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典礼校长说|西华大学校长刘树根:奋进百年新征程 扬帆起航西华人

川观新闻 2021-09-15 14:26 40225

川观新闻记者 江芸涵

9月14日-15日,西华大学分别在校本部和宜宾校区举行2021级新生开学典礼。开学典礼上,校长刘树根以《奋进百年新征程 扬帆起航西华人》为题致辞。

刘树根说,大学之“大”的意义,不在于面积和大楼,而在于有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大先生”,在于有爱国奋斗、追求真理的“大情怀”;大学之“美”的意义,不在于四季更迭的秀丽风光,而在于勤学上进的求知眼神,在于放飞梦想的青春活力。他对新生们提出三点希望:

一是志存高远,肩负强国使命。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告,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正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在“两个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你们作为“百年新生”开启大学生活,与“百年”相遇,与时代同行,可谓“生逢盛世,重任在肩”。

立志是成才的前提。青年人要树立为国求学、成才报国的志向,将爱国奋斗作为青春最亮丽的底色。你们的学长、79级校友、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华明,他的激光增材制造技术,为运-20、歼-15等国产大飞机和新型战斗机提供了关键受力大型部件,打破了发达国家的技术封锁,为我国航空航天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被誉为“中国激光3D打印引路人”。国家发展需要重大装备制造技术的突破,这是他致力于用3D打印技术制造大型金属构件的动因。面对时代赋予的使命,他说:“一个人的命运一定是和国家命运联系在一起的。为祖国奋斗,很快乐!为国家民族奋斗,充满荣誉感自豪感。”

远大的志向是指路的明灯、是夜航的灯塔,是支持我们前行的精神动力。希望同学们心怀“国之大者”,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读书求学的远大志向,把至真至深的家国情怀融入到不懈奋斗中,肩负起“百年新生”的强国使命。

二是追求真理,矢志创新创造。

“非学无以广才。”大学阶段是人生的黄金时期,大家要把学习作为首要任务,作为一种责任和追求,像海绵一样汲取知识,培养训练科学的思维方式,不断提升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要打破学科界限,追求广博精深。人类在认识和理解物质世界时,历经了纵深发展和横向融合的过程。虽然不同领域的学科研究得以纵深推进,但不同学科之间的壁垒却难以逾越。我们容易被禁锢在自身的学科领域中,对于不同系统的内在联系却认识有限。当更加深刻而复杂的科学问题出现时,单一的学科系统往往显得力不从心。交叉学科的发展应用为现代科学打开了一扇新的窗口,学科前沿的重大突破和重大创新成果,大多是学科交叉融合的结果。作为综合性大学,我校学科门类齐全,学科交叉融合基础良好。近年来,学校不断深化新工科、新文科、新农科人才培养改革,努力构建通识课程体系,组建了一批跨学院、跨学科、跨专业的通识课程教学团队。同学们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要海纳百川、博采众长,重视通识知识的学习。理工科的同学要具有人文视野,文科的同学要学习理工科的研究方法、涉猎科技前沿。只有做到文理兼修,才能以更广阔的视野去认知世界,成长为又博又专、兼具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的高素质人才。

要勤学善思笃行,培养科学思维能力。蔡元培先生曾说:“大学不是贩卖证书的机关,也不是灌输固定知识的机关,而是研究学理的机关。所以,大学的学生不是熬资格,也不是硬记教员讲义,是在教员指导之下自主地研究学问。”学习的本质是对知识的探究、发现和创造,不掌握科学的思维能力,就无法获得理解、运用、创造知识的本领。要将学习与思考结合起来,历史地、辩证地、系统地、创新地思考问题,大胆地质疑和批判,以更深入的研究去探索未知。“提不出问题,才是最大的问题。”科学研究的出发点,往往是对未知的好奇和探究,希望你们在最富创造力的年华里,时刻保持一颗好奇心,夯实理论基础,打破思维定势,培养创新意识,在大胆假设、小心论证和不断试错的过程中增强创新能力。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科技创新成为关键变量,创新性人才是核心竞争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急需思维能力强、创新能力强、实践能力强的人才,同学们要努力肩负起推动知识创新、科技自立自强和科技进步的时代使命。

在学习过程中,要树立团队精神,在合作中成长。滴水不成海,独木难成林。重大科学成果的发现,无一不是团队合作的成果。面对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要想向更高更远的彼岸进发,单独的个体已经难以达成,唯有组成团队,团结合作、相互成就,才能到达胜利的远方。要承受学习压力,在挫折中成长。求知的征途没有平坦大道,要有坚强的内心承受压力和失败。为了确保研究生培养质量,学校近期制定了13个文件,对硕士学位论文制定了非常严格的审核标准,每一个培养环节都将落实高标准和严要求,你们必须将大量的时间投入到科学研究中,通过严格的训练提升创新能力。未来几年,同学们会亲身经历实验室的灯火通明、自习室的埋头苦干,甚至你可能一直在追求卓越的路上拼命奔跑却始终无法到达终点,但是我相信,你所有的拼搏努力都值得肯定和欢呼,因为经历是最有效的成长,拼搏是最动人的字眼!要敢为人先,在追求卓越中成长。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当优秀成为一种习惯,人生将会无所不能。大家要树立超越前人、改变社会、引领时代的雄心壮志,敢于挑战科学前沿,勇于走在创新创造的前列,以更高远的目标去定义未来。

三、全面发展,不负青春韶华。

大学是重塑自我的地方,大家不仅要掌握专业知识,提升创新能力,还要完善人格,丰富立身处世的智慧。

成长之要,根本在于成人。在进入大学前,你们在亲情的呵护下长大,主要任务就是认真学习、考上大学。如今,你们将独自面对新的环境,要学会独立生活,解决好学习生活中面临的各种困难,从“温情保护”的成长环境走出来,慢慢适应“理性严谨”的社会要求,在从“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变的过程中不断发现自己、完善自己。遵纪守法、明礼诚信,具备契约精神和规则意识,这是“社会人”必需的核心素质。学校对考试作弊和学术不端一以贯之的态度是“零容忍”。同学们要锤炼严谨学风,做到诚信考试,坚守学术道德和科研伦理,践行学术规范。内诚于心,方能外信于人,大家要以诚待人、与人为善,善待身边每一位同学,尊重并理解每个人因成长经历不同所产生的差异性,把诚信作为处世立身之本,以真诚之心行信义之事。

成长之义,在于全面发展。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体育运动不仅可以强身健体,还能培养拼搏精神、锤炼意志品格,让人终生受益。西华具有非常好的体育传统,拥有乒乓球、跆拳道、健美操、足球4支高水平运动队,夺得过14个世界级奖项和4个世界冠军,建有众多的体育场馆,刚刚改造完成的体育馆还将承担第31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排球比赛。希望同学们不要当沉迷网络的“宅男宅女”,要走下网络、走进操场,加强体育锻炼,掌握一到两项擅长的运动技能,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以充沛的精力为前进的道路积蓄奋斗能量,以健康的体魄和阳光积极的心态过好每一天,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习近平总书记说:“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这是对新时代中国青年提出的要求,更是一份沉甸甸的嘱托。生逢盛世,未来可期。作为“建党百年”的新生,希望同学们把青春融入时代,锻炼强国本领,为梦想奋斗不息,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国之栋梁!

(图片由西华大学提供)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

评论 0

  •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