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节日·口述民俗|小暑· “三伏天”近在眼前 吃点好的熬过去

封面区块链 该文章已上链 >

封面新闻 2021-07-06 15:59 58156

封面新闻记者 李雨心

“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

在古代,古人将小暑分为三候:“一候温风至;二候蟋蟀居宇;三候鹰始鸷”。意思是指小暑之后,地面上不再有一丝凉风,所有的风中都夹杂着热气。于是在7月7日,当人们感受到吹过耳畔的风变得温热时,二十四节气之一的小暑如期而至,开启了潮湿而炙热的夏天。

    《采莲消夏图》

有节气歌谣曰:“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表明一年中最热的时期已经到来,但却还未达到极热的程度。作为夏天的第五个节气,每当人们谈论到小暑之时,必然也会说到代表这一年中最热时期的词语——三伏天。

三伏天,是出现在小暑与处暑之间,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而每年入伏的时间也是不固定的。“三伏”又分为:初伏、中伏、末伏。按照民谚“夏至三庚数头伏”的算法,意为从节气夏至开始往后数,数到第三个“庚日”便开始入伏了,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按此计算,2021年的入伏时间是7月11日,“三伏”长达40天,其中“中伏”是20天。

“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在漫长的苦夏开始时,自然要吃点好的才能熬过炎热的酷暑。民间小暑有“食新”、“吃饺子”、“吃炒面”等习俗,饺子在传统习俗里正是开胃解馋的食物。此外,在古籍《魏氏春秋》有载:“伏日食汤饼,取巾拭汗,面色皎然”,这里的汤饼就是热汤面。南北朝时期的《荆楚岁时记》也写到:“六月伏日食汤饼,名为辟恶。”在古人看来,出汗可以驱病,即为“辟恶”。

    藕(图片来源于网络)

小暑时节,古时各地时兴“尝新”,即在小暑过后尝新米。农民将新割的稻谷碾成米后,做好饭供祀五谷大神和祖先,然后人人吃尝新酒等。此外,民间也有小暑吃藕的食俗,该食材清热生津,非常适合炎热夏日来食用。宋朝文学家陶弼就在《咏藕》一诗中写道:“与君消酷暑,瓜李莫相猜。”

温风至,盛夏始,一年中最热的日子“三伏天“就近在眼前了。民间有俗语称:“小暑过,一日热三分。”眼见气温越来越高,倘若对闷热的天气感到心烦意乱,感悟古人所言的“心静自然凉”,也不失为一种选择。


评论 2

  • 孔雀鱼 2021-07-08

    [得意]

  • 宜家的春天 2021-07-06

    热得只想喝汤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