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in中秋·我在村头过中秋|驻村干部带着妻儿到村里 与村民一起过中秋

封面区块链 该文章已上链 >

封面新闻 2021-09-21 20:50 79300

封面新闻记者  周洪攀  姚茂强

9月21日,中秋节,在四川绵阳江油市战旗镇白沙村担任驻村干部的张文轩,带着妻子和一双儿女一起,来到村里,与村民一起过中秋。“这是驻村以来的第一个中秋,和大家一起感受稻香鱼肥的美好生活。”

张文轩是绵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的工作人员,今年7月到白沙村担任驻村干部。白沙村于2018年全面脱贫后,如今,在当地干部群众和驻村帮扶干部的共同努力下,探索出了“集体种地、村民得利,人人是股东、年年有分红”的集体融合发展壮大之路。

张文轩一家

农民以农田入股分红  “在家门口就能打工”

张文轩提着月饼,来到白沙村4组村民李秀的家时,李秀正在帮邻居收晾晒的稻谷。“我家的稻谷已晒好了,昨天才卖了1000多斤。”李秀说。

今年48岁的李秀说,白沙村以前是当地出了名的贫困村,道路不通,种植庄稼又挣不到钱。

“我们用自己家里的土地入股,通过专业合作社进行成片种植。”李秀说,如,除了每年能领到土地租金外,年底时还能享受到分红。

李秀把家里的土地入股后,又到合作社打些零工。“最多的一个月,还挣到了3000多元的工资。”在家门口挣到钱不说,还能照顾到家里。李秀还把一些零散的土地利用起来种起了庄稼。

李秀正在上高中的女儿在放假这几天,还帮她翻晒谷子,中午吃了饭,就返校了。“今年的中秋,我们在视频里‘团圆’。”李秀说,丈夫在新疆打工,那边快要下雪了,还有一个多月才能回来。“一家人在一起,总有团聚的时候。”

3亩多土地入股   “坐在家里就有分红”

来到村民王远胜的家,桌上摆起了水果、月饼以及瓜子。

“土地入股后,坐在家里就有分红。”在王远胜的身边,还环绕着一对外孙。

张文轩说,王远胜是一名股骨头坏死的残疾人。由于没有劳动力,土地一直是他们心里的坎。“土地撂荒是越来越荒。”他们也曾把土地包给村里的人,但每年还得自己掏水费。自从村里土地入股后,这一麻烦就彻底解决了。

与村民一起过中秋

王远胜吃着月饼,嘴里不住地夸赞,村干部做的工作实在。

王远胜说,他家的3亩多土地入股后,不但能拿到每亩500元的流转费用,到年底时,还能享受到土地的分红。因为他身有残疾,村里还将他纳入了低保。“每次的门诊费用节约了不说,住院还能报销90%的费用。”

村里土地集中使用 “由我们来承担投入风险”

“经过几天的暴晒,明天就可以收割谷子了。”白沙村纪委委员杨勇说。

杨勇告诉记者,白沙村是典型的浅丘自然村,幅员面积11.6平方公里,辖11个村民小组,1156户、3686人,耕地面积5379亩。随着村里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外出务工,大量土地被闲置。“我们就在想如何利用好闲置土地,让村民致富增收。”

杨勇记得刚提出土地股份合作社这一思路时,就有部分村民认为会走进“大集体”老路子。“我们就掏腰包先垫付了村民的流转费用,再进行统一耕种。”杨勇说,他们经过反复论证,决定走水稻种植的路子。“传统种植虽然利润低,但风险也低。”

张文轩介绍说,通过不断探索,终于总结出了“集约共创、股份共享、合作共赢、利益共链”的抱团发展之路。根据土地的多少,年终可以进行分红。通过建立成员股、资源股,构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群众、合作社和村集体互助共生、互利共赢。

近年来,白沙村依托白沙大米,申请“白沙裕农”商标,申领SC证,不断延伸产业链,产品效益增值60%以上。从而形成传统农业“稳家”,经济作物“发家”,品牌集约“旺家”的新型产业格局。

而对于村里的旱地,则用于种植石斛、百部、灵芝等,发展中药材产业。

从白沙村走出去的杨明志返乡创业,在当地承包了300多亩旱地种植石斛。如今,杨明志的石斛产业发展起来了不说,还给当地找到了一条中药产业致富路,解决了50多名留守人员就业。

如今,随着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大家不仅腰包鼓了,脸上的笑容也多了。2019年以来,白沙村的流转土地从最初的800亩计划将扩增到3000余亩,收入也从两年前的10万增长到百万余元。2021年,预计村集体经济收入将达200万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6万元。

月上柳梢头,正是合家团圆时。张文轩回到办公室,妻子昝倩正在辅导大女儿做作业,小儿子则在屋里玩耍。“不管在哪里,陪着丈夫一起过中秋,心里是幸福的、温暖的。”昝倩说。

评论 30

  • fmfea228 2023-09-02 发表于四川

    不忘初心

  • fm2144516 2023-01-30 发表于四川

    体验生活

  • fm2151580 2022-11-20

    点赞

查看更多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