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恩阳:提升乡风文明 建设幸福新村

封面新闻 2021-07-18 12:22 46805

陈万超 封面新闻记者 谢颖

大街小巷,干净整洁;美丽新村,环境优美;志愿服务,扶老帮困;身边好人,新风弘扬……美丽的恩阳河畔,文明之花次第盛开,乡村文明建设走深走实。

文化浸润 培育特色乡村文化

每当夜幕降临,雪山镇三汇社区党员活动室前的文化广场上就变得格外热闹,乡村大舞台上,村民们和着节拍翩翩起舞;篮球场上,年轻人们尽情地挥洒着汗水;文化长廊里,三三两两的村民坐着闲聊……

据悉,恩阳区将培育道德模范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根据恩阳城市发展规划建立完善“城市文化小品”“村史馆”“文化院坝”,展呈优秀传统文化,让核心价值观转化为人民群众的共同思想和行动自觉,成为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精神动力。

目前,恩阳区全区已建设文化院坝120个、阅报栏120个、村级文化室443个、村级文化便民服务点443个,实现文化阵地、管理人员全覆盖。精心组织创作的文艺作品,专场文艺巡演15次;开展送戏曲进乡村等群众文化活动80余场次。

“以前人们不是呆在家里看电视就是打麻将,乡里乡亲的也会发生口角,现在文化宣讲进村入社,帮助村民养成好习惯,爱干净、讲卫生、尊老爱幼、感恩奋进、邻里和睦的好风气逐渐形成。”雪山镇三汇社区党总支部书记杨子军说到。

纯正民风 促进村级自治管理

七月盛夏的傍晚,在柳林镇桅杆垭村干净整洁的道路上,三三两两的村民结伴而行,畅谈着村里的发展变化,调皮的孩童时而追逐,一幅和谐美好的乡村画面跃然眼前。

然而,之前的桅杆垭村却是另一番景象:邻里矛盾突出,村民生活幸福指数较低。为改善这一现状,恩阳区建立健全村级自治组织和自治管理制度,积极推行“自治协会+”乡村管理模式,充分利用“众口调解法”“老干部协会”等载体,发挥自治协会在调解民间纠纷、维持社会治安和维护集体利益的积极作用,提升村民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能力。

据了解,恩阳区按照为民利、集民智、合民意、促民和的原则,采取“诉、议、评、和、宣、访”的办法,让群众用自己的声音、自己的方式体现公平正义,促使当事人转变认识,端正观念,定纷止争。截止目前,已成立村民议事会、老干部协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禁赌禁毒会等共2000余个。

典型引领 推动“最美”“文明”创建

“恩阳区不断通过开展‘文明家庭’‘最美健康卫士’‘星级文明户’‘好儿媳、好公婆、好邻居’等评选活动,引导广大群众向榜样看齐,向榜样学习。”恩阳区文明办副主任佘正平说。

据介绍,恩阳区通过典型引领、辐射带动,把崇尚节俭、婚事新办,厚养薄葬、丧事简办、保护环境等内容纳入创评标准,多地多领域开展“文明银行”“文明餐馆”“文明村镇”“文明家庭”“最美健康卫士”“最美教师”“星级文明户”“最美脱贫致富人”“好儿媳、好公婆、好邻居”等活动,充分发挥领域行业先锋引领作用;积极开展文明村镇、“四好村”及“两创建五评选”活动,着力培育社会文明细胞基因,夯实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基础,让广大干部群众学有榜样、行有示范、赶有标杆。

截止目前,恩阳区共创评全国文明村镇1个、省级文明村镇5个、市级文明村镇(社区)50个;全国文明家庭1个;星级文明户4000余户、好公婆好媳妇好邻居5000余个,新建农村精神文明示范村8个。

乡贤不“闲” 铺就乡村文明底色

马超全,47岁,2019年荣获“巴中好人”荣誉称号,是恩阳区上八庙镇窑垭村人。通过实施“乡贤回归”工程,于2014年设立“马超全奖(助)学基金”,7年来,已累计捐资40余万元,先后奖励资助上八庙辖区学生600余人次,教师80余人次。

众多乡贤把对家乡的热爱转化成实际行动来回馈家乡。据介绍,恩阳区通过实施“乡贤回归”工程,引导、鼓励分散在各地各领域的乡贤回报家乡,共引进专业人才233名,回引返乡创业人员538人,创办100万元以上实体经济161家。

“利用乡贤的威望,将道德培塑与技能传授相结合,深入开展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活动,引导群众从小事做起、从自身做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提升自身的文明素养。”恩阳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相关负责人说。

目前,恩阳区共组建了1500余人的教师队伍,举办专题讲座600余堂,召开坝坝会500多次,编写各类教材20余套。

评论 1

  • 邹本杰 2021-07-20

    洋气的乡村!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