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王守槐:长江边的故乡(外七首)

封面新闻 2021-10-21 13:41 45677

文/王守槐

大江水漫,青春的脚印
流淌在故城潮湿的波光里

白帝城,启程就告诉波光
宝塔坪,江边渔影潜入旧梦
莲花池,脐橙是花朵也是庄稼

永安宫,下马碑和大榕树搬了家
大东门,裁缝铺的芳姐出嫁了
青石街,回眸的那一笑已遗失

移民新城,朱衣坝旺盛地生长
乡音,在夔州大道旁鼎沸
沧桑而陌生的玩伴,爽朗如初

醉卧诗城,把目光藏进乌云顶
此时,水波不兴的江面
飘来嘟嘟的汽笛声

奉节,人民广场喝夜茶

晚风,先于夜幕抵达
把深秋的热浪,反复打扫
之后才是我们,来品诗城的夜

长江水,沸腾夜色的火捻子
丝竹管弦浅笑轻吟的人民广场
李白杜甫白居易等人都在举杯

举起杯,就小泯一口
不邀八月的下弦月作陪
月如钩,会想起蜀汉的托孤旧事

吞一口长江水,思绪会停驻
依斗门前的石梯坎上,我的脚印
早已掩埋在三峡水库的波光里

今夜的小板桌,热气腾腾的茶杯
总有,一丝淡淡的果香

诗城奉节

白帝城下
太白的舟楫刚刚启程
猿声吟唱之间
夔州人就发布了处女作
篇幅很短,奉公守节

依斗门前
子美背依孤城望北斗
无边的落木萧萧流下瞿塘
长江流来滚滚千帆
悠扬的船工号子,顺风飘进草堂

永安宫外
梦得愁容轻抒
拾得几章短句,那一瞬
通瞿舞竹枝,行人歌不歇

诗城,一城的诗人
时间的诗行,正行吟

三峡之巅

每个清晨,桃子山
总以温暖慈祥的一眸
凝视,古城的芸芸生灵

赤甲白盐,开启两扇门
开启万里长江的夔门雄关
一条中国龙汹涌穿越瞿塘峡
穿越天下夔州人的心坎

风吹千帆,点燃江岸渔火
枝头的花朵,迎风就盛开了
当金黄的脐橙开始低头沉思
脸上的花儿,又开一次

诗城,字节跳动
唐风歌宋雅,通瞿舞竹枝
清晨,从白帝城出发
三峡之巅的阳光,都是分行的

三峡原乡

三峡原乡河谷
一只酒杯跌落凡尘
顺着椅子静静地淌下来
两扇山门,吱呀作响
山间的薄雾,被风吹开
峡谷间连绵涛声,寂若安年

黄土墙,属于治愈系
苞谷烧和米酒,风都是甜的
萝卜干炖猪脚,腌盐菜炒山腊肉
红苕粉煎馍馍,榨广椒炒回锅肉
小闷一口,品得出三峡船工号子

一弯彩虹,半盏红酒
泼洒故乡的群山沟壑中
旱夔门的心脏地带,瞬间
五彩缤纷了

留在吐祥的脚板印

明朝的一面断墙
流下的最后一滴眼泪
润泽了渝东边城的重生

吐祥镇,三六九的赶场天
正街,后街,铁匠街
有人在讨价还钱,贩卖岁月

棉花糖朵飘过的村庄
温润的黑砂土,生长爱情
也生长一种唤作乡愁的植物

那一年,墨溪河边
赶早场的脚步,拍打青石板
摇醒了水中的桃花鱼

从此,我中了你的桃花蛊
一生无解

吐祥坝的风

吐祥坝的云朵
在连绵群山间蠕动
一些地名高调为风代言
高凉台,旋风窝,晾风垭,新风槽
山风过处,炊烟开始弥漫

小龙潭的风,吹响大龙谭的钟
薄刀梁如一柄风向标
穿过上庙灵塔
风过吐祥坝,稀泥巴
盛满青石板上的脚窝

铁匠街,千年松柏的枝头
锻锤声声是遗世的风铃
红红火火、叮叮当当的时光
不及瓦屋包上的半片铁铧
节奏而急促的上课铃

龙泉河,一面镜子
河堤小路是流动的胶片
木板桥上吱吱呀呀的歌声
挡不住四面八方射来的箭镞
操场上的旗杆,迎风吹响集合号

吐祥坝的风,逐云而动
云朝东雨无踪,云朝西披蓑衣
青春往事,留在山村的农谚里

黎坪村的太阳

清晨,梨坪村的太阳
被青松翠柏紧紧抱住

云朵的离开
太阳从喜鹊窝中挤出来
小脸儿,羞得绯红

正午,大瓦房
紧紧拉拽着太阳的胡须
看堂房中梁上的祝词

檐口青瓦,撑开一把大伞
遮住父亲额头的汗珠,和
向西奔跑的阳光

凉风吹来,蝉唱累了
妈妈喊儿吃饭的声音
悠然而至

【作者简介】

王守槐,原籍重庆奉节,现居四川德阳,就职于罗江。四川省诗歌学会会员,德阳市罗江区作家协会副主席,有诗歌、散文作品发表于《中国文化报》《四川日报》《晚霞》《剑南文学》《诗词》《德阳日报》《达州晚报》等各级公开报刊。

评论 0

  •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