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为红军筹粮 今日产“极地果蔬”

新华社 2021-10-22 23:39 56250

在红军长征胜利85周年之际,新华社记者沿着红六军团在雪山草地的长征足迹,来到被称为“天空之城”的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理塘县。在理塘县甲洼镇向阳寺红色陈列馆里,行军锅、粮袋、饭盒等物件在灯光的照射下,仿佛诉说着80多年前当地群众为红军筹粮的往事。

这是10月19日拍摄的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理塘县甲洼镇。新华社记者王曦 摄

1936年6月3日,红六军团先头部队第16师进抵理化(今理塘)以南的甲洼,与前来接应的红四方面军第32军胜利会师。第二天,红六军团全部到达甲洼。

年近八旬的甲洼镇卡娘村村民阿多告诉记者,他的母亲曾亲眼见到红军到村里的情景:很多战士草鞋都是破的,绑腿也是烂的,小腿还是红肿的。红军到来之前,当时的群众受到国民党反动派的挑拨离间,他们都跑到山林里躲起来。后来,部分人了解到红军对老百姓非常友好,并且纪律严明。大家纷纷返回村里,跟红军过了一段同吃同住的生活。他们还积极为红军筹备军粮及牛羊肉等食品。

甲洼镇卡娘村村民阿多讲述红军当年到达甲洼镇的情景。新华社记者 王曦 摄

“红军没有吃的,大家就给他们搓糌粑。”阿多回忆母亲的话说,只可惜当时自己家穷,没有地、吃不饱,一家人挤在一个房间里,没有额外的地方提供给红军住。

阿多所在的卡娘村,地处高寒的半农半牧区,海拔3600多米,过去是出了名的穷村,村民饿肚子是常有的事,更别说吃上蔬菜。

时光穿越85年,如今的卡娘村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阿多家再也不用为填饱肚子而苦恼。他现在有12亩地,还有12头牦牛。阿多的儿子还利用藏式民居开起了民宿,女儿友珍在附近农业园区的蔬菜大棚里打工,一天有100元的收入。

这是10月19日拍摄的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理塘县濯桑现代农业园区。新华社记者 王曦 摄

在红军经过的甲洼镇一带,连片的蔬菜大棚立在蓝天下。当地正利用高原昼夜温差大、阳光充足、土壤无污染等优势发展“极地果蔬”产业。

10月中旬,在理塘县濯桑现代农业园区,玛吉阿米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技术员孙汉忠正在教当地群众对小番茄疏枝打叉。他介绍,目前公司有58个大棚,除了38个种植小番茄外,其他种植西瓜、甜瓜等观光采摘的水果。

“小番茄亩产一万斤,卖到成都超市一斤19.8元。”孙汉忠说,经他们检测,这里种出来的小番茄“不一般”,含糖比例特别高,很受市场欢迎。

当地村民扎西曲措在园区打工,一个月有3000元的收入,主要是采摘、除草等工作,忙的时候她一天要采摘300斤小番茄。扎西曲措家里7口人,家里没有草场,只有少许土地。“我原来是贫困户,通过务工早就脱贫了,现在全家年收入有5万元左右。以后的日子更加有盼头。”她说。

这是在濯桑现代农业园区大棚内拍摄的西瓜。新华社记者 王曦 摄

据介绍,理塘县于2016年启动实施濯桑现代农业园区建设,覆盖甲洼、濯桑、藏坝、禾尼、村戈、奔戈、高城等7个乡镇。目前,园区引进龙头企业8家、农民专业合作社53个、农机联合社1个。

目前,园区流转农户耕地(草地)9.2万亩,每年租金达330多万元。龙头企业固定用工120人,季节性用工3万人次。2020年,园区建立“极地果蔬”产业基地1万亩,白萝卜、小番茄、西瓜、夏草莓、香菇、木耳、姬松茸等主要农产品年产量2.5万吨,进入成都、广州、珠海等市场,园区实现农业产值1.5亿元。

甲洼镇党委副书记刘继伟说,当年并不富裕的甲洼群众积极支援红军留下佳话。85年后,红军小镇产业发展,群众走上了富裕文明的康庄路。下一步,当地深入挖掘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搞好红色旅游。(记者周相吉、张海磊、高搏扬)

评论 0

  •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