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丹峨眉山“重逢”李白,“文化大讲堂”带来跨越千年的乡愁

封面区块链 该文章已上链 >

封面新闻 2021-07-28 22:08 56101

封面新闻记者 杨帆 实习生 袁一鑫

7月28日,著名文化学者、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首都文化创新与文化传播工程研究院院长、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于丹现身峨眉山市大佛禅院,以《文而化之一峨眉》为演讲主题,开启了“天下名山·文化大讲堂”的序幕。

整整两个小时,于丹教授引经据典,将峨眉山的前世今生,也将这座天下名山的澎湃文脉娓娓道来。她说:“致敬峨眉是说不尽的,当我一次一次的到来,我会感受一次一次的内心平静。这里的知行合一,这里的吉祥与秩序,这里有烂漫的辞章,这里的山月挂着远方的牵挂……”

拥揽峨眉山月,于丹教授入蜀再访“故友”

于丹教授是四川人民的老朋友。2019年,她两次来成都演讲李白和苏东坡的传奇人生。于丹教授曾说:“自古文人皆入蜀。我第一次跟随我的硕士导师来到成都,那时我20岁,之后我一次一次地回来,每次回来都会想起苏东坡那句话,此心安处是吾乡。”峨眉的山月亦是其“故友”,而这次入蜀,于丹教授正是奔着它们而来。

八亿年沧海桑田、两千年历史演绎,成就了峨眉山秀美的自然风光、厚重的文化底蕴,孕育出了以“释茶武药”为核心的峨眉山特色文化体系,淬炼成了天府大地的一颗璀璨明珠。古往今来,无数文人隐士登临揽胜、投栖此地,留下了千古名篇、不朽佳作,让峨眉山成为了令人向往的诗和远方。

为探寻中国古典诗词之文脉,于丹教授以前曾数次登峨眉访古寻幽。而这次以全面提升峨眉山的对外知名度和美誉度为主旨而举办的“天下名山·文化大讲堂”也让于丹教授对峨眉有了更深的思考与感悟。

于丹教授说:“秀甲天下峨眉山,文而化之开新篇,今天我的主题就是《文而化之一峨眉》,我希望中国的文化能够文而化之,让峨眉不仅仅秀出天外,它还能带着庞大而深沉的气韵,带着浪漫飞扬的气象让世界知道它是中国的名片。峨眉山有过那么辉煌的历史,如果我们真的能够文而化之,我相信峨眉一定能有更为灿烂的未来。”

于丹拍摄的峨眉山

当天于丹教授的讲座由三部分组成,无论是妙论关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天人合一”,还是以中国古典哲学为脉络的“大道至简”,亦或是用诗意论述“云上金顶,天下峨眉”,话题涉及到了国学传承,子女教育,品格修为,人生哲理,道德伦理,社会热点,中西文化比较等方方面面,其灵动轻盈的语言和深刻厚重的奥义受到了现场数百观众的一致热捧。

观天文与观人文,李白余光中都爱过这座山

诗仙李白25岁之前在蜀地,读书游学,先后两次登上峨眉山。据古典文学专家裴斐所著的《李白年谱简编》记载,唐开元八年春李白游成都,随即又登峨眉,作诗《登峨眉山》。当天于丹教授的演讲便是以此诗中的名句“蜀国多仙山,峨眉邈难匹”作为引子,将峨眉山的秀丽之姿徐徐在观众面前展开。

于丹拍摄的峨眉山

于丹教授表示,李白写过“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从“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开始,蜀地留下诸多仙山。“但在那么多仙山中,李白总有情有独钟处,‘峨眉邈难匹’这一个‘邈’字就让人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其实诗人对峨眉的吟唱仅仅是在大唐吗?仅仅是在诗仙吗?”

