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论|金丽琦:民族美德的当代箴言录——《望乡台》中的家国情怀初探

封面新闻 2021-11-15 13:47 44125

文/金丽琦

所谓“望乡台”,指漂泊在外地的人无法返回家乡而不得不登高回望故乡的高台,后来逐渐被演绎成为鬼魂回望人间的地方。所以看到“望乡台”三个字,人们或许会联想到传说的奈何桥,即阴阳过界之地。赵伟积20年之功完成的这部长篇小说何以要冠以这样一个名字呢?作者想要表达什么呢?这些当然还要从小说本身中去找寻到答案。

赵伟的《望乡台》全文共100卷,洋洋洒洒近千页。小说取景于20世纪初的中国,以望乡台下四合院子孙的成长为线索,讲述了赵家几代人的生活。作品同时还埋着一条暗线,就是周掌柜托付给国仪保护的皮箱子,也正是这个皮箱子使赵家人与波澜壮阔的中国革命进程紧密联系在一起。

小说里人物众多,情节错综复杂,但又都围绕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展开的。这些美德当中首先包括守护家园的爱国主义,比如小说里在望娘滩上打鬼子的情节。其次体现在玉珍等人物上,还包括善良、朴实、勤俭节约的民族性格。第三还包括以“修齐治平”为代表的人生信条、人生哲学。

《望乡台》中的“修齐”思想

《望乡台》以国仪骑白马入四合院告知大姐桃花之死为开端,描绘了一幅又一幅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乡村田园风光。比如第一章中写到的,“太阳从望乡台后面的火峰山升起,晨光清亮、金光万道、普照山河”,“阳春三月,桥前的桃林里桃花开放似火”,“山民耕作,渔翁钓鱼,纤夫们歌唱”,这是以国仪一路骑马而过的周边为视野描写风土人情,读之不禁让人想起陶渊明笔下的“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但作者很快便笔锋一转,小说情节紧接着就围绕桃花之死展开,颇令人触动的是国文的一句话:“退万步说,桃花又不是雷世杰推下崖去的,只怪她自己气量短小,心胸狭隘,复仇二字,从何说起。”亲妹妹遭人非礼而死,饱读诗书的国文竟愿以和为贵,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引人省思的是,四合院祖祖辈辈熟读圣贤、礼义仁和,那何以桃花会走上不归之路?显然,在这里那些纲纲常常的封建思想成了人物命运的桎梏。

20世纪初,面对愚昧和麻木,鲁迅弃医从文,在“铁屋”之中发出“呐喊”,无论是在现实还是小说当中,总会有一批新人砸烂命运的枷锁、起而抗争。在《望乡台》里便顺理成章地出现了德刚怒打雷世杰的情节。

德刚的出场是作为新思想的萌发来表现的,小说里,他剪掉了受之父母的长辫,象征着清朝统治的结束,也暗示封建愚昧的思想将要革除。站在历史的高度来回望历史,我们自然很容易得出这样的结论。但是对那些裹挟在历史洪流中的人来说,如何修身自持却不是一个能够轻易回答的问题。

回到小说里,极“左”时期佛居寺被砸毁,这给玉珍等人带来巨大的震撼却又深感无奈,或许当人们深信的东西得以崩塌,他们会觉得万念俱灰,信仰破灭,当老一代的传统认知面对外来的新思想新观念,他们的态度又将如何,又将如何守望那朴素无华,诚信至上,孝廉和谐,仁义荣辱,勤俭节约的家风?这些问题,在赵伟的《望乡台》中皆有迹可循。

在接下来的情节中,德余摔马治脸,国仪陪同壁州,偶遇周掌柜好心帮忙,危难之际,周掌柜托付皮箱子给国仪,而后续的一切都围绕这个皮箱子展开。

在这里,皮箱子里装的到底是什么真是吊足了人的胃口,引人入胜。在千钧一发之际,国仪始终坚守承诺,不见周掌柜誓不交出,他把藏在自己家里,但老三德鹏通过孩子意外地发现了箱子,国仪将孩子暴打一通,只为教训、告诫孩子,别人交付的东西不能乱动。

随着箱子的解密,国仪一家惨遭批斗,却绝口不言箱子之事,即便遍体鳞伤、家庭离散仍毫无怨言。孔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可以说国仪的经历正体现了这样一种平凡而又崇高的品质。

《望乡台》的结局让人感到五味杂陈、一言难尽,正如童谣所说的那样,“哭的哭,笑的笑。”国仪从意气风发的少年变成耄耋年迈的老翁,从这个角度来说,《望乡台》是一部以个人经历为主线的成长史。但同时《望乡台》又好似一部讲述沧桑变迁的地方史,老官庙由交通闭塞的村落变成交通便利的广纳县。

国仪苦苦守护着皮箱,终其一生无怨无悔。陪伴、守候四合院的玉珍,勤俭持家。玉珍也与国仪同甘共苦,相濡以沫,尤其让人印象深刻的是,无论在何时何地,她都要整理自己的头发,一丝不乱,所谓处变不惊大概也就是如此吧。有人说“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但国仪和玉珍却患难与共,不由得让人想到元好问“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的感慨。

可以说,国仪和玉珍完美地诠释了东方式的爱情观,无论怎样都尽力维护着自己的小家庭,从这个角度来说,他们不仅是爱情的典范,更是中国“齐家”思想的典范。

《望乡台》中的家国情怀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望乡台》中许多人物的语言极具可谓怨中藏爱,只听陈氏骂调皮的德鹏“狗东西”,玉珍思念青姑骂道“死女子”,不难体会,这样的责骂让人心里油然升起一股暖意;每每读到玉珍、赵二姑、蒲秀芳三人在一起调笑时,都会让人感动不已。

