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 | 看过世界之后,那个爱看书的农村小孩决定回村做一件小事

新华社 2021-09-28 15:48 34182

长大后,看过世界的他决定回乡建书屋,“我深知农村孩子读书不易,希望能建造一个书屋让他们更加了解世界。”

“玻璃书屋改变了我的人生。对我来说这不仅仅是一份工作,我愿意把它当作一项事业,一直做下去。”

对于“徐家杰们”来说,诗和田野不在远方,就在当下脚踩的土壤

文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毛一竹

一间绿色框架的玻璃书屋静立在乡间稻田旁,村里的孩子们三五成群地来到书屋免费看书——这幅恬静的画面背后,是“95后”海归青年徐家杰数不清的热情付出和咬牙坚持。

两年前,徐家杰结束了海外生活,从智利返回家乡广东省中山市南朗镇左步村,在乡间稻田旁创办了这样一间公益书屋。

如今,这间精致的书屋不仅是乡村孩子阅读、学习的地方,还成了小有名气的“网红”打卡点,吸引了不少慕名而来的游客,带动了乡村振兴发展。

徐家杰在自己创办的玻璃书屋整理图书

“爱看书的小孩”回乡建书屋

小时候的徐家杰,是一个“沉默的、爱看书的农村小孩”。

长大后的他,在看过世界后决定回乡建书屋,“我深知农村孩子读书不易,希望能建造一个书屋让他们更加了解世界”。

左步村是孙中山先生的祖居地,曾走出影星阮玲玉、漫画家方成等文化名人。自清朝时就有大批村民赴海外谋生,至今仍有不少村里人出海“淘金”。徐家杰的父亲便是其中之一。在徐家杰13岁那年,父母就奔赴大洋彼岸,在智利一家中餐馆打工赚钱。

高中毕业后,徐家杰跟随父母来到智利,学习生活了两年时间。看着父亲整天泡在餐馆厨房里煎炒烹炸,徐家杰忽然觉得这个小小的空间无法承载自己的梦想。

2019年,徐家杰从智利回到家乡左步村,决定在这里干一番事业。“村里的路修平整了,基础设施越来越完善,大家都摩拳擦掌想做点事。”徐家杰说:“我喜欢大自然和乡村生活,为什么不能为自己的家乡出份力呢?”

徐家杰找到姑姑商量。姑姑认为,虽然左步村的“硬件”条件逐步改善,却没有一个像样的地方给孩子们看书,文化建设的步伐应当跟上。

姑姑的想法与徐家杰不谋而合,这个曾经爱看书的小孩,找到了愿意为之努力的人生方向。

查阅了大量资料后,徐家杰决定建造一间造型别致的玻璃书屋。以玻璃为主体,让阳光充分地照射进来,增强书屋的空间感。从选址、开荒到种树、建房,姑侄二人用了不到3个月的时间,小小的玻璃书屋便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了。

这间玻璃书屋只有88平方米,藏书量约有5000册,大部分是徐家杰投入购买的,还有来自社会各界的捐赠。

2019年11月底,书屋正式开业。意外的是,开张第一天就“爆满”,甚至吸引了周边地区的游客。如今每逢周末,书屋附近的停车场都停满了车,连天台上都坐满了人。

稻田边的书香就这样越传越远。

公益书屋自我造血

短短两年间,徐家杰的玻璃书屋从88平方米扩大到占地600多平方米。从最初只有2个人忙前跑后,增加到10个人共同打理。徐家杰的同学、隔壁村的年轻人也纷纷加入。同为“95后”,大家总有聊不完的话题,时常迸发出创意的火花。

小小的书屋“一位难求”,由此带来的维护费开销不菲。

“草皮要经常更换,绿植要不断补充,整理书架也需要人工,前期投入的几十万元一下子就花完了。”徐家杰开始发现,做公益比想象中复杂。

在父母看来,儿子的愿望虽好,却不切实际。反对声让徐家杰回归理性,开动脑筋谋划长远发展。

起初,徐家杰在屋顶天台上增加座位,在书屋旁边开了一家小“水吧”卖饮料,但微薄的收入不足以支撑书屋的日常运营。

半年后,他在家人的支持下开设了新的阅览室和餐厅。餐厅以卖西式简餐和饮料为主“养活”书屋。徐家杰告诉记者,去年10月最旺的时候,餐厅一个月的营业额有15万多元,终于实现了自我造血。

另外,新开的阅览室承接了镇政府的“430课堂”,下午4点半放学后,村里的孩子们可以到书屋做作业,有专人负责答疑解惑。

2020年,适逢中山市深入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加快推进公共图书馆等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从市、镇区、街道到行政村(社区)都要建设图书馆室,丰富群众的精神生活。徐家杰的玻璃书屋也被纳入其中,参照相应标准进行了升级改造。

改造后,读者可以自助办证借阅书籍,与中山市其他图书馆实现了通借通还。从左步村玻璃书屋借出的书籍,可到中山市其他图书馆进行归还,方便读者借阅。

书屋逐步走向正轨,名气越来越大,原本内向的徐家杰变得越来越沉稳、健谈。父母也慢慢理解他的选择,逢年过节返乡探亲时,经常跑来书屋帮忙打理,帮儿子节省人力开支。

现在提起徐家杰,村里人都竖大拇指。左步村党支部书记林庆标说:“年轻人是我们的希望。”

“玻璃书屋改变了我的人生。”徐家杰说,“对我来说这不仅仅是一份工作,我愿意把它当作一项事业,一直做下去。”

归乡雁成主力军

受徐家杰的启发,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返回左步村创业。

林庆标介绍,左步村原有常住人口2000多人。改革开放后,不少年轻人外出经商、打工,村里只剩下1000多人。

近年来,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部署下,中山市南朗镇积极开展“归雁行动”,年轻人“归巢”助力乡村振兴发展,逐渐成为新趋势。

“00后”青年罗嘉豪,曾就读于华南农业大学学习平面设计。去年6月,他和姐姐回到村里,在关帝庙旁的大樟树下开办了“大树咖啡馆”。他们还以村里的建筑、风景为元素设计了一些文创产品。经营店铺之余,姐弟俩正在着手为村里设计宣传画册、吉祥物,扩大家乡的知名度。

“我们是从小一起玩大的孩子,大家的理念一致,希望发展的同时保持乡村美丽。”徐家杰说。

每年年底,左步村都会举办稻田音乐节。对返乡创业的年轻人来说,这是一场盛会。玻璃书屋、大树咖啡馆等“网红景点”为村里吸引了客流,也让村民们尝到创业的甜头。去年音乐节期间,一位村民一天卖出了几百份煲仔饭,还有村民在免费摊位上展示销售稻米、番薯、粉葛、鸡蛋、菜干、甘蔗等农特产品,一个摊位一天就能增收数千元。

休闲旅游增强了左步村的发展后劲。徐家杰告诉记者,村里计划成立一家文旅公司,利用家乡的红色资源、人文资源发展文化旅游,“抱团取暖”增加村集体收入,让村民的日子越过越好。

“年轻人有文化、有眼光,是我们的乡村振兴主力军。”南朗镇左步村有关负责人说,年轻人回到家乡干事创业,让农村的经济业态更加丰富,让文明新风吹进了千家万户。

对于“徐家杰们”来说,诗和田野不在远方,就在当下脚踩的故乡土壤。■

评论 0

  •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