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彝归来又战疫 他用行动书写医者仁心

封面新闻 2021-11-23 16:38 58278

徐建军,成都温江区和盛镇中心卫生院医生,2018年6月30日至今年5月30日,在近3年的时间里,他坚守在脱贫攻坚一线,深入四川凉山州布拖县拉达乡卫生院,守护当地百姓健康。援彝任务结束后,他征衣未解又主动请战,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负责医院发热诊室的各项工作。徐建军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书写了一名医务工作者的大爱仁心。

克服重重困难治病兼带教

3年援彝路书写医者大爱

2018年5月,得知有机会到彝族聚居区参与脱贫攻坚,为民族兄弟尽一份绵薄之力之时,徐建军第一个主动报名。考虑到他年过五旬,医院劝他放弃援彝,但徐建军再三争取说:“我自小在民族地区长大,经历过民族地区缺医少药的生活,我是学医的,我的所学所长能为当地彝族同胞和援建干部尽一份力。”

援彝期间,徐建军被分配到布拖县拉达乡卫生院担任医师,在承担医疗工作的同时,他还承担起带教3名彝族徒弟的任务。在他援彝的3年时间里,拉达乡卫生院的门诊量显著增加。

“刚到布拖时,看到落后的面貌和深度贫困的现状,心里是没有底的。”面对艰苦的工作环境,徐建军感到前所未有的艰难。“既来之则安之,绝不能惧怕困难!”徐建军这样为自己打气。

据徐建军讲,当地彝族同胞的主食是土豆、玉米和酸菜。蔬菜和肉则要到中心乡(镇)甚至县城才能买到。每次去乡镇上,徐建军一次就买够一星期的物资,在冬季冰雪气候来临前,还要一次性采购几个星期的量,蔬菜就算冻蔫了也只能凑合着吃。遇到枯水期缺水时,就只能干嚼方便面。彝族的生活习惯是一日两餐,徐建军虽不习惯,也只能入乡随俗。有时候实在饿了,他就买饼干、方便面就着几口苞谷酒充饥御寒。由于饮食不规律,3年下来,徐建军患上了胃病。“虽然条件很艰苦,但我从未后悔!”徐建军坚定地说道。

征衣未脱再次主动请战

坚守发热诊室扛起战疫大旗

2021年5月底,徐建军圆满完成脱贫攻坚援彝任务。根据文件精神,援彝扶贫干部有半个月假期,回到和盛镇中心卫生院后,徐建军得知医院发热诊室急需人手,他便放弃了休假,主动申请到发热诊室工作。“我有防疫经验,我上发热诊室没问题,请领导放心。”徐建军字句铿锵地对医院院长说道。

“发热诊室是直面新冠肺炎的最前线,风险极高,我们必须先做好自我防护,才能更好地保护其他人。”徐建军主动放弃休息时间,优化发热诊室布局流程,组织开展发热诊室应急演练培训。“仔细检查口罩是否戴好,鼻夹压实了没有?鞋套穿了没有……”徐建军深知传染病的厉害,因此,他每天他都会再三叮嘱进入污染区的同事。

发热诊室工作量大、强度高,待排病员情况复杂。医护人员需要全身穿戴防护用具,白班夜班快速轮替,对体力精力都是巨大的挑战。由于穿防护服步骤繁琐,为了节省时间,徐建军常常工作八九个小时不喝水,他说这样可以少去卫生间,也能少换防护服。

用行动为子女树立榜样

未见双亲最后一面成最深的痛

“作为医生,我认为自己是称职的,但作为儿子,我对父母是有愧的。”2018年9月,徐建军母亲去世,由于当时他在布拖县,无法及时回到老人身边,徐建军没能见到母亲最后一面。2021年8月,在徐建军值守发热诊室期间,其父病危,等到交完班赶回去时,老父亲已经永远地离开了他。没能见上父母最后一面,成了徐建军内心深处的伤痛。

谈到自己脱贫攻坚的经历时,他说:“3年下来,我对人生的感悟与之前完全不一样了。其实,我就是个普通人,只是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希望自己的实际行动能给子女起到好的带头作用。”现在,徐建军最大的愿望就是认真做好手上的每一项工作,与战友们携手早日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华西社区传媒记者 刘俊 受访者供图

评论 0

  •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