人物的这些语言中带着嗔怪与包容。国仪、玉珍一家遭逢大火,陈、王两家纷纷前来慰问并帮忙搭建草棚;在闹灾荒之时,玉珍仍念及陈、王两家恩情,把得来的粮食分给两家。正所谓“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而这其实也是我们民族性格的重要侧面,其中蕴含的不仅仅是同情与关怀,也包含着与苦难和不幸相抗争的铮铮铁骨。惟其如此,前面所提到的人物之间善意的责骂才更突显出邻里互助、家庭和睦的可贵。

小说里塑造了许多模范的夫妻、恋人,比如国仪与玉珍、德辉与树兰、德余与米医生、马朝兴与冉老师、李红旗与黄晓红,他们在动荡建设时代相爱,但因为各种各样的情况,他们当中有的人劳燕分飞,尽管如此,他们都忠实于自己当初的选择、忠实于自己的家庭,为儿女遮风挡雨。他们的经历一样体现了人情美、人性美。

读罢《望乡台》,让人印象深刻的还有其中浓厚的人文气韵。细数起来,望乡台、老官庙、望娘滩、任家山、四合院、空山坝、佛居寺,这些不仅仅是故事发生的场所、背景,而且同时也如同一个个人物一样参与到叙事中来,是作品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四合院的牌匾、佛居寺的菩萨塑身、农耕作田的方法与工具、二十四节气的颂歌、哭嫁的礼仪和风俗、哭丧送礼的人情和世故、还有书中妇女们吟唱的歌谣、男人们打气插秧的插秧歌……无一不洋溢着人文气息。在这样的语境中,他们苦苦求索改变自身命运和国家前途的道路,最终坚定地选择了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革命斗争。

小说中,周掌柜是最先成长起来的一批地下党员之一,他默默地为革命事业做贡献,即便是遭到批斗,仍不忘初心,到空山坝教孩子读书认字,在艰苦的生活中陶然处之、自得其乐;西路军首长德俊,因在祁连山痛失队友而自责多年,他自言愧对战友却无愧中央,决计不能尽忠便回家尽孝,终身未娶妻。

屈原在《离骚》中写到“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千百年来,这种追求已经内化为中华民族最基本、也是最核心的价值观之一。周掌柜和德俊正是这样终于信仰、矢志不渝的典范。

还有德刚,他离家出走,再回家时已是冰冷的尸身。德刚人如其名,刚毅有血性,正因为这样的性格,他坚定地选择入党,在战场上保卫祖国、保卫亲人,从出走的那一刻他就知道前路艰险但却不为所动。

又如任玉昆,返回家乡后先是被当成乞丐,随后又被李红旗和德鹏当成特务痛打,幸好被善良的德辉救下,浑身是血的玉昆得知近在眼前、喂自己酥肉的就是玉珍,但又怕自己连累姐姐所以不敢相认。姐姐就在眼前喂自己吃酥肉,也许这对玉昆来说,是最大的安慰了吧,任玉昆作为中共地下党员潜伏多年,归乡后除了姐姐的那碗加了蒜苗的酥肉之外一无所有,但对他而言,这或许也足矣吧。

玉珍带着任定山的骨灰和玉昆整整守孝三年,任定山曾多次请示中央公开党员的身份,但当时局势不稳,中央决定让其继续开展地下工作。所以,至死他们也没有公开身份,更没有被追认为烈士。该如何来评价他们的功绩呢?面对这样的问题,语言的确显得非常苍白无力。

再如那位坚韧沉静如水的姑娘青姑,她一生为革命事业奋斗,终身未嫁,痴痴地等那个爱吃酥肉的少年来迎娶自己,即便等不到了,她也不卑不亢,默默做好自己的事,劝诫后人,国事与家事不可分割,有大家才会有小家。

无论是德刚、任玉昆父子还是青姑,他们忠于自己的理想信念、忠于自己的组织和事业,他们延续了千百年来“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不能不让人心生敬意。

人类文明无一不是依傍着江河而形成;“逝者如斯,不舍昼夜。”这些大江大河浸润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田,拉开了历史星河的序幕。

在赵伟笔下的《望乡台》中,就有那样一个河滩,名曰望娘滩。望娘滩是连接望乡台和壁州城的一个点,任定山、佛知在此抵御外侮、拼死打仗,河滩上沉积下零零星星的子弹壳便是历史的见证,许许多多为保卫家园而战死的灵魂安息在这里,所以望娘滩不仅见证了战争的残酷和生者无尽的伤痛,而且还见证了中华好儿女是如何守卫着自己的家园,即使血洒疆场也在所不惜。

因而,“望娘滩”三个字品咂起来就让人尤为触动,“望娘滩、望娘滩”,只能远远的望着自己的娘亲,却永远无法再扑到娘的怀里。当然,想必娘亲也会自己治国平天下的儿女而骄傲的吧。

结语

“蚂蚁蚂蚁我问你,爬呀爬呀去哪里,我要爬上望乡台,去看家里爷和奶。”这首童谣几乎贯穿全文,读起来朗朗上口,有一股浓浓的思乡情怀。从小说的主旨来看,这首歌谣也可看作是真正进入故事、理解作者的一条秘径吧。

《望乡台》是一部具有丰富阐释空间的作品,小说以艺术化的方式再现了中华民族浴火重生的艰难历程,同时也集中展示了具有民族特征的优秀品德和价值追求,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望乡台》不啻为一部当代的喻世箴言录。

【作者简介】

金丽琦,江西丰城人,北方工业大学中文系2020级本科生。

评论 0

  •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