号塔架腾空而起,冲破重重迷雾直穿九霄,成功将天链一号01星送入太空。

截至目前,我国所有的6次天链卫星发射均在2号塔架进行。基于天链中继卫星系统的天基测控系统,见证着我国探索太空的脚步,也在我国航天发射以及载人航天任务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千年圆梦,建造“天宫”。自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在中心文昌航天发射场升空以来,中国正式进入空间站时代。令人印象深刻的是,航天员虽然身处太空,却能通过WiFi享受高速“冲浪”的网上生活,进行清晰的语音和视频通话。不仅如此,航天员拍摄到的太空美景也呈现在人们面前,频频带来视觉震撼……奇迹背后,离不开中心多年倾力发射建造的天链中继卫星系统,构建起了天地一体化的强大信息交换和传输网络。

与“嫦娥”有着一段不解之缘

同时,2号塔架还与“嫦娥”有着一段不解之缘。

2010年10月1日,在这个举国欢庆的时刻,中国探月的第二次远征便从2号塔架启程。18时59分57秒,山谷中爆发出震天巨响,犹如为祖国庆生的礼炮。拖着橘红色火焰的长征三号丙火箭直冲云霄,搭载着嫦娥二号精准入轨。

嫦娥二号发射时的场景。

2013年12月2日1时30分,2号塔架再次见证历史。长征三号乙火箭托举着嫦娥三号拔地而起,再探“月宫”。与以往不同,此次发射,“嫦娥姑娘”身边还带了一只心爱的“宠物”——“玉兔”。就是这只“兔子”,承担起了我国首次月球软着陆和月面巡视勘察,开展月表形貌与地质构造调查等科学探测的重任,使中国成为继美国、前苏联之后世界上第三个实现月球软着陆的国家。

奔月梦想,生生不息。2018年12月8日2时23分,嫦娥四号从2号塔架直上九霄,实现了人类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和巡视勘察,让中华民族探索浩瀚宇宙的步伐在太空中迈得更稳更远。

嫦娥四号在月背着陆。

自立自强,创新超越。自1990年投入使用以来,西昌发射场2号塔架完成了我国第一个捆绑式大推力火箭首飞,为我国载人航天运载能力形成奠定基础;成功将“嫦娥”“北斗”“天链”“风云”等大国重器送入预定轨道,谱写下不朽的功勋;多次发射国外卫星,助力“一带一路”,服务大国外交,成为我国发射数量最多的航天发射工位,见证了一个又一个中国航天的“第一”和世界航天的“首次”,为祖国航天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此次任务的火箭在2号塔架剑指苍穹。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供图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

评论 0

  •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