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起“源头活水” 绵阳立足三大主体促进科创高质量发展

封面区块链 该文章已上链 >

封面新闻 2021-09-06 11:53 39791

封面新闻记者 王越欣

2020年,四川绵阳净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06家,总数达到446家,认定申报数、净增数与通过率均创历史新高,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1375家。

这份成绩单足够亮眼,但在绵阳市委书记罗增斌眼里,还不够。前不久,在7月5日召开的绵阳市委七届十一次全会上,罗增斌坦言,绵阳高新技术企业总量还不足、创新能力也有待提升。

为了改变这一状况,全会通过《中共绵阳市委关于加快建设国家科技创新先行示范区支撑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决定》作出部署,提出激发创新主体活力动力这一措施。对于当前正处于培育发展新动能、塑造发展新优势关键期的绵阳,又将如何培育建强各类创新主体,激发其活力动力呢?

谁来创新?

要想将科技资源转化为新动能,关键在于创新主体。创新主体是创新活动的直接承担者,其活力动力直接决定创新发展的整体效能。创新主体活力动力,从何而来?

绵阳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等,一个都不能少。其中,企业是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的重要力量,在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成果转化中处于主体地位。绵阳经开区党工委书记兰劲也认为:“企业一头连着科研,一头连着市场,是最活跃的创新主体。”

而高校和科研院所则是创新的基础力量,在创新源头供给和人才供给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目前,绵阳拥有18家国家级科研院所,28名“两院”院士,以及包括西南科技大学在内的15所高等院校。

图据网络

“西南科技大学有3.8万年轻人,创新的活力就在他们身上。”西南科技大学相关负责人表示,学校提倡和鼓励研发课题面向企业和市场,明确实行“先确权、后转化”的成果转化机制,最大限度地保证职务发明人的个人权益,立足科技成果转化为实效。

据悉,西南科技大学目前已累计获批国家级科研项目52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96项。

如何激发?

去年4月,绵阳沃思测控技术有限公司入选四川省首批瞪羚企业。作为全市唯一入选企业,沃思测控“决胜”的关键在于对研发创新的重视,其研发的海底柔性复合输油软管在线测控技术,填补了世界空白。

沃思测控的成功,正是绵阳加强创新主体培育、激发创新活力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绵阳强力推进创新主体培育,并坚持抓好坚持抓好企业、科研院所、高校“三大主体”,着力提升科技创新整体效能。

在企业方面,绵阳将组建龙头企业牵头、科研院所和高校支撑、各创新主体相互协同的创新联合体,培育科技型领军企业和创新型头部企业,着力提升绵阳企业科技创新的层次水平,打造绵阳企业的“科技高峰”。另一方面,将实施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计划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计划,推动科技创新企业不断涌现,打造绵阳企业的“科技高原”。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一隅

而在高校方面,将提升高校创新实力,鼓励在绵高校冲刺国家“双一流”学科,支持优先发展与绵阳产业实际相契合的学科专业,推动在绵高校由教学型大学向教学科研型大学转型。

在科研院所方面,绵阳将大力推进“招院引所”,更大力度吸引国内外科研院所、知名高校和龙头企业等迁入或在绵设立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区域总部、研发平台和创新载体,发展创新型经济。

评论 0

  •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