随后,于丹教授又给大家读了一段余光中先生的诗:“云拥半岭雪,花吐一溪烟”,她眼含笑意地说:“这是一个多么浪漫的表达啊!大家想一想,峨眉的仙气就在于云烟的飘零,在于晨昏云霞的变化之中。”

于丹教授说:“从李太白到余光中,所有诗人在峨眉山面前都会把心里最深的致敬表达出来。余光中是那么懂得李白,他说李白就是一位飞仙,‘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诗人与诗人之间的致敬总有一种最深刻的懂得,比如对峨眉他们就都爱了。”

当天的演讲主题是《文而化之一峨眉》,于丹教授还给大家专门“科普”了“文化”一词的出处。“它取自《周易》里的‘观乎天文,以查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而在峨眉来谈文而化之的中国文化很有意义。”由此,于丹教授还引出了“天人合一”的概念,“天人合一”作为中国哲学思想,儒道释等诸家都各有阐述。

于丹拍摄的峨眉山

于丹教授说:“峨眉山在汉代就已经是一座道教名山,自东晋时期《华严经》传入中国,特别是在宋代以后,峨眉山逐渐成为了佛教名山。梳理峨眉山的历史,也可以看出儒释道最终形成了我们一体多元的哲学观。”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金顶上能见人性之光

如今的峨眉山是以一种什么样的面貌屹立于世人面前?于丹教授引用了《老子·第二十五章》中所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  道法自然。”她说:“峨眉山无论是从道还是从佛来讲,都应该具备寂兮寥兮的空灵。峨眉山的文化旅游发展也应该在有所不为的情况下有所为。”

于丹教授在演讲时也尖锐地指出,现在很多旅游胜地为了收入而变得气质全无,“比如一些村野小镇本来应该是一个娇羞的村姑,现在却浓妆艳抹拦着人在搞促销。”她认为,峨眉山的寂寥绝对不是软弱,也正是老子所说的“独立而不改”。她说:“峨眉山要有独立的操守,独立的格调,不从服,不同流合污,这种不改的独立穿越千秋。但这种不改又不是傲然于万物,而是一种谦和的态度。”

于丹教授还拿等登峨眉比喻人生的修行,“艰难险阻都可以踩在脚下,无论能不能见到佛光,你在金顶之上,人是有光明的。所以王阳明先生在临终的时候说:此生光明,亦复何言。人这一辈子,就是要让生命有光。能够身处峨眉的各位朋友,你知道我们这些远道而来的人是多么羡慕你们啊,这样一座山就是你们的故里,我们的远方就是你们的故乡。”

于丹教授认为,在峨眉山可以感受到的乡愁,也能体悟中国传统文化的哲思。“庄子说得好,‘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无论是天地的美还是峨眉的美,是很难一言道尽,无论是诗词还是绘画,都只能呈现它的局部和片段。”

礼赞诗歌的乡土,浪漫主义在此地生根发芽

关于峨眉之美的诗歌,于丹教授认为李白是集大成者。除了《登峨眉山》之外,他还写了不少诗歌咏峨眉。“峨眉是诗歌的乡土,有着澎湃的文脉,很多小孩子在学古诗的时候都会念李白的《峨眉山月歌》。‘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李白的生命是被峨眉山照亮的,峨眉山也滋养了他的诗情。”

《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是另一首李白写峨眉的诗,于丹教授也详细介绍了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公元757年,我们知道李白生于701年,因此那时已是他的暮年,再过两年他就去世了。753年,安史之乱大唐由盛及衰,肃宗即位后李白被贬夜郎,后遇大赦碰见蜀僧晏入中京。自己一身潦倒,而老友意气风发,因此李白为他送行时感慨万千。”在这首诗中,“峨眉”二字足足出现了六次。

讲到情深处,于丹教授信口吟诵:“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客心洗流水,馀响入霜钟。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这是李白另一首关于峨眉的诗——《听蜀僧濬弹琴》。她表示,峨眉唐代有很多精通音律的僧人,李白和他们很多都是“知音”。

唐代诗人施肩吾写过一首《吴中代蜀客吟》,里面有句“峨眉风景无主人”,于丹教授对其格外喜欢。“因为我是外乡人,他在诗中说峨眉美景其实是天下人的,第二句‘锦江悠悠为谁绿’也和杜甫的‘锦江春水来天地’遥相呼应。”

于丹教授不无感慨地说:“北方人喜欢蜀地,是因为北方文化是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的理性文化,这种实用精神的体系可称之为现实主义。巴蜀文化则是以佛道精神为主导的性灵文化,这种提倡审美的派别可称之为浪漫主义,如果没有现实主义,就没有大地的根,倘若没有浪漫主义就失去了天上的云霞,峨眉山对外地人而言,只要你来了,只要你遇见了,任谁都可以是它的主人。”

评论 0

  •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