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戏:传承中获得新生命

新华社 2021-11-21 16:43 41054

11月13日,滇剧名家汪美珠(右二)与两名小演员搭戏。新华社记者严勇摄

新华社昆明11月21日电(记者严勇、王安浩维)78岁的汪美珠一袭青衣扮相,饰演秦香莲一角;分站左右与她搭戏的两个粉丝,还不到8岁,是当地的小学生。

这是发生在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古镇古渡梨园里的一幕。汪美珠是滇戏名家,而两个小家伙是学戏的。相比“汪奶奶”这个称呼,向来重视滇戏传承的汪美珠更喜欢她们喊“汪老师”。“有小娃娃来跟我学滇剧,是最开心不过的事了。”她说。

滇戏或滇剧,有两百多年历史。相比同样古老的京剧,它更少为人所知,但价值也很宝贵。它由清朝时外乡人带来的秦腔、徽调等汇聚而成,并融入云南本地唱法,别具一格。又因保存了西南边境地区的历史文化资料,它也被称作“滇粹”,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但像其他戏一样,它也受到冲击,很多人渐渐不再喜欢看戏。“鼓励年轻人学戏、看戏成了我的一个任务。”汪美珠说。

滇剧演员在台上表演。新华社记者严勇摄

然而,稚嫩的面孔在古渡梨园仍不多见。常年唱戏的戏班子平均年龄在60岁以上。台下的观众中,更难见到年轻人身影。

汪美珠说:“以前唱戏虽然苦,但好歹能养家糊口,现在唱得再好,可能也不如打工挣钱,年轻人就不太愿意学了。”

但唱了大半辈子戏的她觉得,无论如何都要坚持下去。“滇剧是云南人特有的乡音,丢掉太可惜。”

11月13日,青年滇剧演员在化妆间化妆。新华社记者严勇摄

曾几何时,滇剧就像是云南人的“流行歌曲”。20世纪70年代鼎盛时期,仅昆明市内就有大大小小几十家剧团,大一点的村子都有滇剧团。专业剧团的戏,有时候票都买不到,还得托人。

在《铡美案》选段,汪美珠用昆明官话唱出台词,搭配上丝弦、胡琴等奏出的声音,像是雨打屋檐,如泣如诉,唱出戏中人秦香莲的悲惨遭遇。

“跟京剧比,它更贴近生活,多了些烟火气。昆明话唱戏本身富有腔调,有的戏一口气可能要唱几十句。”她说。

古渡梨园是当地传承滇剧的一个平台。它是商人张雄在2011年创办的,这是一个像民间戏班子的地方。

52岁的张雄自幼在专业学校学滇戏,当时一个班上有70多位同学。20世纪80年代,他下海经商。随后在一次聚会上,张雄见到打小一起学滇戏的同学。大家从事各行各业,仅有不到10人还站在戏台上。

张雄决定创建古渡梨园,他东走西奔,建起了戏班,里面就有几位当年的同学。这也得到了当地政府的支持。

昆明是中国的热门旅游城市之一,当地相关政府官员说:“我们提出了文旅产业发展的新目标,包括保存独有的传统文化符号,这样可以吸引更多人。”

11月3日,滇剧演员在做登台前的准备。新华社记者严勇摄

来看戏的人开始增多。每周,古渡梨园都会演上几场滇戏。下午1点半开场,3点半结束。只要天气好,台下近百个座位几乎都会坐满。听戏的人多数来自周边社区,很多互相能喊得出名字。

70岁的张大爷是常客,来回坐公交车需要两个多小时,就为了听一场滇戏。

古渡梨园现任班主洪小柱介绍,目前驻守小剧场的有30多人,年纪最大的79岁,最小的45岁,都有自己的拿手戏。“因为喜欢滇戏,我们才凑到一起。”她说。

进小剧场听戏,7元一位,茶水免费;唱戏的人,每天能有10元到20元的报酬。

“我们不图钱,专门为唱戏来的。”每天必到剧场的董林坤今年56岁,8岁习武,登台唱戏已有40余年。

登台前,略显拥挤的化妆间挤满人。演员要提前两个小时给自己化好妆,随后酝酿情绪,各自对戏。即便唱了一辈子的戏,他们也丝毫不含糊。

“扮谁就要像谁!年纪大了,我化妆时间比以前更长,为了让自己扮相更好看点。”汪美珠说。

现在,患病的张雄已经坐上轮椅,但他闲不住,四处走访老人,打算把滇剧里一些没再听到的老戏找回来。这其中就有《天官赐福》等需要台前幕后近百人参与的大戏。

《天官赐福》演出当天,剧场里里外外全是人,唱了三个小时。“感觉像是回到了小时候,激动得不知说什么好。”张雄说。他们还搭设了两个机位,把全剧录制下来。

11月13日,青年滇剧演员(中)李婷婷在台上表演。新华社记者严勇摄

逢月末,古渡梨园会有滇剧的经典折子戏专场。这一天,像汪美珠这样的名家就会受邀登台,场下观众也比平时多出不少。一些青年演员会趁周末赶过来,向老戏骨请教。

“场下会有互动,这对演员来说是莫大的鼓励。”云南省滇剧院青年演员李婷婷说。

汪美珠把更多的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得益于政府倡导的“戏曲进校园”等活动的开展,滇剧有了更多和孩子们“对话”的机会。

这时,汪美珠会对一些剧目重新编排。“有些郎情妾意的戏,就不适合小孩学。”她说,传承是一方面,创新发展也是要考虑的因素。

评论 0

  •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